爱古文

爱中华 爱国学
爱古文> 诗文> 云栖馆六咏 其一 清玄斋

云栖馆六咏 其一 清玄斋

明代 张元凯

主人杨子云,草阁搜奇字。清晖照寂寥,流水澹无事。

诗人张元凯的古诗

闺词十二首 其八

明代 张元凯

挟弹羽林儿,柳下睨黄鹂。少妇倚高楼,望见遥止之。

止之匪心恻,毛羽纯金色。愿言化为印,提携夫君侧。

谢都护游山歌

明代 张元凯

谢家雅有东山兴,朅来许我才情胜。少年有事弋与渔,垂老无心负且乘。

春风满地吹接䍦,青山绿酒堪忘饥。双艇移来疾于骑,五湖便是高阳池。

林中排调日酣畅,三春共蜡屐几两。自是狂奴去复来,至今痴叔犹无恙。

吴王台馆久棘荆,山丘尚被吴王名。云兴雨散竟何托,雄飞雌伏徒营营。

君能于此了无累,黄公垆下颓然醉。迩来喜怒谁得知,褰帷且问如花妓。

送李长洲以艰归济上

明代 张元凯

六月寒侵楚水涯,冰纨为幕雪为车。但凋济上王生柏,无损河阳潘令花。

北游诗二十一首 其十一 旅寓邻妇故倡也悉其平生偶述

明代 张元凯

俨然高髻楚人妆,一曲新声总断肠。少弟蒙恩为协律,狂夫被遣出平羌。

借来燕垒危难住,种得莲房老亦香。鸾镜晓临无限恨,且将心事问徐娘。

饯客

明代 张元凯

细雨孝廉棹,经过芳草城。渚云飞不尽,山月正初生。

白帢谈名理,清樽惜别情。如逢燕赵客,为报厌纵横。

杂诗二十首 其二

明代 张元凯

阊阖有高楼,岩岩临万雉。财赋五都雄,声利三川侈。

千花含碧城,九衢回绿水。拂云韶頀音,照地明光绮。

我世授一廛,蓬蒿吴趋里。闭户岁月深,凉风日夕起。

驰光娱乐散,幻景繁华徙。至哉物外游,超然忘所履。

李明府以覃恩进秩有赠

明代 张元凯

山林赤芾自辉煌,五马纷辉贺草堂。此贵不曾由赵孟,一身终许傲羲皇。

清时雨露偏丘壑,白首莺花隔庙廊。为语昔游琴酒伴,大夫元是旧行藏。

夕阳野望

明代 张元凯

渔梁夕照破寒烟,一望蘼芜遍野田。飞尽暮禽江水阔,青山欲断白云连。

送何都尉之汀漳

明代 张元凯

何生少精悍,持已能不泄。孙吴一万言,澜翻在其舌。

三谒明光宫,曾进治安说。结束趋辕门,老将同为列。

班生笔已投,终军繻久裂。量移守闽峤,鼓行向毒热。

封狐吐妖氛,长鲸喷晴雪。海色多溟濛,将星独昭澈。

不然守乐土,何以见奇节。

中秋四山诗 其四 灵岩寺

明代 张元凯

兹山吴之望,云是故宫址。云为佛子庐,今亦莽荆枳。

仲秋岩壑清,日暮冈峦紫。浮图自孤撑,断碣仍碍屣。

绳床悬石室,空庭蒙葛藟。四山出重云,飒飒林飙起。

缺月深韬光,慧灯照棐几。谈禅谢觞酌,空门远尘轨。

相与證无生,夷然忘所履。寂寂此岩阿,昔被明光绮。

二井苔藓封,俱曾照西子。慨念今古人,荣华若流水。

端午二首 其一

明代 张元凯

风雨淹佳节,搴裳独采蒲。久无观妓咏,近有辟兵符。

竹径留中散,江流忆左徒。乾坤自拘碍,吾意只菰芦。

引见赐宴恭纪二首 其一

明代 张元凯

天语传闻近,山呼引拜遐。鸿胪跽承旨,光禄立开衙。

白粲分阶玉,黄流借殿霞。彻归成独享,此际益思家。

九日送客

明代 张元凯

两人千里别,九日一樽开。不是无家叹,同为去国哀。

楚帆随月落,朔雁带霜来。何地堪回首,前朝戏马台。

辞漕作二首 其二

明代 张元凯

未种陶潜柳,且卖邵陵瓜。燕山无泰岱,淮水多含沙。

北游诗十八首 其十六 少年行调长安客

明代 张元凯

结束何翩翩,相逢洛阳陌。流水照清扬,春风披绿帻。

俨然傅脂粉,相传化闳籍。羞称霍家奴,云是馆陶客。

歌舞谁不怜,婉媚莫可逆。沾沾喜任侠,黄金得还掷。

珠因弹雀损,锦以斗鸡坼。而多青楼期,欲赴身无百。

且与酒人游,暂入蓬蒿宅。枕藉唯衮衣,何有一缝掖。

寺居示弘上人

明代 张元凯

浩劫终期灭累尘,去来尔汝亦何因。空潭秋水深千尺,照见人间未了身。

斋居杂咏二十首 其十五

明代 张元凯

清樽泛流霞,一室生虚白。鹓雏栖高梧,空以腐鼠嚇。

山家赏菊

明代 张元凯

傍篱开种种,临水故娟娟。艳岂从人爱,幽偏得我怜。

杯深倾叶底,巾折堕花前。吾直师元亮,沉冥不问年。

寄晋陵吴生

明代 张元凯

永夜寒吹角,江天独倚楼。以君怀璧罪,同我戴盆忧。

雁影吴关断,兰芳湘渚留。长安联辔日,曾与酒人游。

赠子念二首 其二

明代 张元凯

谢傅爱羊昙,东山日并骖。称名当第五,受爵敢过三。

浪谑曾无虐,风骚秖自耽。庭花莫閒种,芳草树宜男。

张元凯

张元凯

苏州吴县人,字左虞。少习《毛诗》。以世职为苏州卫指挥,督运漕粮北上,有功不得叙,自免归。悒悒不得志,以酒自放,酒酣谈天下事,慷慨风发。工诗,有《伐檀斋集》。► 646篇诗文

明代古诗词

国学| 诗文类型|诗文作者|古诗作者|诗词作者|古诗诗人|古诗Tag|诗文Tag| 免责声明 | 备案号:闽ICP备2023015952号-1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