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代 :张翥
新月过初弦,冰轮次第圆。空中真见相,清极恍如仙。
旧雨苍苔地,新寒白露天。匡床延伫久,不觉屡移前。
扫花游 落红
闰九月游钱塘南屏诸山
山僧领客兴何长,慧日峰何俯大荒。旧俗尚传三令节,人生难遇两重阳。
丹枫换叶随秋老,黄菊留花过闰香。更与摩崖访陈迹,西风吹冷薜萝裳。
安童都事字鼎新号太虚徵余赋之集贤院
太虚本无象,何有倪与端。至理妙自然,万化孰控抟。
天地亦一物,而在虚空间。所以豪杰士,不受世网干。
脱迹形气表,出入凌汗漫。鸾鹄为我导,云飙作之翰。
仰扳霄衢辔,俯濯龙池澜。绿文粲瑶轨,高咏瀛洲山。
冥心合玄想,坐以空洞观。琳腴荐朝食,紫金咀神丹。
无待无穷外,浩然与之还。
暴风
闭户复闭户,黄尘千丈生。不雨草无色,冲风人倒行。
游子念乡土,腐儒忧甲兵。狂吹不肯息,终夜为心惊。
陈伯将作北山梓公岳居图余题其上
高僧业何许,云梦泽南洲。楼阁诸天上,江湖万里流。
禅心无住著,世事若浮休。寂寞京尘里,披图时卧游。
中秋乐陵驿玩月
西风吹尽马蹄尘,凉夜中庭暂解巾。华月团团生兔腹,黑云片片散鱼鳞。
鬓毛老去如黄叶,诗思秋来满白蘋。乐饮与君须达曙,举杯相属恰三人。
江神子 吴门席上,罗生求赋
桂枝香 赏桂杨氏山园,夜饮花下有作
送太傅丞相出师平徐方
南征诸将久无功,丞相亲劳出总戎。虎士严兵屯玉帐,龙庭大宴赐彤弓。
万年社稷收长算,百战旌旗得胜风。幕府如云尽才彦,荆徐指日捷书同。
春日小轩独坐
江南棕笋正时新,滋味还思养病身。暮雨过云初有电,老莺啼树已无春。
虚名晚合徒多累,同辈生存仅数人。净扫虚轩炷香坐,只将篇什拟心神。
次福青宏路站州守林清源邀饮治所
酒家篱落隔青棕,更在轻青细雨中。绕郭好山横野碧,缘溪芳树立春红。
故人雪鬓年年老,太守风谣处处同。十载相逢又相别,不堪回首海云东。
题林德清竹雪斋
高斋修竹林,积雪竹间深。岁暮不改色,幽人同此心。
种梅分地隙,笼鹤就墙阴。想见椒江上,扁舟许客寻。
石田山房为毛叔达作
荦确初开百亩荒,四明山麓有丹房。种来玉子双双白,凿破云根寸寸方。
赤水洞天宜避世,全椒道士可休粮。会寻瀑布声中去,一洗吾生浩劫忙。
雷火焚故宫白塔
声声起蛰乍闻雷,骤落千闻白雨来。恐有怪龙遭电取,未应佛塔被魔灾。
人传妖鸟生讹火,谁觅胡僧话劫灰。岂复神灵有遗恨,冷烟残烬满荒台。
一枝春 闹蛾
高沙失守哭知府李齐公平
高邮自昔号铜城,一旦东平委贼兵。杀气仓皇迷野色,怨魂呜咽泣江声。
广陵琼树春仍在,甓社珠光夜不明。白首故人悲赵李,临风唯有泪纵横。
答马易之编修病中作
喜君近疾已平安,楮帐绵衾且避寒。饭颗任嘲诗骨瘦,糟丘能遣客怀宽。
天街钟动朝初罢,海国书回岁又残。忽讶衰翁不相问,北风吹雪正漫漫。
清平乐·先生醉也
啖笋
今日食指动,新苞来上林。此儿生似玉,馈我重如金。
晚火炊鲜滑,春雷发蛰深。山园未能往,少快老饕心。
中秋广陵对月
散尽浮云月在东,白蕉衫冷小庭空。星河夜影樽罍里,城郭秋声鼓角中。
落叶有光时坠露,鸣蛩无响不含风。此生五十三回见,只遣嫦娥笑秃翁。
张翥
张翥(1287~1368) 元代诗人。字仲举,晋宁(今山西临汾)人。少年时四处游荡,后随著名文人李存读书,十分勤奋。其父调官杭州,又有机会随仇远学习,因此诗文都写得出色,渐有名气。张翥有一段时间隐居扬州,至正初年(1341)被任命为国子助教。后来升至翰林学士承旨。 ► 478篇诗文
紫檀筚篥曲赠善吹者任子中
壬申元日大雪二日立春晴景豁然春宴有作
三月望日游虎丘寺题小吴轩
水墨达摩像班惟志笔
监中暮归
浣溪沙 广陵席上赋别三首
过李陵台
乌桕树
挽张伯雨宗契 其一
读瀛海喜其绝句清远因口号数诗示九成皆寔意也 其九
挽张伯雨宗契 其二
寄见心上人次韵 其二
大年小景 其三
题桐庐凤山寺僧道大鹭雪轩
文昌楼望月时家已归浙上
至日微雪家人尽上冢独步小酌
寄达兼善经历柯敬仲博士
玉笙为陆国瑞赋
天竺北峰行香汎舟湖山堂
送刘贞庭总管之嘉禾
好事近 寒夜
分题若邪溪送别胡一中允文录事之绍兴
分韵瓜步送司执中之江西宪府照磨
望江
太古楼为豫章傅道士题
赠筝工任礼
寄答翟彬文中时避慈溪 其二
梅雪斋为紫霄宫杨逢宾题
寄题睢阳张文照存斋
次石门驿
秋日偕成竹居秦景桓游蜀冈万花园
授钺
送景初漕史还平江各赋一诗寄吴下诸友 其二
爱松亭为嘉禾三塔寺宽海云赋
不系舟渔者陈子上自号
上京睹陈渭叟寄友书声及鄙人赋以答之 其一
岁晚苦寒偶成四章录似北山 其二
乙亥初度是岁仍改至元
云松巢为翰林学士王公俨作
游天竺寺 其一
挽张伯雨宗契 其三
齐天乐 临川夜饮滏阳李辅之寓所
北归四月一日舟至市泾
福唐张氏永思堂
玉漏迟 春日有怀
次韵闽僧秀嵓寄竹溪僧 其一
送述古彭大年真人
暮春偶作
前出军五首 其五
故御史王楚鳌元戴为临川王伯达三画求题 其二
清明日杏园独坐
东风第一枝 忆梅
水龙吟 西池败荷
病痁 其一
清明日大风雨
题远碧楼
溪居山水小景二首 其二
衡山福严寺二十三题为梓上人赋 其十六 大慧塔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