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代 :赵抃
解蜀归吴十月行,出门无计别青城。凭师为上希夷殿,稽首烧香道姓名。
虔州即事
君恩山重若为酬,补郡都忘乐与忧。惶恐滩长从险绝,郁孤台迥足观游。
赣川在昔名难治,铃閤于今幸少休。人谓阔疏予自喜,远民安堵更何求。
送十二弟太博扬倅潭州
我忆初筵湖外日,于今三十八年间。无缘再得游潭府,有梦还应到岳山。
屈指春秋惊老大,满头霜雪欲归閒。之官莫惮长沙远,行业于人不愧颜。
寄题袁教授思轩
补过尽忠随进退,潜心高与古贤期。吾儒造次必于是,何用凭轩始再思。
十八男㞦太仆寺丞生日
宠数亲承咫尺颜,清修虔命似居山。欲知不老个中事,应向如今悟八还。
次韵张著作赠讲礼孙秀才
丈席横经事讲评,暂开雄辩五河倾。十年素蕴胸中吐,一日清风坐上生。
诸子授来疑顿释,先儒宗后业偏精。尘编古有多门学,今喜公能为发明。
送苏采刑部赴召
有诏西来亟治装,古今威望重痴床。不烦右蜀专飞挽,直为南台正纪纲。
豸角风霜秋肃肃,鹤形环佩晓锵锵。忠贤得用朝廷美,礼法匡时事业光。
又白云庵偶题
红尘无迹到山家,留待诗人大笔誇。坐石与僧谈翠竹,开樽邀笔醉榴花。
鸥随钓叟孤舟远,牛载村童一笠斜。占尽神仙潇洒地,清风明月有谁遮。
别杭州
政成五月愧前贤,又向东风解画船。却羡乐天诗里道,皇恩曾许住三年。
题婺州郡圃双溪亭
去年春晚宴亭皋,今日重登不惮劳。栏外当时双派水,已应归海作波涛。
和交代韩公绛端明别后见寄
关山晴晓过绵州,两蜀人思惠爱稠。去路旌麾朝日下,驾空桥栈接云头。
初观妙句离怀释,似酌清泉渴恙瘳。孤绪摇摇更东望,西楼千尺止三休。
送韩丞相琦出镇陜右
羌狄方怀德,朝家正右文。边城轻举动,天子为忧勤。
公位三朝轻,威名万里闻。聊烦镇西夏,尽得护诸军。
赐第仍开燕,传觞命极醺。陜民如望旱,一雨压尘氛。
和十二弟扬腊月立春
二十四日立春节,六七千里孤舟行。呼儿倒酒迎春醉,忽尔持诗属我赓。
海上去年宾燕乐,江头今岁客心情。兴来极目寻春色,岸柳汀芜绿未成。
题郡园亭馆
为爱东园四照亭,剪开繁木快人情。新秋雨过閒云卷,十里南山两眼明。
同信守赵诚司封会灵山亭
寺亭高绝面灵山,迤逦群峰不可攀。登赏谁知贤者乐,狱扉空冷讼筒閒。
早雾
山光全暝水光浮,数里霏霏晓未收。露彩乍凝迷汉殿,日华不透掩秦楼。
岂饶文豹迟留隐,应有灵蛇取次游。圣世妖氛已销尽,结成佳气满南州。
寄酬致政赵少师五首 其三
云涛朝暮湖山胜,曾伴仙翁烂漫游。别后瞻思閒屈指,岁华如箭已三秋。
寄前人二首 其二
古祠曾记祷灵神,旱雨滂沱救越人。大禹恩深无以报,我惟朝夕退藏身。
和石涧寺龙潭
一遇汤王旱,须为傅说霖。只应蟠涧底,济物是初心。
昔岁苗将槁,阳骄不和阴。农夫望膏泽,徒蛰尔何深。
送崔度推官任满还长安
三岁西州此效官,幕中无事有宾欢。瞻云预喜长安近,归骑还宾蜀道难。
分袂天涯逢腊尽,入关时候正春寒。前途应念朋从意,回首秦亭一据鞍。
和戴天使重阳前一夕宿长沙驿二首 其一
诘旦逢佳节,今宵寓远乡。且欣宾榻解,休叹客亭长。
黄叶临风乱,红萸浥露香。酒徒何处所,空自忆高阳。
赵抃
赵抃(biàn)(1008年—1084年), 字阅道,号知非,衢州西安(今浙江省衢州市柯城区信安街道沙湾村)人。北宋名臣。元丰七年(1084年),赵抃逝世,年七十七,追赠太子少师,谥号“清献”。赵抃在朝弹劾不避权势,时称“铁面御史”。平时以一琴一鹤自随,为政简易,长厚清修,日所为事,夜必衣冠露香以告于天。著有《赵清献公集》。► 631篇诗文
次韵王居卿提刑游云门山
次韵霍交中春游乐俗亭
言怀寄三兄
次韵何若谷别后见寄
次韵前人题曹娥庙二首 其二
次韵程给事寄法云禅师重喜
送章岵少卿提举洞霄宫二首 其二
题杭州普应院偃松
谢赐飞白御书晏群玉殿
会新都孙直言于成都
初到睦州寄毗陵范御史
送蜀倅杨瑜东归
酬剑守王嘉锡郎中
和范御史过陈州
和沈太博小圃偶作二首 其一
题邛州文同判官五箴堂
成大卿宅矮槐
游戒珠寺悼右军故宅
题石龙山
次韵董仪都官见赠
寄谢毛宪
劝学示江原诸生
用蓬莱法酿酒成以四壶寄越州程给事三首 其二
故吴丞相充挽诗三首 其二
过铁山铺寄交代吴龙图
送蔡门长官赴任丹徒
又和三兄见寄
闻雷可喜
次韵程给事会稽八咏 望秦楼
题天彭鲍郎中南楼
南康公馀有作
次程给事题法云寺方丈
和三兄见寄
次韵程给事寄献赵少师
次韵前人长至有怀二首 其二
次韵提刑张广民度支射中金钱
次韵徐师回殿丞捧诏亭听琴
谒广慈大师诗颂 其一
和前人有怀二首 其一
青社有怀杭州
次韵高阳吴中复待制见寄
次韵张著作过李虞部旧居
暖风
寄成都甘露舒大师
次韵周敦颐国博见赠
洞真观
禅僧重喜坚辞紫衣勉令承命
次韵张唐民都官道中有怀
题中隐堂二首 其一
张景通先生书堂
杭州上元观灯 其二
和淮上喜雪呈贯之
过鄱阳湖先寄洪守唐介待制 其二
次韵程给事寄赵少师三首 其三
会稽智印大师可升复为僧正因寄
张宪重阳中得大黄上芝草一本作金龟以负之为赋
和宿硖石寺下
次何若谷上巳游江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