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代 :赵鼎
敢叹边氛炽,今闻公道开。中原非世事,南国自人材。
朱履羞弹铗,黄金谩筑台。天涯转蓬恨,何地赋归来。
中秋夜清坐读欧阳公正统论二首 其二
露濯秋空灏气生,沉沉天宇夜空明。南楼老子兴不浅,赤壁先生梦更清。
小艇拟寻银汉路,哀砧还起玉关情。何心把酒论欢赏,细字文书对短檠。
寄赠向叔美二首 其一
夫子冰玉质,未肯污膏粱。坐此困州县,一饱犹皇皇。
怀才几时用,鬓发行老苍。今世无伯乐,不识真乘黄。
再用花字韵示止老二首 其二
寻师杳隔蓬莱水,炼药长怀勾漏砂。闻道高人犹笑此,春风无处不开花。
越土水浅易涸而近山无木可采故常有薪水之忧既归黄冈遂脱此责作诗 ...
经年薪水困行朝,一日归来百念消。决决溪流鸣枕下,丁丁谷响应山椒。
小安课伐犹多事,无复移居莫见招。老矣羞为吴市隐,买田从此混渔樵。
扬州竹西亭 其一
路入扬州秋草残,竹西亭上曲栏干。而今那复闻歌吹,黄叶西风薄暮寒。
满庭芳(九日用渊明二诗作)
次韵元长观梅三首 其一
曳杖山间自探春,雨馀梅意已清新。兵戎草草伤沦落,一醉花前有几人。
泊白鹭洲时辛道宗兵溃犯金陵境上金陵守不得入 其二
城头传令插军麾,城外行人泪满衣。处处悲风吹战角,沙洲白鹭莫惊飞。
独乐园夜饮梅花下再赋
我有一樽酒,为君消百忧。当春梅盛发,去作花间游。
嫦娥从东来,爱此亦迟留。便欲买花去,玉玦恋枝头。
花动月光乱,月移花影流。横斜满杯盘,酒面香浮浮。
举觞吸明月,与花相劝酬。君若不尽饮,恐为花月羞。
缅想李太白,对酒无朋俦。当时明月下,还有此花不。
解梁别李氏女子晚宿静林寺 其一
满眼西风恨别离,路逢萧寺叩柴扉。团栾一听无生话,更觉前谋种种非。
题神符岩
五丁擘破石岩岩,拔起孤峰顿此间。长作莲塘中砥柱,远移蓬岛下尘寰。
晓来云滃龙归洞,夜半仙游鹤满山。壁立东南为胜境,脚头高处愈跻攀。
虞美人令(冯翊送信道舅先归桐宫)
蒲中杂咏 王母观
月下何人唱步虚,如闻仙子好楼居。五云缥缈星河阁,肠断青鸾一纸书。
少年游(山中送春)
舟行著浅夜泊中流
雪涨秦淮水,春生白鹭洲。洲前棹歌发,送此一叶舟。
转柂起帆席,快甚谁能收。舟师拙于事,遂作中滩留。
支撑莫动摇,喘汗徒呀咻。弹绳测河道,篙竿伺潮头。
疏篷鸡栅低,兀坐如拘囚。仰羡双飞鹄,安得从之游。
日落暮云碧,波光澹如秋。四顾渺无极,黯黯令人愁。
黑风卷半夜,大浪掀中流。傲兀不能寝,取酒聊相酬。
人生天地间,大海一浮沤。风水审如此,蛟龙应见求。
未脱干戈地,敢为身世谋。醉酣还就枕,吾已信沉浮。
蒲中杂咏 此君亭
飘零谁复问平安,只得幽人冷眼看。流水空山云暮合,此君无乃太清寒。
送张汝霖纠左冯翊六绝 其一
风流幕府固多闲,冷落曹司绝往还。举酒高楼谁作伴,何妨借取华州山。
蒲中杂咏 红云阁
香风百步锦江秋,片断明霞晚不收。幕府诸郎总清丽,一樽相与最风流。
洛中次韵河南令王子与观梅
桃李丛中独立难,自怜孤艳怯春寒。微风只解分香去,流水犹能照影看。
冷落霓衣慵按舞,斓斑妆粉未胜冠。留连芳酒无嫌晚,要与凉蟾共倚栏。
蒲中杂咏 文瑞堂
辛苦鱼虫老著书,一生冷淡笑迂儒。何当马上提三尺,去作凌烟大丈夫。
赵鼎
赵鼎(1085-1147), 南宋政治家、词人。字元镇,自号得全居士。南宋解州闻喜(今属山西)人。宋高宗时的宰相。有《忠正德文集》10卷,清道光刊本。《四印斋所刻词》有《得全居士词》一卷,存词45首。 ► 214篇诗文
醉桃园(送春)
役所书事用山谷观化韵 其七
大不连日不已
役所书事用山谷观化韵 其十二
过子陵滩题僧舍壁
再用花字韵示止老二首 其一
戊申正月行在参吏部示诸幼
次张真君韵
役所书事用山谷观化韵 其九
雪中独坐退翁索诗
潇湘亭
岁晏感怀 其一
蒲中杂咏 种学轩
奉送吕若谷县丞任蒲东归五首 其一
次韵退翁雪中书事 其一
贺圣朝(道中闻子规)
和倅车韵 其一
泊舟盐桥儿子洙辄于市买历尾题云客里其如日费多因取笔足成一诗
大雪连日不已
泊盈川步头舟中酌酒五首 其五
清明诗
建康得家书寄元长观梅诗因次其韵
泊白鹭洲时辛道宗兵溃犯金陵境上金陵守不得入 其三
蒲中次韵提举赵正之秦亭唱和五首 其二
次韵退翁雪中书事 其三
建隆寺诗
满江红·丁未九月南渡泊舟仪真江口作
次明仲韵 其三
县丞吕若谷置酒巽亭 其一
蒲中杂咏 御波亭
阻风回舟泊新河口饮李氏酒肆后轩 其二
阻风回舟泊新河口饮李氏酒肆后轩 其三
燕归梁(为人生日作)
如梦令·烟雨满江风细
扬州竹西亭 其二
次韵富季申雪中即事时闻北敌起兵
酬赠黄倅
雪中与洙辈饮
浪淘沙(九日会饮分得雁字)
泊盈川步头舟中酌酒五首 其四
至宿闻陆昭中病痁
泊震泽道中步游善宥寺观芍药回舟中小饮用范四韵
醉蓬莱(庆寿)
倦妆
水调歌头·屋下疏流水
彦文携玉友见过出示致道小诗因次其韵 其一
趋三衢别故人时车驾幸杭州 其二
解梁别李氏女子晚宿静林寺 其二
贺圣朝(两辰岁生日作)
鹧鸪天 建康上元作
喻弥陀收掩遗骸
和通守王元美二绝句 其一
雪晴东轩独坐
燕归梁 为人生日作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