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代 :赵汝燧
溪流暴涨舟如箭,夜向深湾稳处停。猛虎啸风威动壑,飞鸿过月影移汀。
青山入梦催归棹,白发欺人叹暮龄。幸得还家玩光景,歠醨终日醉休醒。
西湖访梅
久无梅信息,访问到湖滨。耐尽一冬冷,开残千树春。
临流转风韵,与雪斗精神。疏影暗香后,能吟有几人。
游曹园
先登东畔高亭子,洗却胸襟万斛尘。落片玉残梅兴尽,旧梢金吐柳芽新。
倚林困鹤聊休足,巡食饥乌不避人。尚欲徘徊已灯火,归驺屡趣入城闉。
过曹家渡
数篙撑过渡,雨后水添肥。山橘青迷树,野花香袭衣。
哀鸿悽远客,斗雀堕斜晖。童稚喧林垄,牛羊个个归。
访昙师
道人云外住,小径入庵幽。干老梅逾瘦,林疏竹自脩。
拣茶相伴煮,补线且停抽。此事如何说,下山归去休。
宿江阁
阁前眼界如图画,山色侵窗竹打檐。云带雁声移别浦,月将梅影进疏帘。
壮怀自笑年年减,华发无情日日添。夜半骤风天骤雪,贵家鼓舞客心嫌。
题村舍壁
柔风十里日曈眬,雨后陂塘野水通。两岸柳烟笼晓绿,数枝桃露滴春红。
明知钟鼎众皆羡,到了山林味不同。田父殷勤邀我坐,一盂白饭一盂菘。
寄圆老闻欲移住他院
妄动生于念,禅床坐不牢。旧窠元自好,新刹有何高。
去住身如寄,奔驰足谩劳。挑包闻已决,应笑我忉忉。
蒲涧行
君不见少君诧安期海上之枣,又不见坡仙咏安期宅边之蒲。
枣失其种岂复得,蒲生于涧何时无。涧流涓涓浅可涉,牵蔓披沙搜九节。
仙家自欲供仙饵,灵根不容凡齿齧。循涧探奇岩石幽,瀑音迎耳锵琅球。
阴壑常寒失炎热,终日自雨鸣春秋。振衣策足崔嵬顶,跨历列缺凌倒景。
天风海涛撼宇宙,神清骨冷肝胆醒。声传九霄景泰钟,更上上方梯晴空。
两眼有尽天不尽,沧溟浩与银河通。指顾神山似非远,弱水谁云隔三万。
乘风直到金银台,握手安期话蒲涧。
茶罢
茶罢晴檐唱午鸡,偶骑驴去过东溪。酒肴分倩樵夫挈,笔砚专令童子携。
放目水亭栏独倚,题诗僧舍壁新泥。兴阑归问来时路,到处蝉鸣日已西。
邬文伯归自邵阳
宾主西游久,赓诗日日传。交情谁似此,归兴忽翩然。
楚岸猿吟树,湘江月载船。我穷君更甚,相助愧无钱。
翁灵舒客临川因经从访之不遇闻过村居
闻道深村里,结茅三四间。买田因种秫,移树为看山。
诗好人皆诵,身安心自闲。有时思雁荡,依旧棹舟还。
雪中寻僧
寻僧同踏雪,握手上钟楼。初下寒飘屑,才浓风辊毬。
水波糊纸閤,春乳泛茶瓯。片片看来好,庞公有话头。
送奇仲过霅川
少年湖海气,近又负诗名。今忽担簦去,谁非倒屣迎。
雨茶烹顾渚,春酒醉乌程。有句茅亭著,蘋风洲上生。
黄干见约小饮就宿
病后何人慰寂寥,长须持简忽相招。溪山见说为楼爽,杖屦宁辞去郭遥。
柳絮一天晴舞雪,松声十里夜闻潮。谈诗直到疏钟动,酒困频将茗椀浇。
久客写怀
一身千里叹飘零,鬓影萧疏已半星。云雁叫愁栏独倚,秋风吹面酒初醒。
尘埃南北何曾歇,日月东西不暂停。昏暮谁家数声笛,含悽喷怨要人听。
醵饮
出城二里野人居,最爱园亭傍室庐。墨涌清池聚科斗,雪明碧嶂过舂锄。
兴来醵友寻诗酒,忙里携盘但醢蔬。新创小轩尤更爽,百来竿竹间棕榈。
登法云寺
云林拥深寂,山寺倚崔嵬。童子请先坐,师僧恐便回。
庭黄霜到橘,阶绿雨滋苔。挂树猿相玩,呼之却不来。
登楼野望
云藏日影微吞吐,道是晴来又似阴。秋色涵空醒醉眼,雁声到耳引归心。
暴流决岸危桥断,古木堆烟远寺深。自料短才无用处,任缘不复觅知音。
早征
店鸡一唱接疏钟,起整行装尚梦中。沙路踏残征马月,柳堤啼断晓莺风。
水肥渡险添舟子,岸没途穷问牧童。千里乡人逢陌上,片时握手各西东。
午炊溪店
草店临流傍蓼汀,午炊于此片时停。健农怗岸般卵石,幼妇汲泉携斗瓶。
荐饭满盂山芋美,开窗匝室野花馨。隔篱庵舍极潇洒,万竹中间著小亭。
赵汝燧
(1172—1246)名或作汝燧。宋宗室,居袁州,字明翁,号野谷。宁宗嘉泰二年进士。主东阳县簿,迁湖南刑司狱干官,改知临川县。监镇江府榷货务,年课羡三十万。迁知郴州。历湖南宪漕,以刑部郎官召对,再差知温州。博记工文,尤长于诗,为江湖派诗人。有《野谷诗稿》。► 95篇诗文
刘簿约游廖园
秋居
游目
送端叔游淮
八景歌 其三
送林伯虎
宿妙果寺赠洪上人
史镇江丐祠得请仍进职 其一
同官率游郑园
谈禅
暑酌
琳宇
义兽行
十一月四日雪中小饮是月十日冬至
过黄园
宿溪馆
吟髭
三珍行
子开移居郊外
访郑隐君不遇
夏日普信寺江阁
庄家
郴州鹿鸣宴
访山中友
访皇甫道士
史镇江丐祠得请仍进职 其二
上马曲
送宗上人归闽
暮行江上
雪中观客夜博
访黄簿留饮
泊舟周家步
蒙泉行
枕不见
访王广文
次韵袁州郑守鹿鸣宴
新秋旅思
招贤渡溪阁晚望
胡教醵杯观画围棋
八景歌 其四
蚕舍
送同官叶榷院造朝二首 其一
送鲁卿之九江
送季逢过湘中
送胡判官赴官永嘉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