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 :赵完璧
红榴石畔海光晴,寂寂閒光晓玩清。风静柳亭凝霭细,日曛荷沼映霞明。
桐青坐暇休炎暑,草碧眠慵废读耕。空院小吟长昼静,同谁兴饮听啼莺。
自伤二首 其一
幻身千古尽凋残,是几登仙几涅槃。迷境难开千眼相,衰颜谁驻九还丹。
晚来岁月惊如掷,老去情怀澹自酸。冥造不须愁里误,酒杯端合强追欢。
都城冬夜不寐感怀
雪霁清宵迥未明,宫城漏结断寒更。鸣风窗纸惊残梦,如水衾稠冷宦情。
三径已荒人未去,尺书久滞雁无声。衰年犹自甘勤动,升斗如何不解轻。
盐城初夏,雨中诵“不知春去几多时,纱窗几点黄梅雨”之句,用赋 ...
红芳梦里谢春归,白发天涯仍醉去。瞢腾几日未开帘,莓苔绿遍閒吟处。
癸酉膺
蠢愚翁媪眷清朝,秪以儿曹愧冒叨。鹤发双逢千载庆,龙章重下五云高。
虚生岂有涓埃补,小子曾输犬马劳。末路寸衷无地报,肯教庭下背伊皋。
晚泊长芦
晚泊长芦月,凉生瀛海风。云川凄暮笛,岸苇泣寒蛩。
酒尽空明里,诗成欸乃中。天涯浮桂棹,星畔老槎翁。
寂寥粉署少相知,微雨霏霏织暮丝。惆怅故山飞客梦,不堪杨柳唤莺儿。
淮村八景
淮水浩以广,滔滔下沧溟。滔风吹落日,烟雨时冥冥。
行人欲渡不可行,滩头且莫相喧争。方舟自有济川术,不比无人尽日横。
人日观雪
青灵乍喜布阳和,滕六侵权恣意过。漠漠彤云昏日月,皑皑白昼失山河。
东风欲拂全无力,宿莽初萌且奈何。老眼仰天开一粲,翻飞看作扑灯蛾。
已巳元夕二首 其二
新逢三五兴初赊,玉漏迟迟进紫霞。明月玩来知几醉,华灯看去说谁家。
祠开太乙春方剧,禁弛金吾夜正哗。七帙放歌欢故里,十年羁客笑京华。
秋日雨霁病况萧然庭下閒适
雨后新凉不自持,枯藤支去绕寒篱。龙钟老鹤秋风劲,寂寞閒庭落日迟。
把酒颓龄心易醉,看花满眼鬓成丝。梦中日月笼中鸟,犹自蹉跎访药期。
初秋暑退晚坐
蟋蟀鸣阶下,凉风动槛前。露华侵袂湿,月魄缀檐翩。
酷暑知何去,清宵自不眠。幽吟对修竹,相与斗㛹娟。
高玉翁左史见枉用韵赋简五首 其三
山鸟避人飞,丘林遁自肥。不缘黄鹤度,尽日锁烟扉。
寄酬阳信董光禄二首 其二
碧筒衔凤翠屏岩,青眼披云白雪篇。风雅旷闻金石韵,辉容宛睹玉堂仙。
东山久亦从疏放,西子那能斗媚妍。醉里挥毫何以报,不成金错意茫然。
刘春台太守州治有大观天日近雄胜海山连之联因十咏其韵简上 其六
风流儒雅慕豪雄,勋业文章海岱空。天地无私人似约,仲舒端合到天东。
道遇寒食忆宋之问马上逢寒食句五咏其韵 其二
东风浩浩吹平旷,红泪纷纷号冢上。满地梨花春又来,松楸海上悽行况。
淇县道中望西山有感
海天回首思茫茫,入眼青山欲断肠。缥渺烟芜秦塞迥,飘零霜树楚云凉。
逢人把酒酣清夜,高兴题诗付锦囊。自叹路难难未已,此行真自愧王阳。
用韵喜侄怀慎至盐城二首 其二
月明寒映荻花洲,骨肉相花重与酬。酒美他乡抛骏马,话残清漏向朱楼。
孤儿不灭终天恨,老梦翻惊断雁秋。吴楚壮游寻胜迹,伍员英烈尚中州。
赠许空石解元刺史贵南
荆识今何幸,萍踪亦可怜。声光齐鲁外,俊逸汉唐前。
塞日孤城暮,蛮烟万里天。何当一朝宠,相慰五云边。
淮村八景 其五 书带馀香
断简那可觌,秀带留馀芳。乾坤假私息,雨露滋春长。
王孙一去不复返,牛羊归来日应满。野火空将化劫灰,斯文根蒂终难断。
高玉翁左史见枉用韵赋简五首 其四
春残兼暮景,志协怨离居。处处堪乘兴,时时有报书。
赵完璧
明山东胶州人,字全卿,号云壑,又号海壑。由贡生官至巩昌府通判。工诗,多触事起兴,吐属天然。有《海壑吟稿》。► 323篇诗文
朝回望西山
代高时斋节推贺平渡李两山太守八帙有三二十韵
春日即事四首 其一
阅阎铎斮胫河之作用韵感赋
行路难怀慎侄自盐邑将浙游不狎乘舟眩晕病归戏作
刘春台太守州治有大观天日近雄胜海山连之联因十咏其韵简上 其二
晚春小斋即事
次韵李亨庵辛夷花 其二
次韵岁寒亭
已巳元夕二首 其一
草露
道遇寒食忆宋之问马上逢寒食句五咏其韵 其五
妓者失明
送刘春台太守朝京
送李亨庵太守擢贰河间二首 其二
次韵唐人刘阮五首 其四 仙子洞中有怀刘阮
送范惠泉地曹南守浒关
对菊小饮
白川
癸卯中秋
再赋新秋
丁卯盐城元日
琵琶写怨图
官衙夜雨
小楼晚兴
都城冬日公出同杨东川寅丈宿僧舍二首 其一
柏阑将军庙
北司狱中用苏长公韵二首 其二
纵舟张家湾
雪中思梅
都城冬夜醉眠
闻喜五咏 其五 荣释褐衣
十二月立春日简栾侍御二首 其一
次韵秋园晚兴
九日集饮边乐亭工所二首 其二
次韵唐人刘阮五首 其五 刘阮再到天台不复见诸仙子
安宁寨晓发
盐城归迁旧居登楼偶成
次韵冬日小雨
春晓枕上偶成
和穆少春后赐诗扇二首 其二
盐城送侄怀慎游杭州
次韵仇太守背儿山
闻喜五咏 其一 飞报捷音
癸酉秋阅慎几应试晓发感书
吊黄海野早发
山猿窃桃图
闻试沧海遗珠感赋
次韵秋兴二首 其一
赵烈妇
代人送同年推刑泉州
次韵登城楼
杨烈妇辞
鹤林玉露纪王荆公晚归钟山放鱼诗或因刺一绝余亦效次
送江龙所通府署州西还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