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代 :郑思肖
昔在先皇帝,当阳四十年。文明照天下,俊杰立王前。
一自胡兵入,俄惊汉鼎迁。致今人道乱,空谷遁遗贤。
雁足
雁足冥冥未报归,此心裂报有谁知。一怀愤闷心衔苦,两鬓䰐鬖发倒垂。
醉后爱歌诸葛表,生来耻读李陵诗。喜吾筋力犹强健,愿为朝廷理乱丝。
崔智韬虎妻图
佳人睡觉失青山,恶毒心肠卖笑颜。认得皮毛一归去,花枝无艳虎全斑。
一旦
一旦蒙尘朔漠行,杜鹃哭破旧冤声。金杯暂饮胡瓶酒,玉铉谁调御鼎羹。
故国夜长天正晦,离宫春尽草初生。小臣有誓曾铭骨,不到神州不太平。
吴隐之饮贪泉图
外物终难换肺肠,隐之清介顿生狂。便教饮尽贪泉水,只觉通身白雪香。
吊扬州琼花
南土新飞劫火灰,琼仙恋国暗惊猜。定应摄向天宫种,不忍陷于胡地开。
花死青春禽鸟哭,城埋黑气鬼神哀。一朝枯蘖变高树,传得欢声沸似雷。
锦钱馀笑 其七
头戴烂纱巾,脚踏破鞋底。不知以何道,琮琤宇宙里。
或恐是达人,毋乃是痴子。我亦欲问之,面冷似铁鬼。
春日登城
题萧梅初旧所藏钱塘王畿图二首
阴山腥马蹂京尘,锁杀宫花不识春。哭问钱塘江上月,如今谁是去邠人。
五忠咏 丞相李公
大驾迢迢已北行,淮南犹守九州城。只谋渡海南归国,不意忘躯博得名。
苦怀六首 其四
昔为天上云,今作地下尘。踠足屡哭懊,痛惜六尺身。
父母生我时,教我为贤人。生得男儿骨,一死亦精神。
畴谓迫中年,堕影浊水滨。局蹐走残命,语飒气不伸。
固知复继剥,霜雪天地仁。愿得一脉暖,散为天下春。
援手水火间,以道拯斯民。俾知尊卑位,万世不湮沦。
越州飞翼楼
飞来绝顶上,流盼入无垠。国土东南阔,山川今古新。
高楼临白日,平地载青春。直欲蓬莱去,因风问大钧。
八砺三首
醉乡十二首 其十一
天道何冥冥,委形辟空杳。旷劫土坦平,冲气蔼云杪。
不入禹封疆,拓地八荒表。空洞无边涯,一切境界小。
骨柔春香浓,目绀夜光瞭。洪荒上古前,命不为愁剿。
卑哉苍生愚,役心颜貌愀。窗猴狂摇摇,野马走扰扰。
髓竭冲融膏,渴命竟枯夭。奚不来此邦,软坐廓幽眇。
刳刷膏肓俗,涤濯肺腑皎。骋驾无可游,一生事足了。
南柯蚁梦图
忘了堂堂六尺身,鬼花生艳幻微春。绝怜蚁窟无分晓,迷尽古今多少人。
醉乡十二首 其八
风物清妍地不尘,一天无尽四时春。此中正属忘怀境,来者多应避世人。
湖上漫赋二首 其二
一望湖光镜面平,暮鸦过尽断霞轻。狂来飞上高峰顶,趺坐松柯叫月生。
和文丞相六歌 其四
我忆母氏兮圣善,劳苦家事手生茧。母后父死十五年,教我育我恩不浅。
我虽贫拙志不屈,清气棱棱秋莹骨。至今一粟一缕丝,皆是父母流传物。
呜呼四歌兮痛恻恻,皇天后土无终极。
十八砺
挺挺大丈夫,为世一准则。如何出处间,终始不明白。
四皓本周人,多为汉一出。不终为周臣,身与道相失。
仅安汉社稷,暗堕张良术。惟我则不然,一身无二适。
纵别生圣人,亦当死深密。我出兴我朝,旧都建皇极。
今力未能之,昼夜祷空碧。宣王车马来,一见死亦足。
题拙作后
我有诗一编,率皆恳切辞。但写肺腑苦,不求言语奇。
矢口吐愤气,焉知诗非诗。脆语剪风露,叨叨儿女痴。
昂然大丈夫,以身佩安危。何时把杯酒,大笑信双眉。
八砺三首 其二
生得贞心铁石坚,肯将识见与时迁。泪如江水流成海,恨似山峰插入天。
慷慨歌声闻屋外,婆娑剑影落灯前。篇篇字字皆盟誓,莫作空言只浪传。
郑思肖
郑思肖(1241~1318)宋末诗人、画家,连江(今属福建)人。原名不详,宋亡后改名思肖,因肖是宋朝国姓赵的组成部分。字忆翁,表示不忘故国;号所南,日常坐卧,要向南背北。亦自称菊山后人、景定诗人、三外野人、三外老夫等。曾以太学上舍生应博学鸿词试。元军南侵时,曾向朝廷献抵御之策,未被采纳。后客居吴下,寄食报国寺。郑思肖擅长作墨兰,花叶萧疏而不画根土,意寓宋土地已被掠夺。有诗集《心史》、《郑所南先生文集》、《所南翁一百二十图诗集》等。 ► 224篇诗文
醉乡十二首 其九
十六砺
王祥卧冰图
孔明成都八阵图
锦钱馀笑 其四
五忠咏 制置李公
春日偶成五绝 其三
题陶渊明集后
周处除三害图
和文丞相六歌 其五
伯牙绝弦图
郊行即事四首 其三
小春花
德祐六年岁旦歌
郊行即事四首 其四
锦钱馀笑 其十七
翟公交情图
锦钱馀笑 其二十三
公孙大娘舞剑图
十一砺四首 其一
锦钱馀笑 其八
戴安道破琴图
玉川长须赤脚图
忆前辈二首 其二
钟吕传道图
六月大雨后作
皇初平牧羊图
二唁诗 丞相陈公
忆梦哭歌
春日偶成五绝 其五
对菊四首 其二
先主三顾草庐图
十三砺十首 其九
陷虏歌
苦怀六首 其三
醉乡十二首 其十二
十一砺四首 其四
锦钱馀笑 其二
和文丞相六歌 其二
秋胡子图
即事八首 其三
朱买臣卖柴图
观颜鲁公帖
十一砺四首 其二
即事八首 其二
苦怀六首 其五
德佑二年岁旦·其一
十三砺十首 其六
锦钱馀笑 其十
十三砺十首 其一
严君平垂帘卖卜图
写愤三首 其一
德佑二年岁旦·其二
醉乡十二首 其二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