韬庵功名士,文字兴不浅。少年负盛望,腾跃至贵显。
中间忽垂翼,在野久偃蹇。六十方还朝,乃复丁国变。
仓皇作遗老,耄及志未展。一生若三世,老眼差自遣。
石交惟黄斋,极意为论辩。何至抑忍堪,相轻似微褊。
其诗必可传,五言晚尤善。和章兼细楷,重叠盈箧衍。
衔悲检残墨,驹隙馀一泫。
雨霁秋高最萧洒,北城登临俯原野。海外归来多感伤,脉脉江山待来者。
胡子可人能醉我,共看落日天边泻。吾侪未知所归处,复际中原动兵马。
丈夫忘世乃大雅,谋国区区策殊下。道旁茅屋犹有人,岁晚鸡豚足相社。
忠端多名迹,可敬亦可爱。略观近入藏,此卷宜为最。
东洲与石洲,两跋已云备。乙盦为六诗,逸韵转奇肆。
我观书品论,迂谨有殊致。茂弘安石间,逸少乃其次。
正坐书掩名,钓戈等能事。学中七八乘,作书特未艺。
岂堪溷长者,曾不辨法意。作书莫作草,怀素尤为厉。
君实与明道,不草究何碍。时人解章草,黄谢若小异。
云间周思兼,独往擅妙诣。行草推觉斯,未老锋犹锐。
未若倪鸿宝,掩苏当抹蔡。缙绅惮小楷,率尔趁笔势。
一札才四行,大书那足贵。又与鸿宝书,持论主遒媚。
以此考所见,言行实不背。昔尝睹榕颂,隽拔有古味。
樟谳与千文,天壤或犹在。善书轻其书,小技故可愧。
荆公赋颜碑,语意绝相类。吾生无死所,偷活识前辈。
犹期树名节,何用托文字。
畸人虽无心,戏具未遽掷。盖头茅一把,取足宁吾魄。
去江不十步,矮屋久欹侧。我来掖使正,意外忽有获。
取山置南窗,决天入东壁。白鸥果下来,欲与我争席。
拊槛一长啸,顿失向来窄。是时蟾将圆,百里漾皓色。
中宵风何怒,惊浪拂檐白。暄凉理相召,此变固已剧。
超然独燕处,熟视忘雨默。玩物未可非,丧志乃一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