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古文

爱中华 爱国学
爱古文> 诗文> 六月十八日未明望海

六月十八日未明望海

清代 郑孝胥

天荒荒而非云,月团团而无色。海兀兀而不波,楼迢迢而将白。

诗人郑孝胥的古诗

哭顾五子朋 其二

清代 郑孝胥

平生老纵酒,惟我能切谏。频年迹稍疏,念子不及乱。

颇闻态如故,俗士望而惮。伤哉卒坐此,一醉涣其胆。

钵山孤可哀,潭水深自恨。畸人去不返,题壁谁来看?

徐室女新华哀诗

清代 郑孝胥

女子幼入学,稍长绝可喜。所患在务外,相率风斯靡。

沪滨盛学校,吾见亦众矣。家家掌中珠,化作蛇与虺。

异哉徐室女,天性秉孝悌。其兄远游学,阖室奉祖妣。

能承大母欢,以女兼孙子。恋亲且好学,不嫁尝自矢。

文字渐有名,浩瀚若秋水。徐君出示我,涕下不可止。

女亡二十一,短折定何理?盈盈玉雪枝,忽作尘土委。

人言才妨命,悔痛实无比。所馀仅翰墨,魂魄必依此。

谁能哀以辞,吾女将不死。我闻心骨悲,弥明亦长已。

彭殇那足较,飘忽同逝晷。妄歆人间福,欲纂厌世史。

此哀何时忘,泪面不必洗。

送柽弟之日本 其二

清代 郑孝胥

弟兄各垂老,岁月吾甚爱。离别勿轻言,晚景行自悔。

及今除豪气,世故或相贷。攘臂正有人,岂必需我辈。

吾归子旋去,迫促剧负债。欢意直万金,贱售素所戒。

子行吾独处,闭户且种菜。得归宁亟归,风雨床可对。

十一月初一夜四鼓寄稚辛

清代 郑孝胥

夷叟与辛翁,童稚同卧起。白头真手足,无病差可喜。

二亲弃我蚤,雪涕至暮齿。儿孙复满前,略亦识道理。

世途如暴风,不日当自止。吾侪亦小忍,稍为存人纪。

诗书虽半忘,馀味犹深旨。祇愁后难继,万卷空堆几。

一閒

清代 郑孝胥

坐闻车马喧,始觉身已退。免为世人役,未改少年态。

一閒气自充,渺尔千百辈。无求信至乐,造化犹我载。

庭除日洒扫,甚洁颇可爱。意中有高楼,何日果相对。

及时先树木,逸兴谁能败?我怀柳下惠,不易三公介。

丁叔衡画便面见贻以诗答之

清代 郑孝胥

形骸本死器,神识来寄居。持此游人间,如体著衣襦。

少壮实美服,意气豪且粗。老病服渐弊,瑟缩情不愉。

夫何久丧我,从渠作荣枯。一朝得自识,奋迅不受拘。

于世定奚缺,所憾良区区。恒斋虽病废,神完能自娱。

作诗远寄我,巧兼画与书。我谓子无病,非病乃其逋。

平生意相亲,重了宁以躯。子诵此诗终,霍然还壮夫。

哀东七三首 其三

清代 郑孝胥

三岁居日本,此行诚不利。海东得是儿,自诧带奇气。

归来太仓卒,断乳哺用饵。十旬卒致殒,分我感时泪。

辽沈方鏖兵,暴骨满关外。谁非父母体,驱向万里弃。

汝殇何足恨,浩劫行且至。中原适无人,去去非我世。

明年化猿鹤,聊欲从此逝。

茶范阁诗

清代 郑孝胥

深闺丽质少执礼,窈窕舒迟云欲起。肃然四坐散茶香,屏气微闻炉沸水。

鱼眼蟹眼聊比拟,细啜无声甘似醴。竹瓢陶盂漆秘器,传观疑年容谛视。

筝箫隔屏惊且喜,宛转娇憨双稚齿。鸟盘雪山摹富士,咨嗟妙才妹与姊。

敬宾及介退乃已,门外秾樱压桃李。

海藏楼杂诗 其十

清代 郑孝胥

辽海程中丞,其身已许国。以书招我游,意我方悬的。

时贤坐躁进,未免就枉尺。何如姑养气,期与天地塞。

己重物自轻,此局或可弈。

三十五岁初度

清代 郑孝胥

令名殊不果,三十又过五。已孤轻岁月,弃掷那足数。

少壮等戏剧,熟思极无取。从今脱皮肤,真实聊自补。

结习患难尽,术业且莽卤。妄怀当世意,侧睨穷宙宇。

百年戎狄运,天道未有处。小须会事发,收拾入年谱。

吾知讵有涯,怀哉《养生主》。

坐忘

清代 郑孝胥

疏疏过雨湿长廊,微倦抛书欲坐忘。暮色平林深尔许,却留高柳染斜阳。

夜直杂诗 其六

清代 郑孝胥

忍辱怀忧志久违,朝回亦已换春衣。宣南花事何心问,开尽樱桃我未归。

袁母唐夫人八十寿诗

清代 郑孝胥

命妇岂能忘国忌,袁氏一门知礼意。士夫或不避御名,风义人间真扫地。

画戟森森燕寝香,寻常歌舞远高门。银花火树称觞夕,好向君家庆上元。

端午后一日雨中 其三

清代 郑孝胥

野鸽翻空合又分,知时就食忽成群。黄粱一霎人间事,插翅高飞愧此君。

苍虬阁观吴仲圭画松

清代 郑孝胥

何时失路窜岩底,捲山怒涛龙欲起。笔下风声来似水,道人胸中乃有此。

斑斑古苔含墨理,作鳞之而极可骇。心知化石或未成,定有茯苓堪作饵。

尝观许遇画长松,半身埋云高不止。峰颠隐隐动天籁,犹恨近前难逼视。

岂若此画任摩挲,坐卧时疑风入耳。

恭题御书为刘徵如京卿作

清代 郑孝胥

服衣若干尺,已能为正书。冲龄婴世乱,举国负此孤。

逆竖不足言,满朝无士夫。汗颜虽感旧,大义当骈诛。

刘卿藏数纸,每观涕与俱。时流自谓黠,匿笑嗤其迂。

狂夫閒处看,冤愤空张须。未敢颂天纵,妄同诸臣谀。

何年从少康,重来收桑榆。

三月十二日四十八岁初度是日自上海赴南京 其一

清代 郑孝胥

坐思老来味,零落期渐近。击碎珊瑚枝,于意终有吝。

解兵虽经年,世故犹相慁。奔波谁汝役,缩手亦霜鬓。

今辰愈不乐,新齿恩爱刃。心知无万全,策马突坚阵。

袖中衔诗本,怏怏入吴郡。形骸何足道,所惜在方寸。

七月初三日雨时将入都 其二

清代 郑孝胥

秋蚊不可见,惟觉毒在肤。向夕一雨过,翛然得我躯。

莞簟生嫩凉,衾帱初可俱。时节改人意,蹉跎哀壮夫。

李景林讨冯玉祥战于杨村大破之

清代 郑孝胥

世固无忠臣,孝子亦难得。孝行天所佑,神鬼助破敌。

天津四战地,无险焉可扼?置阵当通衢,雷部隋指击。

贼来碎于此,骈死若山积。元戎整以暇,将士自尽力。

逆竖贯满盈,天道所必殛。号为名教战,论者犹叹惜。

一朝收京师,何人能草檄?

将去边防杂述 其二

清代 郑孝胥

老我何心看歌舞,病来亦复废杯觞。为君诵取船山语,已避名场避酒场。

郑孝胥

郑孝胥

郑孝胥,(1860年5月2日——1938年)字苏龛(苏堪),一字太夷,号海藏,尝取东坡‘万人如海一身藏’诗意,颜所居曰‘海藏楼’,世称‘郑海藏’。中国福建省闽侯县人。工诗,擅书法,为诗坛“同光体”宣导者之一。著有《海藏楼诗集》。► 594篇诗文

清代古诗词

国学| 诗文类型|诗文作者|古诗作者|诗词作者|古诗诗人|古诗Tag|诗文Tag| 免责声明 | 备案号:闽ICP备2023015952号-1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