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古文

爱中华 爱国学
爱古文> 诗文> 八月二十六日游万泉河

八月二十六日游万泉河

清代 郑孝胥

沈阳无山沈战气,秋色真从万里至。绕城何处可登高,憎见诸羌踞僧寺。

北俗虽豪缺风雅,麇集屠沽作都会。东门闻道有泉源,便觉清甘起人意。

碧波潆洄仅十亩,傍水居然芦满地。残荷过桥香自远,秃柳数株堪小憩。

若能营此作园池,种树置亭亦殊易。纵民游观资养性,岂非从政所有事。

沉吟徙倚谁与言,自怪边尘损文字。

诗人郑孝胥的古诗

使日杂诗 其十八

清代 郑孝胥

怀古东来七十翁,穿胸贯日气如虹。双桥倒影金千尺,大淀河头夕照中。

旅顺杂诗 其一

清代 郑孝胥

天戴空桐海度辽,高原无际见盘雕。廿年热血心头贮,犹向寒宵作怒潮。

排闷二首 其一

清代 郑孝胥

意起不能制,触目生烦冤。触物皆可憎,心火方自焚。

军书虽旁午,战胜恃一勤。负手恣行散,霜日东更暄。

怅然对梅花,落此半亩园。邂逅缘不浅,来慰羁旅魂。

妙香忽相袭,会心即微言。与君交已久,寂寞幸见存。

终当扫尘债,从子江上村。

七月初三日雨时将入都 其二

清代 郑孝胥

秋蚊不可见,惟觉毒在肤。向夕一雨过,翛然得我躯。

莞簟生嫩凉,衾帱初可俱。时节改人意,蹉跎哀壮夫。

答乙盦短歌三章 其三

清代 郑孝胥

秋气虽宜诗,鬼语乃诗病。君诗转西江,驾浪极奔劲。

云何弄细碎,意属秋坟夐。四灵若灵鬼,底足托高咏。

人间匪佳味,孤唱泪暗迸。故交去堂堂,关张等无命。

共君伴残岁,后死聊自圣。

三月十七日丁衡甫于晦若余寿平许鲁山同游天平山范文正祠

清代 郑孝胥

五年在梦中,未得山入眼。今朝忽惊觉,对此高

狄楚青属题明人墨迹三种 其二 卢公象升

清代 郑孝胥

南仲阻李纲,潜善害宗泽。伟哉杨廷麟,一疏褫奸魄。

象升实文士,事急能死敌。草书摩逸少,所得亦劲特。

岩田爱之助俱游圆山公园入长乐寺访赖山阳墓

清代 郑孝胥

《春秋》空抱尊王志,未有山阳史笔功。破晓穿林来一揖,暗愁文字掩英雄。

十一月二十二日出京道中杂诗 其六

清代 郑孝胥

雪霁天欲明,林峦混一色。晓日忽上腾,云归徂徕白。

题金陵蒋氏遗训卷

清代 郑孝胥

蒋生素好礼,诸老所激赏。金陵吾旧居,交游殊不广。

闻君守遗训,德业久培养。曾侯善八分,精楷时无两。

烂然书盈卷,相重非标榜。审言至俪语,淳雅冠吾党。

二公吾所信,片语岂虚奖。笃行且尊师,世风从扰攘。

汉江秋望图 其二

清代 郑孝胥

江哀汉怒此争流,断送愁人又暮秋。今日中原应失望,莫将泪眼更登楼。

奉敕题钱选观鹅图卷

清代 郑孝胥

仰止乾隆感慨多,应天法祖道如何?家鸡莫泥山阴体,笔陈中兴有观鹅。

述哀 其七

清代 郑孝胥

死丧虽甚威,后死方有事。门中二十口,舍我谁将寄?

致书使亟来,恶瘴犹为厉。汉阳趣赁屋,规以安汝辈。

三棺当暂厝,閒岁待我至。解衣斸苍山,和土将血泪。

筑成名恨冢,偿我无穷意。炳乎汝勿归,父死叔尚在。

东行吾计定,世乱重抱耒。

天津入都车中 其三

清代 郑孝胥

六年复此来,停车聊一望。指点畿内山,祇汝色无恙。

孔子生日 其二

清代 郑孝胥

世人乐久生,固以生为乐。乐生必恶死,佛老均束缚。

圣云夕死可,岂谓甘冥漠。哭颜遂至恸,怀抱亦已恶。

我生踰圣年,自省甚可怍。功名意颇厌,嗜好情更薄。

生存何以遣,又不耽寂寞。鸟兽难同群,吾徒尤落落。

古人或放达,纵酒以自托。儳然不终日,是非昧今昨。

大哉死乎叹,乘化聊一噱。

十一月二十二日出京道中杂诗 其五

清代 郑孝胥

客行自言苦,夙驾犯霜风。谁见斯民困,宵征逐马通。

四月二十日渡海 其四

清代 郑孝胥

箕斗不能神,独爱横天彗。借汝为扫除,一豁平生意。

为葱奇题罗两峰画竹卷子

清代 郑孝胥

竹性劲直又潇洒,难得天潇来笔下。会心不远妙能追,取势谁如两峰者。

人言善书必善画,此语似是而非也。阴晴风雨满卷中,置我已在苍梧野。

题龙女牧羊图

清代 郑孝胥

彼姝何来态非常,风鬟雨鬓神悽伤。如有所牧羊非羊,行吟泽畔追沉湘。

嗟尔所遇乃无良,厄尔者谁岂苍苍。有情为玷百不臧,与世委蛇道未光。

飞腾变化乘阴阳,胡不舍此空旁皇。

有马杂诗 其一

清代 郑孝胥

山街足楼阁,姝丽多倚市。借吾一榻风,梦入溪声里。

郑孝胥

郑孝胥

郑孝胥,(1860年5月2日——1938年)字苏龛(苏堪),一字太夷,号海藏,尝取东坡‘万人如海一身藏’诗意,颜所居曰‘海藏楼’,世称‘郑海藏’。中国福建省闽侯县人。工诗,擅书法,为诗坛“同光体”宣导者之一。著有《海藏楼诗集》。► 594篇诗文

清代古诗词

国学| 诗文类型|诗文作者|古诗作者|诗词作者|古诗诗人|古诗Tag|诗文Tag| 免责声明 | 备案号:闽ICP备2023015952号-1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