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古文

爱中华 爱国学
爱古文> 诗文> 北流江

北流江

明代 郑学醇

勾漏山前一色秋,蘋花开处送孤舟。人言湘水偏流北,不道漓江亦北流。

诗人郑学醇的古诗

溪上晚归

明代 郑学醇

江风吹夜寒,白露凝芳芷。遥遥隔浦声,月中人度水。

高凉杂诗十首 其四 卖花墟

明代 郑学醇

路傍秾艳一枝新,送尽东风去马尘。半似胡姬年十五,垆头沽酒与游人。

吴中丞凯歌四首 其三

明代 郑学醇

五月南中正毒淫,轻风一埽翠涛深。陈师不用鱼丽阵,横笛空传龙塞音。

剑江驿

明代 郑学醇

何年台斗上,紫气结龙文。江汉川流合,衡庐地势分。

鸡声催曙月,雁语隔重云。潇飒深秋意,偏教旅客闻。

西湖五十韵

明代 郑学醇

天目垂双乳,西湖注百泉。霞标千嶂迥,烟水六桥联。

络绎欢游骑,笙歌罨画船。玉楼花掩映,石路草葱芊。

月迥重潭静,风轻一镜涟。綵丝移雀舫,红袖出鞦韆。

柳色迷歌扇,蘋香龙舞筵。两高飞晓日,三竺隐诸天。

月路飘金粟,商飙拂绣莲。老猿呼袅袅,归鹤绕蹁蹁。

梅点孤山雪,松霏九里烟。层城开水际,危塔倚山巅。

石转惊神运,崖穹讶鬼镌。钟微知寺远,锣动速舟还。

苏小妖魂在,西施黛色妍。风流唐白傅,放逸宋坡仙。

和靖成真隐,参寥却解禅。古今人屡异,兴废事空传。

勾践谋资蠡,婆留姓是钱。封疆重启霸,吴越一王专。

南渡偏安日,仁和驻跸年。乾坤馀王气,罗刹定都廛。

邀福延祥观,宸游聚景园。湖山多逸豫,舸舰几流连。

宫嫔珠帘揭,篙师锦缆牵。暖风喧凤吹,香雾滃龙涎。

宋嫂羹初进,蕲王赐屡宣。繁华三岛外,弦管五云边。

北虏通和议,东窗弄杀权。精忠哀武穆,慷慨羡胡诠。

覆餗仍秋壑,残躯殒木绵。半閒堂已矣,水乐洞依然。

白雁江南过,黄龙瘴海膻。故宫沦蔓草,垄树泣啼鹃。

事往千秋慨,奇游此日偏。山川真画里,景物值春先。

堤柳霜凋尽,山花烧共燃。惊鸿遵荻渚,振鹭起葑田。

鹫岭寒云薄,西泠澹月悬。渔灯依岸曲,城角倚风前。

怀土非王粲,樗材老郑虔。客途嗟浪迹,岁月负华颠。

真长船谁问,王猷兴转遄。归装无白璧,旧物有青毡。

古调琴三尺,缥囊易一编。倚歌徒和郢,醉筑尚思燕。

岂必求勾漏,宁须候偓佺。浮生随所遇,真性讵能迁。

浈水程三月,庾关路几千。何因湖外寺,时借上方眠。

后汉书十五首 其六 耿弇

明代 郑学醇

渔阳上谷尽精兵,一夜南趣入汉营。有志竟须成大业,殷勤酾酒向齐城。

三国志魏书九首 其七 陈登

明代 郑学醇

海内元龙是俊流,郡齐空抱济时忧。不堪多难逢摇落,谁与同登百尺楼。

饶阳杂诗十首 其九 东衢逆旅

明代 郑学醇

疋马西来腊月馀,扬鞭崎岭又通衢。丹枫夹道行人度,只少梅花似大庾。

答欧桢伯先生

明代 郑学醇

邂逅从京国,凄违阅岁华。每怜身是客,长傍醉为家。

地僻稀逢雁,官閒合饵砂。世途嗟泛梗,清汉望归槎。

忆种门前柳,慵看县里花。乡心何处折,山郭暮鸣葭。

五代史六首 其四 王凝妻李氏

明代 郑学醇

挥斤断臂完清节,颠沛犹能洁此身。为问归来长乐老,不知何代是君臣。

谢法曹赠别 其四

明代 郑学醇

绸缪念昔时,中情两不疑。披襟散清帙,点翰酬新诗。

搴芳竟遥夕,款洽愬杯迟。悟对无厌歇,离折搅余思。

苏州十二景 其六 石湖

明代 郑学醇

越来溪畔石湖开,范蠡扁舟去不回。荡漾何人还钓雪,夜寒山月几裴徊。

饶阳杂诗十首 其六 高坡道中

明代 郑学醇

至后寒山纷落木,夕阳茅屋几炊烟。天涯容易愁孤客,莫更西风送断猿。

饶阳杂诗十首 其一 宿漳溪人家

明代 郑学醇

绲藤编箬结幽栖,屋后高林屋下溪。永夜客心何处折,潇潇山雨壁鼯啼。

答阳电陆营家兄用韵

明代 郑学醇

林壑久知盟野鹤,云霄无复着飞凫。何如天外腰龙剑,坐啸军中握虎符。

佳会几时联隶萼,相思何处寄蘼芜。夜深鸣轧江城角,千里还同明月孤。

五游诗 其五

明代 郑学醇

我思游兮岳之嵩,华衡恒岱此其中。玉璧金鉼降灵瑞,太室少室相穹窿。

白雾青炎自然之天地,玉浆石髓渊邃之仙宫。安得浮邱道人为我接,吹笙控鹤遨游乎缑山之东。

过阮孝子墓

明代 郑学醇

至孝如君世罕闻,每于青史叹遗文。松楸冷落寒山路,刺史谁今是范云。

花下忆同游诸子

明代 郑学醇

去年花满帝城新,今日天涯忆故人。莫怪尊前易惆怅,东风别是一年春。

章江阻雨

明代 郑学醇

章水西流转北来,计程明日郁孤台。寒风急送千峰雨,心折庾关几树梅。

隋书十首 其六 高频

明代 郑学醇

平陈仆射最元功,回首勤劳总属空。不为晋王留贵嫔,也应含恨报高公。

郑学醇

郑学醇

广东顺德人,字承孟。隆庆元年举人。任武缘知县。有《句漏集》。► 347篇诗文

明代古诗词

国学| 诗文类型|诗文作者|古诗作者|诗词作者|古诗诗人|古诗Tag|诗文Tag| 免责声明 | 备案号:闽ICP备2023015952号-1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