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古文

爱中华 爱国学
爱古文> 诗文> 怀张天民

怀张天民

宋代 郑元祐

金坛郭里扫尘斋,移向宜兴傍古槐。孙子读书儿致养,更无尘杂到苔阶。

诗人郑元祐的古诗

石湖十二咏 其三 拜郊台

宋代 郑元祐

吴子筑圜丘,祀帝存壝址。鲁亦取圣讥,大禘同失礼。

寄宛丘赵祭酒

宋代 郑元祐

当阳圣主重师臣,妙选儒宗赞大钧。神格西廱夔典乐,名高北斗愈垂绅。

金绳著钮编珠贝,瑶草纾花毓凤麟。老我钓纶江海上,烟波空爱白鸥驯。

寄张宣慰

宋代 郑元祐

此老悬车日,颜丹发尚玄。由来行乐处,须及未衰年。

令子工为政,诸孙雅尚贤。固应歌舞地,长见月初圆。

虞侍讲书乃祖丞相雍公诛蚊赋

宋代 郑元祐

父作更生灵,儿为命世英。西州睹威凤,南国剪长鲸。

不厌朝廷小,终扶日月明。诛蚊赋重录,妙墨冠时名。

送陈玄礼之杭二首 其二

宋代 郑元祐

青山绕郭候潮过,今古兴怀意绪多。到夜令人尚无寐,弯弯月子竹枝歌。

石抹万户挽辞

宋代 郑元祐

提师海上戮奔鲸,玉帐宵奔陨大星。铁马嘶风秋雨暗,天狼殷斧夜潮腥。

常时仗钺今传剑,前度平蛮未勒铭。想见城阴练卒处,三军泪洒烧痕青。

送李秀才归越

宋代 郑元祐

蹑屩东归度浙河,越山无数绾青螺。森森南国春秋学,袅袅西风子夜歌。

潮涌月轮丹桂近,山环亲舍白云多。明年春捷灵光殿,远听鸣驺驻玉珂。

次韵陈子言

宋代 郑元祐

花蕊迎春红渐肥,烧痕伤旱绿全稀。涸陂未下双黄鹄,空谷何嫌一布衣?

仙掌玉腴甘露降,斋房芝嫩采云飞。德星会向良宵聚,只恐山人取醉归。

刘功父汉川亭

宋代 郑元祐

玉峰深隐汉川君,安稳书巢卧白云。天禄校书儿辈在,青山留为客书裙。

游仙词十首,并引 其五

宋代 郑元祐

云旗阿母降珠庭,母为双成欲授经。尘世登真无要诀,药囊辛苦贮参苓。

龙香行,赠吴国良

宋代 郑元祐

张公洞中芝草春,帝藏宝书更几尘?中有龙香烧墨法,古苔溜雨松肤皴。

木公窃窥试造后,至今法行溪水滨。吴生妙解不求似,独造万古工何纯!

玄霜夜捣玉兔臼,黑琼晓剥苍蛟鳞。制成比之犀截角,研罢顿似鸾凭茵。

姿如青铜色如漆,并潘便见亦相亲。老奚父子委世久,潘李竟谁追后尘?

嗟生一朝遇赏识,会同南琛贡紫宸。愿宝龙香古圭璧,明月清光长照人。

赠无锡强教谕

宋代 郑元祐

义门影逼梁溪水,诵声琅琅长应耳。中有文儒名父子,教铎铿鍧相继起。

毗陵去家不百里,蔼蔼春云尽桑梓。三年职教识才美,鼓箧来游无远迩。

振衣升堂静兀兀,槩于群经味其旨。坐见金精出炉箠,泮池冰消跃赤鲤。

坛杏缄春红蕊蕊,政成南归黠行李。明月清风满船尾,归娱慈亲綵衣喜。

醲酒华堂纷拜跽,棣萼春辉交韡韡,咸祝先生此升矣。

赠丽水治农少府二首 其二

宋代 郑元祐

牛羊日夕下山时,出穴耽耽虎正饥。不是仁侯护羸畜,麒麟折角獍枭肥。

翻经,奉简天民有道先生

宋代 郑元祐

矫矫金坛八十翁,翻经收得大乘功。瞳人水剪琉璃碧,舌相香喷菡萏红。

一邑弦歌蒙子化,四窗灯火与孙同。太平有日归阳羡,还理田园乐岁丰。

沈孝孙孝感行,为谢医沈日新

宋代 郑元祐

吴东门,葑泥千顷曾无根。舟行滉漾渺无际,天水日夜相吐吞。

太平日久、人烟聚落散布洲渚上,绳擉网罟往往成人村。

沈仲说父、奉其高年之祖母,避喧却扫于此安晨昏。

说也不惟、文行一如李令伯,零丁孤苦、形影相依惟此祖与孙。

祖母今年九十岁,十年三蒙赐帛恩。孙扶母出拜君命,能无芳鲜列酒樽?

阿奶喜欢、一一为孙加啖歠,便出泄泻腑脏如雷奔。

耄龄久衰元气薄,数日不复欣盘飧。说忧形于色,苦形于言。

东吴世医沈君日新父,与沈世契、如水有委则有源。

新至切母脉,察母虚实寒与温。谓非药可疗,精凿曾经腊水浸,中有谷气可以回脾元。

作麋饮母病良愈,说也乐甚,再拜谢新难具论。嗟哉说与新,时之人,孝如说、艺如新,皆可敦薄俗、厚彝伦。

只今圣王敷五教、举逸民,一朝徵车轰动龙伯国,陈情有表应更语谆谆。

新也上医国固有道,说也孝感、可以假上帝通神。

明是谓同姓,不减骨肉亲。二子孝与艺,流布千秋春。

石湖十二咏 其五 越来溪

宋代 郑元祐

始由尝胆凿,战槛逐波通。今日凭谁占?渔家一笛风。

送钱思复之东嘉

宋代 郑元祐

校官东上斗城时,水落高城舟楫迟。造化纵凭修月斧,文章须是表忠碑。

斋庖近昼空弹铗,诗说穷源屡解颐。来岁秋闱战仍捷,桂林折取最高枝。

送刘年基高士还江东,兼柬张一无二首 其二

宋代 郑元祐

为问江东张道士,著书还了致桑篇?江湖冷落番君老,云汉昭回象帝先。

芋火夜煨霜后叶,菜庖朝汲涧中泉。相依共住知何日?孤鹤东还意惘然。

寿乐亭

宋代 郑元祐

西隐西边寿乐亭,六时天乐语檐铃。傍人驯鹤行穿竹,掠水飞鱼出听经。

月到中庭开碧落,星从南极上沧溟。千年一息那伽定,长结慈云拥帝青。

题画山水二首 其二

宋代 郑元祐

画史谁如此老颠,能融笔墨写山川。青林白石江南路,何处堪耕二顷田?

郑元祐

郑元祐

(1292—1364)处州遂昌人,迁钱塘,字明德,号尚左生。少颖悟,刻励于学。顺帝至正中,除平江儒学教授,升江浙儒学提举,卒于官。为文滂沛豪宕,诗亦清峻苍古。有《遂昌杂志》、《侨吴集》。► 390篇诗文

国学| 诗文类型|诗文作者|古诗作者|诗词作者|古诗诗人|古诗Tag|诗文Tag| 免责声明 | 备案号:豫ICP备12004074号-1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