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古文

爱中华 爱国学
爱古文> 诗文> 寄泰兼善总制

寄泰兼善总制

宋代 郑元祐

征凤鲜于专节制,戮鲸王节任偏裨。长江谩击中流楫,落日方悬大将旗。

夜泣寒机嫠掷纬,朝妆明镜女扬眉。丈夫身在难乾没,三秀煌煌是紫芝。

诗人郑元祐的古诗

寄张景昭二首 其二

宋代 郑元祐

梧竹荫萧斋,苔花绿上阶。可堪春欲去,捉笔遣吟怀。

赠薛相士

宋代 郑元祐

君不见会稽杨廉夫,醉吹铁笛声呜呜。又不见虎林张伯雨,灵石溪边待轻举。

二子道异出处殊,长歌短吟意则俱。薛生相人两眼耀流电,二子喜之皆赠以所制之诗书。

诗如于阗璊玉装剑璏,书似昆吾宝刀切琳腴。生矜袖中有明月,出以照我白髭须。

我须日加白,我面岁增黑。笔砚惭久芜,江湖厌为客。

生工鉴人知我者,虞翻骨屯由命也。儿痴家贫四壁立,谁为老韩念东野?

生见张杨烦寄声,老来何处堪归耕?珠藏深渊剑在匣,夜夜空谷腾光晶。

挽钱翼之

宋代 郑元祐

字法勤书史,年劳起校官。如何管城子?竟老鹖皮冠。

句积诗囊重,心投酒斝宽。刻深吴下石,名蔼楚卿兰。

梅福身垂老,虞翻骨未寒。佳儿继述作,留与后人看。

成广陵先生以诗寄张先生,韵度深稳,谨依韵奉和

宋代 郑元祐

白骨自应无葬地,青山可复有遗民?何时得返屠羊肆?古庙无惭刺虎人。

制锦邑中推令子,听经池上跃修鳞。绿云洞里遗编在,循省加工莫厌频。

师子林八咏 其八 卧云室

宋代 郑元祐

老随云卧不朝天,空影长当木榻穿。便是绣衣传诏下,空山且复伴龙眠。

寄颜元卿院判二首 其一

宋代 郑元祐

户外梅花落峭寒,窗前银烛剪更阑。贾生只为忧明主,华发萧萧镜里看。

题赵子昂兰石

宋代 郑元祐

捐玦孤臣万古愁,思君日夜水东流。春风开遍闲桃李,却对青山泣楚囚。

黄子久山水二首 其一

宋代 郑元祐

小黠大痴谁复然,画山画水亦随缘。悬崖绝谷喷流泉,此中即是安养地,九品莲华光烛天。

沈孝孙孝感行,为谢医沈日新

宋代 郑元祐

吴东门,葑泥千顷曾无根。舟行滉漾渺无际,天水日夜相吐吞。

太平日久、人烟聚落散布洲渚上,绳擉网罟往往成人村。

沈仲说父、奉其高年之祖母,避喧却扫于此安晨昏。

说也不惟、文行一如李令伯,零丁孤苦、形影相依惟此祖与孙。

祖母今年九十岁,十年三蒙赐帛恩。孙扶母出拜君命,能无芳鲜列酒樽?

阿奶喜欢、一一为孙加啖歠,便出泄泻腑脏如雷奔。

耄龄久衰元气薄,数日不复欣盘飧。说忧形于色,苦形于言。

东吴世医沈君日新父,与沈世契、如水有委则有源。

新至切母脉,察母虚实寒与温。谓非药可疗,精凿曾经腊水浸,中有谷气可以回脾元。

作麋饮母病良愈,说也乐甚,再拜谢新难具论。嗟哉说与新,时之人,孝如说、艺如新,皆可敦薄俗、厚彝伦。

只今圣王敷五教、举逸民,一朝徵车轰动龙伯国,陈情有表应更语谆谆。

新也上医国固有道,说也孝感、可以假上帝通神。

明是谓同姓,不减骨肉亲。二子孝与艺,流布千秋春。

月夜怀十五友,并引 其一 赵宛丘

宋代 郑元祐

剡剡台躔映五云,通明殿上玉宸君。今宵赏月延秋桂,满袖天香不见分。

题张氏世寿堂

宋代 郑元祐

奕奕金坛世寿堂,钟才应寿适相当。练川新借光华月,吴县阴垂蔽芾棠。

孝友已堪民表率,清廉更作吏堤防。殷勤父老求篇咏,写向奎仙品藻傍。

松轩,为潘世谷追题其祖忠烈公卷

宋代 郑元祐

昔在世皇日,潘侯如贞松。耸身青云表,流润翠百重。

迎寒保金石,遇雨翔虬龙。枅栱夙所具,匠氏仍相逢。

一洒鼎湖泪,难进泰山封。仁者滋有后,孙枝挺玄冬。

愿继岁寒节,雨露日以浓。

惟则天如师子林

宋代 郑元祐

万竹阴阴师子林,苍霏如雪不厌深。影当初阳鸾凤舞,响作平地蛟龙吟。

契机元非击后悟,乘凉已在栽时寻。行鞭土酥虽诘屈,沛润法雨尤阴森。

笋时不传餐玉法,定起每听贯珠音。那知阎浮有六月?只缘毗耶无二心。

眼光固已烁天地,王度政尔式玉金。老矣蒲鞋尚堪织,贫岂藜羹长乏斟?

养威窟中善自爱,解铃颔下知谁任?扰扰尘劳竟何以?便应于此投华簪。

送李秀才乡举

宋代 郑元祐

秋风又复度宫槐,文采何人似尔佳?月拥素娥迎学子,桂摇金果散天街。

剑光出匣惊时日,笔阵翻云写壮怀。从此图南展鹏翼,横飞溟涬渺津涯。

杭州即事二首 其一

宋代 郑元祐

瓦砾堆堆塞路坳,胜游巷路尽蓬蒿。祠宫地卧驼鸣

赠丽水治农少府二首 其一

宋代 郑元祐

一寸山坳一寸田,高低岩溜接山泉。论升起税斤称谷,此是山城大有年。

寄吴江知州干寿道

宋代 郑元祐

熙熙爱日仰高亭,亭外天高渚柏青。晓驾朱轓理公事,夜烧银烛校馀经。

炊烟白际鱼龙国,野稻黄铺雁鹜汀。三载政成儒术验,玉堂亲擢暂须停。

送木善副使任古杭宣监

宋代 郑元祐

昔者雪山大沙门,道如日月行乾坤。属法王臣俾外护,言虽已远如生存。

爰自西来东震旦,护法孰如我皇元?统以内外宣政院,官僚皆选宰辅尊。

公为院副秩二品,横金厌冷腰犀温。大江之南地万里,僧之贤愚难具论。

公以宪监暂居此,摩尼珠照浊水源。我知公继相业大,召登庙堂扣天阍。

太平勋业可坐致,岂但安禅阐教报佛恩?异时丹青画麟阁,知是忠武鲁公贤相之诸孙。

顾定之竹二首 其一

宋代 郑元祐

虎头孙子顾参军,八法纵衡写墨君。龙伯由来宝湖石,凤毛何事刷春云?

送顾县尉定之

宋代 郑元祐

虎头诸孙岂诚痴?飞墨即诚苍筠枝。故家乔木尽黄落,此君贞节仍坚持。

向年毗陵为录判,正声早腾青玉案。亲殁天南柩返吴,弃官急归方寸乱。

从兄负土成孤坟,天平山麓黯秋云。哀哀泪滴坟上土,终制北谒天皇君。

一官又赴同安尉,白云黄叶秋无际。道经武夷山下路,遏云棹歌迎鼓枻。

山中徵君峨小冠,能令幽居帝画看?

郑元祐

郑元祐

(1292—1364)处州遂昌人,迁钱塘,字明德,号尚左生。少颖悟,刻励于学。顺帝至正中,除平江儒学教授,升江浙儒学提举,卒于官。为文滂沛豪宕,诗亦清峻苍古。有《遂昌杂志》、《侨吴集》。► 390篇诗文

宋代古诗词

国学| 诗文类型|诗文作者|古诗作者|诗词作者|古诗诗人|古诗Tag|诗文Tag| 免责声明 | 备案号:闽ICP备2023015952号-1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