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古文

爱中华 爱国学
爱古文> 诗文> 避暑梅庄

避暑梅庄

明代 郑岳

门巷埋深辙,轩楹俯浅山。百年馀此日,万事近衰颜。

漆室空忧世,鹿门独闭关。物情各有适,日暮鸟飞还。

诗人郑岳的古诗

别王显忠还莆

明代 郑岳

旧族馀风韵,辛勤守一经。劳生头共白,访旧眼仍青。

积雨浮江阁,轻鸥落晚汀。倦游将解组,先我慰山灵。

南山宴集简丰原学学士二首 其二

明代 郑岳

萧寺僧閒昼自扃,猿嘷虎啸日冥冥。烟霏近晚山逾紫,霜气凌空树独青。

日侍北扉裁诏草,天教南海耀文星。壮游司马江山助,汉史犹堪继圣经。

林都宪翠庭邀游南山登高陇历诸名胜有作

明代 郑岳

城郭风尘满,篮舆远追寻。崎岖历田埂,转望凤山岑。

松柏翳原野,中有大夫林。敛衽肃下拜,廉退昔所钦。

山川莽回护,佳气郁以深。东冈列僧舍,楼阁散清阴。

推窗延远景,啜茗涤烦襟。拜亭倍虚敞,深树响鸣琴。

时平偃兵革,禾黍复森森。吾侪幸无事,及兹盍朋簪。

清欢杂嘲笑,美酒时共斟。岁月岂久待,騄骥已骎骎。

畴能究缘业,且谐尘外心。

首春邀邻曲二三友游梅陇兼卜新兆旷然有怀二首 其一

明代 郑岳

小丘聊试卜,高下屡移筹。造物藏深巧,人生图永休。

决渠分麦陇,趁雨种松楸。鸡黍堪供客,无妨信宿留。

华州郭汾阳故里

明代 郑岳

汾阳旧居里,乃在华山阿。列岫疑分垒,攒峰类偃戈。

孤忠扶日月,百战奠关河。善处功名际,萋斐奈尔何。

题林汝桓户曹梦槎奇游卷

明代 郑岳

地尽南溟杳,云横北阙深。敢为浮海叹,共识济川心。

渴饮莱公井,閒听单父琴。扶桑看晓日,直上阆风岑。

送陈生南还

明代 郑岳

榆柳散轻烟,春风又别筵。帝乡逢故侣,客思入新年。

镜里冰霜色,囊中锦绣篇。小西湖上月,相望几回圆。

月峰寺次见素韵送陈惟浚正郎时谪戍过此

明代 郑岳

溪声寒潏潏,峰影昼沈沈。落日孤臣泪,疏砧故国心。

江村竹叶酒,野寺木绵衾。邂逅缘非偶,山川幸一临。

正德辛巳再起巡抚江西书怀

明代 郑岳

十年落迹旧溪山,漱石眠云秖一閒。黄纸到门翻局促,白头临事重疏顽。

别怀况值三秋候,感遇真超百代间。谩向夕阳问飞鸟,迥凌霄汉几时还。

春日泛舟木兰二首 其一

明代 郑岳

南郭晓初霁,维舟曲岸傍。踏青林莽净,修禊水云长。

汀雾晴犹湿,潭花落更香。木兰知不远,渔唱隔沧浪。

挽故守潘公舜弦

明代 郑岳

别郡初传讣,因风远寄悲。检田民不扰,判案吏难欺。

叔度来时颂,何公去后思。千年舆论定,名宦列高祠。

秋斋为周彦通侍御题

明代 郑岳

午梦忽惊觉,呼童开竹扉。借问客为谁,青骢束金羁。

手持卷一握,错落琼琚词。展玩重太息,遐心将在兹。

二气互翕张,真宰执玄机。物盛不可过,敛舒各以时。

露凝天宇净,树变郊原稀。芝兰抱孤芳,鹰隼奋高飞。

斋居感深念,流光倏如驰。及时当自励,毋令华发滋。

送继之祠部

明代 郑岳

逸才清骨迥离群,轩冕丘离志未分。脚债溪山春梦绕,诗逋风雨夜灯闻。

空斋习静还留客,远道含悲又别君。无数琼琚留箧笥,明河烱烱认星文。

兰州闻见素致仕用前留别韵奉寄二首 其一

明代 郑岳

手疏连封乞引年,梦魂先引八壶巅。云庄岁晚还移竹,兰水风清欲放船。

远别无缘临潞渚,独游何意向秦川。老臣去国丹衷在,指点星河几废眠。

春仲邀社友宿梅陇晨登壶山有作

明代 郑岳

扶桑东望日晖晖,促仆晨装捲毳衣。沧海纵观情浩渺,丹峰遥上思翻飞。

祇园地冷树方发,膏雨春悭云已归。岂待冥搜穷物理,即从高旷识天机。

寓建宁玉清观次杨恒叔太仆韵三首 其二

明代 郑岳

窗悬石溜径浮沙,洞里神仙别有家。玄圃开云深种玉,丹崖向日更移花。

天垂碧野千峰绕,路隔红尘一水赊。昨夜殷雷送山雨,半溪新涨浸红霞。

韩忠献公祠

明代 郑岳

遗像三间屋,庭荒碧草春。千年人血食,一代宋名臣。

碑古字多缺,神幽祀屡新。独怜南渡后,苗裔竟谁亲。

九江分司二首 其二

明代 郑岳

石甃方池几百年,岳王故宅世犹传。格天高阁今安在,葛岭荆榛野雉眠。

夏日林以吉中丞过访梅庄

明代 郑岳

静对青山日转迟,多君枉驾话襟期。午炊送米城中至,露坐传杯月下移。

数亩退耕閒旷地,十年归卧太平时。人生止足真堪乐,蜗角输嬴总不知。

舟夜二首 其一

明代 郑岳

寂历江村暮,归舟欸乃歌。千峰含宿霭,一水漾清波。

挥烛驱蚊去,钩帘待月过。老夫兴不浅,端坐夜如何。

郑岳

郑岳

福建莆田人,字汝华。弘治六年进士。授户部主事。累迁江西左布政使。宁王朱宸濠夺大量民田,民立寨自保,宸濠欲加兵,岳持不可。后为李梦阳所讦,夺官为民。世宗即位,起抚江西。旋召为大理卿,陈刑狱失平八事,迁兵部左侍郎。后乞休归。有《莆阳文献》、《山斋集》。► 194篇诗文

明代古诗词

国学| 诗文类型|诗文作者|古诗作者|诗词作者|古诗诗人|古诗Tag|诗文Tag| 免责声明 | 备案号:豫ICP备12004074号-1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