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古文

爱中华 爱国学
爱古文> 诗文> 题周千户所藏盛子昭雪中读书图 其三

题周千户所藏盛子昭雪中读书图 其三

明代 郑真

袁门深闭路崎崟,焦寝清酣怪铁衾。谁似先生冰壑底,一编独对圣贤心。

诗人郑真的古诗

玉山李道会颜则求着福庆观记以黄谷二十六咏见示用韵以寄 其十四

明代 郑真

彪列星光盼斗南,正须问道结云庵。烧符叱咤风霆合,百尺蜿蜒奋碧潭。

九月二十七日早祀山川坛风云雷雨师坛随班行礼因过水濂洞而回

明代 郑真

衣冠济济肃周旋,坛壝天开祀报虔。想见神明来惚恍,从知肸蚃格幽玄。

樽罍波湛香浮盎,几俎星陈胙割膻。忝后陪班同福佑,乘风归觅洞中仙。

和孙大年留别韵

明代 郑真

东风花县几经春,夜度秦经月似银。陶谢诗名夸得俊,欧虞碑帖认来真。

客边敢复留冠盖,天上应须列搢绅。跨马又成淮海别,云霄步武莫逡巡。

送庐陵郭氏怡怡堂

明代 郑真

棠棣花开晓砌空,埙篪度曲奏春风。绮筵每爱樽罍共,绣被多怜寝席同。

鸾凤联飞云出洞,雁鸿相近月当空。德星早应贤才聚,双璧终看奉帝宫。

题红梅 其二

明代 郑真

绰约山中万玉妃,冰天有梦到瑶池。调羹誓许供珍御,却笑春风上玉肌。

借韵二首奉呈贾通判令尊翁先生 其二

明代 郑真

年逾七十鬓成霜,甲子从容化日长。堂上政须夸福寿,人间不必论闲忙。

霜天稻熟鱼烹鲤,雨夜橙香蟹擘黄。衣彩已闻成乐养,风云有路看飞翔。

题枯木鸲鹆图

明代 郑真

锦绣山林怅寂寥,西风落木晚萧萧。幽禽却解知人意,学得鸾笙叶凤韶。

十二月初四日夜三更梦睡觉蛀齿脱落口占一绝今年五十七岁数其齿蛀 ...

明代 郑真

当年两齿蛀成空,嗜啮翻嫌馔席丰。谈笑尚怜唇舌在,可应开口不关风。

秋兴用宋推府韵 其四

明代 郑真

锦鞯花马抹青刍,天上承恩喜赐租。出塞将军闻奏凯,还朝使者迓先驱。

露凉松径悲玄鹤,水阔莲塘浴锦凫。犴户秋清公牍少,远游作赋托三闾。

送陈德俊归天台

明代 郑真

前朝冠冕认貂蝉,劲正堂深月满天。共睹甘棠存旧笏,从知汗竹有遗编。

衣冠幸际千年盛,礼乐须征百代传。珍重先公曾撰述,殷勤儗寄白云边。

用万玉麟先生端午韵四首先生临淮知县公父也 其三

明代 郑真

上帝恩荣儗赐衣,百年永赐太平时。政须宝幛开云母,从使新声教雪儿。

竹底行庖烹玉柱,花边聚佩杂琼枝。翰林帖子谁供奉,香染群公洗墨池。

送史奏差济川归永嘉 其一

明代 郑真

风雨沧江白雁飞,淮南游子赋将归。椿庭笑奉金杯寿,香擘黄柑雾湿衣。

送王子章 其一

明代 郑真

南风闽海早归来,青眼相逢一笑开。彩笔题春云满座,银灯照夜月当台。

枢庭正用萧张杰,宾幕终归管乐才。况是故园生意好,桃花流水出天台。

用韵答宋推官廷臣见寄

明代 郑真

淮南为客已多年,长忆山中孟浩然。雁信远随千里月,鸾章忽报九重天。

论文愿借清风榻,载酒须同碧水船。莫道老虔官独冷,吹嘘正待向云边。

人有为石梁谣者录成 其十四

明代 郑真

少妇新缝八塔鞋,可怜两足带尘埃。盆中有水不须濯,却待人间好日来。

寄方参政文敏 其一

明代 郑真

相国东南第一家,床头遗一积成车。翠茵醉卧庄台草,锦幛行看董苑花。

月落西城人倚剑,云深东海客浮槎。谪居肯作寻常态,乐事浮生未有涯。

用韵答夏威原绝句十首 其十

明代 郑真

千金骏马五花文,可是南阳帝里亲。圣代恩涵溟海阔,独怜烛武不如人。

用韵乌先生留别二首 其二

明代 郑真

老来归去世应稀,功业宁怜与世违。淮甸天遥双鬓改,海城家近寸心飞。

可应骚客伤迟暮,料得诗人赋式微。乡社斯文如一线,好令后学认公非。

八月中秋日宿郑文中家是夜月食随班行礼次日玩月慨然有怀作古诗一 ...

明代 郑真

团团一轮月,飞上黄金阙。空斋兀坐悄无言,出门一笑天地白。

银河耿耿蟾宫秋,金波穆穆凝不流。安得清风生两腋,奋身直上青云游。

我家本在东海住,三岛神仙隔烟雾。年年八月看月明,广寒指点无多路。

去年作客向钱塘,翰墨鼓勇登文场。嫦娥折赠一枝桂,霏霏满袖携天香。

郡府工歌听苹鹿,春日计偕登上国。翩然捧檄濠梁来,苜蓿盘空照晴旭。

凄凉逆旅逢今宵,何用沽酒倾金瓢。故乡远隔二千里,眼空碧落心飘飘。

闺中夜凉珠露滴,两儿同向楼头立。云鬟玉臂思依依,舐犊恩慈怪违膝。

人生离合非偶然,纷纷万事俱由天。古云千里同婵娟,莫道月圆人未圆。

题画送陈驿丞 其二

明代 郑真

奎星高照海天涯,万里车书正一家。黼座云开丹陛近,春风顾插御筵花。

郑真

郑真

浙江鄞县人,字千之。洪武四年举人。官广信教授。治经学长于《春秋》。与兄郑驹、弟郑凤并以文学擅名。尝取诸家格言,著为集传集说集论。有《荥阳外史集》等。► 474篇诗文

明代古诗词

国学| 诗文类型|诗文作者|古诗作者|诗词作者|古诗诗人|古诗Tag|诗文Tag| 免责声明 | 备案号:闽ICP备2023015952号-1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