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 :郑真
沈香亭北昼冥冥,一曲霓裳醉里听。乐事不知忘国恨,秋风愁绝雨淋铃。
用万玉麟先生端午韵四首先生临淮知县公父也 其二
兰汤浴罢试罗衣,樽俎风流记一时。青眼每怜题柱客,白头今见起家儿。
五声宛转歌桃叶,双袖娉婷舞柘枝。淮海从容京阙近,置身如在凤凰池。
洪
故园曾忆种芭蕉,长日熏风一扇摇。爱向淮南分别种,夜深凉雨听潇潇。
折桂赠金郡公
万里西风桂子秋,梯空谁向广寒游。曾将姓字通仙籍,敢望恩荣赐状头。
金粟妆成凉月满,麝脐香透晚云浮。一枝折赠蓬莱客,好约嫦娥共劝酬。
题方壶枯木图
石林苍竹蔼云烟,古木萧萧雨露边。莫道散材无用处,藤萝何事苦相缠。
题方壶青山白石图 其二
皋比坐拥画堂春,日日青山看白云。海岳天高归未得,鹧鸪声断思缤纷。
玉山李道会颜则求着福庆观记以黄谷二十六咏见示用韵以寄 其四
世界流年一掷梭,月凉踏踏听空歌。濠梁往日曾相见,认得篮仙唤采和。
题敬义斋卷 其三
别来久不见山阴,想象高秋玉雪襟。大手文章劳撰述,百年复见圣贤心。
遣怀示儿复升 其二
世家文献已多年,南渡从今又八传。大父隐蒙多善庆,吾翁求我有遗编。
麟经早着芸窗学,兔窟曾占桂籍先。薄宦相随怜别汝,谁收老骨向林泉。
遣怀示儿复升 其三
当年拦道忆牵衣,千里长淮恨不归。庭下芝兰空雨露,山中桥梓自光辉。
源流幸喜箕裘续,孝养何惭菽水违。待汝归来成一笑,须凭寸草报春晖。
题山水画 其一
迭嶂密云深树,前溪流水长桥。天外鸟飞斜日,蹇驴归兴逍遥。
题钱舜举山水卷 其一
海国青山旧隐居,望乡千里客心孤。西风落照频看画,彷佛楼船过太湖。
和同知钱相公登高韵 其一
南屏步入翠云高,香拆泥云醉碧醪。仙洞声迟苍玉佩,宾筵光动紫罗袍。
幸逢王化歌麟趾,正及朝家聚凤毛。何似广文官独冷,山斋松竹听萧骚。
次韵史宪副行可见寄 其一
上国归来月满轩,东湖山水万家村。极知杜甫心常恋,须信张仪舌尚存。
绣斧从今还使节,鼎台当复大名门。旧时太白楼前路,蝴蝶春风绕故园。
题梅竹
断崖人立锦皴粼,翠袖娉婷不惹尘。独有玉姬来索笑,岁寒霜雪许为邻。
题吴教授所藏杨长史菜图 其二
长史相烦写画图,青青生意绕吾庐。文章更爱黄山谷,食肉悬知味不如。
赠沈大使茂玄萧副使叔达共三首 其二
海东见说登州砚,点点金州缬锦云。若使老蟾分一滴,便令脱颖扫千军。
词臣应诏曾携直,骚将登坛预策勋。要与虚中长作伴,山房试问沈休文。
寄古芳禅师
上方形胜占祥符,矫首灵山似画图。火暖云炉然榾柮,酒香春瓮胜醍醐。
西天教演真乘秘,东鲁书探满架储。见说夜来禅定起,一龛坐对月明孤。
寄玉山典史
去年竹簥寄曾来,老病蹒跚亦快哉。长史祇应多眷爱,教官争奈少舆儓。
玉溪水影明清鉴,婺女星光毓俊才。有约芹边须过我,午风香蔼锦莲开。
寄方参政文敏 其一
相国东南第一家,床头遗一积成车。翠茵醉卧庄台草,锦幛行看董苑花。
月落西城人倚剑,云深东海客浮槎。谪居肯作寻常态,乐事浮生未有涯。
玉山李道会颜则求着福庆观记以黄谷二十六咏见示用韵以寄 其二
山势飞来似玉龙,曈昽海日上孤峰。不须万丈云梯接,阊阖天门近九重。
郑真
浙江鄞县人,字千之。洪武四年举人。官广信教授。治经学长于《春秋》。与兄郑驹、弟郑凤并以文学擅名。尝取诸家格言,著为集传集说集论。有《荥阳外史集》等。► 474篇诗文
题邀月青
悼罗舜言
奉呈同知钱相公 其二
寄金太守仲
玉山李道会颜则求着福庆观记以黄谷二十六咏见示用韵以寄 其二十 ...
秋江独钓图 其二
题韩允传所藏钱舜举山居图 其三
咏周克复先生三友轩
送王敏文自宁夏还四明 其二
八月二十七日早钟梦后在新城闻王府召命说 其五
墓碑夏英公撰予来时尚可诵今不复存矣题云山图
题傅济民画
赋野航
赠虹县生刘昭贡成均
瀛州夜宴图
题广信王氏园菊本十种 其二 御爱黄
咏薛涛笺
题卓民吉画扇面贻叶太守
送卢文刚
题广信府李经历仲谋听松轩
和李廷铉皇城长律一首
用彭太守喜雨韵 其一
送洪毅夫
借韵二首奉呈贾通判令尊翁先生 其一
洪 其四
和黄仲瑱先生郊祀庆成长律二十韵时先生征入除翰林检讨
题周千户所藏盛子昭雪中读书图 其二
用陈
题吴道延书屋
和萧叔达副使韵兼简沈大使妙玄沈先生文举 其二
夜宿谷神道院为吴道纪子玙称寿宴罢作诗以谢并贻同志诸君子
用万玉麟先生端午韵四首先生临淮知县公父也 其四
寒夜二绝句简徒县丞 其一
送贾惟敬
岁暮写怀二首 其二
人有为石梁谣者录成 其十一
用前题别赋一首
赠临淮生六人赴京 其三 孙起
嘉禾崔彦龄以母在琼州陈词通政司启东宫报可徒步奉迎过广信寓宿数 ...
送庄浪卫千总所王镇抚朝觐领诰而还
人有为石梁谣者录成 其十二
送永嘉支师中分教入京 其二
洪 其三
挽徐方舟先生
读东方翔传 其五
题广信王氏园菊本十种 其五 赛琼华
再用韵简沈文举 其一
题秋山图送梁先生
见山草堂
题梅隐卷
题庾岭图 其二
十一月二十九日夜写怀三首
题网鱼图
送柴教谕
送表兄范执中复任灵寿县知县
送臧惟表诗
题碧桃花画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