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古文

爱中华 爱国学
爱古文> 诗文> 沁园春·再次韵

沁园春·再次韵

元代 周权

混沌凿开,天险巍巍,东岩险兮。是云髓凝成,半空高矗,天风吹裂,一线中开。妙出神功,高擎仙界,鸟道疑当太白西。凭高处,见云嘘岩腹,鼓舞风雷。
落花香染桃鞋。快阔步青云志壮哉。便万里孤骞,超人间世,一枝高折,作月中梯。笔蘸天河,手扪象纬,笑傲风云入壮题。摩苍壁,扫龙蛇醉墨,翔舞徘徊。

周权沁园春·再次韵译文

混沌凿开,天险巍巍,东岩险兮。是云髓凝成,半空高矗,天风吹裂,一线中开。妙出神功,高擎仙界,鸟道疑当太白西。凭高处,见云嘘岩腹,鼓舞风雷。
巍巍的东岩,壁立千仞,石壁夹道,险极中天,仿佛是在混沌天宇中,由造物主凿开的一天险;它高矗云天,又象是奔腾飞驰的“云髓”聚集凝成。天风将它吹裂,一线中开。它高耸入天际,仅飞鸟可通,而东岩的鸟道又仿佛太白西边的鸟道一样高险。身处高山之巅,目之所及只到山的中部,云雾吞吐竟响如风雷。
落花香染桃鞋。快阔步青云志壮哉。便万里孤骞,超人间世,一枝高折,作月中梯。笔蘸天河,手扪象纬,笑傲风云入壮题。摩苍壁,扫龙蛇醉墨,翔舞徘徊。
脚蹬被桃花香染过的登山鞋,阔步快速地奔向青云,进入月宫,高折蟾宫一枝桂树。笔蘸着天河之水,手摸着星辰日月,来题写心中的风云意气。在“苍壁”上挥洒着大笔,如龙蛇翔舞,左右奔腾!

周权沁园春·再次韵注释

太白:即秦岭的太乙峰。
擎:往上托;举。
象纬:日月五星。

周权沁园春·再次韵赏析

  这实在是一篇奇作。在中国词史上,写山水的词作罕有其匹。词咏四川资中县的东岩。东岩形似剖盎,侧立千尺,溪壑深杳,东岩在蜀中,词人似乎有意要与蜀人李太白《蜀道难》一争高低,词也的确有太白雄风。
  本词第一奇在构思,用奇特的想象,从虚处着笔,把东岩写得极富传奇色彩和动态的力度美。巍巍的东岩,壁立千仞,石壁夹道,险极中天,仿佛是在混沌天宇中,由造物主“凿开”的一道“天险”;它高矗云天,又象是奔腾飞驰的“云髓”聚焦“凝成”;它中开一线,又是怎样形成?原来是“天风”将它“吹裂”所致。“凿开”、“凝成”、“吹裂”、“中开”四词,力可扛鼎。词人不从东岩现存的静态形象着笔,而是展开想象,从它的“生成”过程入手,把一座静态的,也许在常人看来极为普通的山岩写得奔腾驰骤,气势磅礡。巍巍天险,被词人玩赏于股掌之上,戏弄于笔端之下,写来毫不费力。而写就的东岩风云奔走,极富于运动感和力度美,确实让人赞叹大自然的鬼斧“神功”。南宋大词人辛疾疾竹的山也够富于运动感和气势的了,“叠嶂西驰,万马回旋,众山欲东。”(《沁园春·灵山齐庵赋时筑偃湖未成》)群峰叠嶂,犹如万马回旋,向东奔驰。但比较而言,辛弃疾词仍是从现实的可见的意象进行构思取譬,而本词则完全是凭想象,从虚处非现实化的意象着笔构思。论气势力度,二词平分秋色;但论浪漫色彩和想象之奇,辛词不能不让一着。“高擎”二句,仍写东岩之高入云天仙界,但用一“擎”字,便又写出其动态和力度。“擎”有支撑、托住之意。仿佛让人觉得仙界向下重压,而东岩则撑持向上顶住,既写出和东岩的高度,又表现出了它的力度。如把“擎”字换一“入”字或“耸”字,动感和力度就无法表现出来了。“鸟道”一句,语出李白《蜀道难》:“西当太白有鸟道,可以横绝峨嵋巅。”太白,即秦岭的太乙峰。词意谓东岩之高仅飞鸟可通,而东岩的鸟道又仿佛太白西边的鸟道一样高险。    “擎仙界”、“矗半空”的东岩已经高不可攀了,可词人仍然设想“凭高”,去俯视东岩的“云嘘岩腹,鼓舞风雷”。山高,人更高——不,是词人的“心高”,想象力高。西方美学论崇高美,认为崇高来自于审美主体对大自然的敬畏。本词也富于崇高美,而崇高美感的来源恰恰相反,它产生于审美主体对大自然力量、气势的把握。词人面对巍巍高险的东岩,不是敬畏恐惧,而是产生征服、戏弄它的豪气。无论是中国画还是中国古典诗歌中,写高山,总离不开云,因为中国艺术家们已总结出这样的规律:“山之精神写不出,以云雾写之。”即通过云雾的缭绕来烘托山的高险。      比如唐代诗人兼画家于一身的王维就很懂得这个理,他写终南山的高,就写道:“白云回望合,青霭入看无。”杜甫写泰山也有“荡胸生层云”之句。欧阳修《醉翁亭记》写琅玡山也写到“云归而岩穴瞑”。但比较一下本词所写的“云嘘岩腹,鼓舞风雷”便可看出,上述诗文中的云都是轻飘飘的云,而本词中的云却是奔腾驰骋的云。“鼓舞风雷”,不仅写出了岩腹吞云吐雾的强烈运动感和力量,而且写出“云嘘”雾吐时轰烈的声响效果。云雾吞吐竟响如风雷,只有在豪杰之士的笔下才有这般气势。
  本词第二奇在奇情壮采,豪气逸兴。词人面对巍巍东岩,逸兴遄飞,“志壮”凌云。我们仿佛见着他脚蹬被桃花香染过的登山鞋,阔步快速地奔向青云,进入月宫,高折蟾宫一枝桂树。“快阔步”、“便孤骞”、(高举)、“超”(越)几个连续快速的动作,充分表现出词人心胸内沸腾的激情,“疏狂”的豪气。他写景富于动态、力度,写情同样富于动态,力度、气势。诵读时,“快阔步”五句要一口气读下去,体会其声情,才能品味出其中强烈的节奏感。由强烈的节奏感又可进一步体会词人心灵快速激烈的律动。
  “笔蘸天河,手扪象纬,笑傲风云入壮题”,狂豪、奇壮无以复加!读此三句,似乎觉得当代郭沫若先生《站在地球边上放歌》也不那么奇特了,又感到诗仙李白“兴酣笔落摇五岳,诗成笑傲凌沧州”(《江上吟》)、“俱怀逸兴壮思习,欲上青天揽明月”也不是独一无二的“惊天地、泣鬼神”了。“象纬”,指日月五星。词人竟然要手摸着星辰日月,笔蘸着天河之水,来题写他的风云意气,世间有几个如许的狂人!南宋张孝祥《念奴娇·过洞庭》之“尽挹西江,细斟北斗,万象为宾客”,也同样具有囊括宇宙的气概,但作一“细”字,觉得气势的力量稍嫌不足,不似本词气势奔腾直下,一泄千里。结尾紧承上意,写他“笔蘸天河,手扪象纬”,在“苍壁”上挥洒着大笔,如龙蛇翔舞,左右奔腾!我这支秃笔已无法形容周权那奇特的想象力和壮浪纵恣的豪气,只觉得他不是胸吞宇宙,气盖乾坤就无法写出这样的奇作。
  我们还必须注意到这是一首“再次韵”之作。“次韵”,用韵有严格规定,不能超越变更原作的韵脚,这已经限制创作的思维了。而刚用原韵写过一首(原题《次韵王尹赋东岩》),再度用原韵写作,就无异于戴着脚镣手铐跳舞,而周权却偏偏跳得如此潇洒,如此自在,如此欢腾,可见他惊人的才气。   全词由奇景而生奇情。上阙从东岩的“凝成”写到它的“中开”和吞云吐雾的气势;下阙从“阔步”登天写到他月中折桂和在苍壁上挥舞“龙蛇”。全词一气呵成,气势奔注,而不作腾挪跌宕。词以气势胜,才不觉得词中屡用的“天险”、“天风”、“天河”、“风雷”、“风云”、“青云”、“云髓”、“云嘘”等意象有重复之感。词中用词造句之避与不避,取决于创作主体能否驾驭词的气势和语言,未可一概而论。

诗人周权的古诗

金焦两山

元代 周权

海暾红处谒仙山,不管刚风客棹寒。一鉴寒光开玉匣,两螺青黛落银盘。

天低塔影搀云耸,地窄钟声度水宽。羡杀禅心如止水,任教四面自波澜。

寒碧轩

元代 周权

钟山

野趣

元代 周权

地偏居自稳,石路接平田。
去合茅檐树,雨添花涧泉。
空山晴滴翠,远水绿生烟。
唤酒青林度,斜阳系客船。

拟古七首 其五

元代 周权

朝菌迷晦朔,大椿阅春秋。鹤长断则悲,凫短续亦忧。

人生贵委顺,赋予不可求。永惟南华篇,达人谅悠悠。

山中云

元代 周权

空山有白云,雅与高人约。卷舒本何心,乃似悦遐瞩。

色幽淡山翠,意远度溪绿。日暮久徘徊,前村雨应落。

次韵全可竹

元代 周权

一元妙化不停枢,和气陶陶逐物初。鸠雨欲晴桑叶晚,燕泥新湿杏花馀。

偶携野客看云坐,閒拟春题就竹书。新涨拍阑风日净,溶溶暖绿护阶除。

呈袁伯长学士

元代 周权

直庐高寒插穹窿,日高槐翠深重重,仙人傲兀瀛与蓬。

紫霞飞佩裳芙蓉,澄澄秋水炯两瞳。峥嵘气挟太华峰,冰悬雪跨磊磈胸。

直攀斗柄

刘北山

元代 周权

匆匆聚散若抟沙,感旧交抟两鬓华。明月停杯谪仙酒,碧云浮盌玉川茶。

人于罕会襟期厚,诗写幽情趣味嘉。别后北山堂下桂,秋风黄雪几番花。

次韵令尹解官归九江

元代 周权

满眼山河落木秋,远游时复赋《登楼》。解官彭泽如元亮,呼酒新丰似马周。

岁月骎寻人易老,乾坤浩荡水空流。输君已了公家事,卧对庐山雪满头。

值雨憩僧舍

元代 周权

昼篆萤行香半残,隔阑翠柳拂疏烟。勿论尘土东华客,著我僧毡听雨眠。

谪仙楼

元代 周权

大罗仙人李太白,秋水疏太浮玉色。一来金马玉堂中,诗酒猖狂天子客。

飘飘豪气秋风起,登楼曾醉山东市。放浪形骸宫锦袍,荣华富贵东流水。

酒酣挥洒翻河笔,险语能令神鬼泣。至今光焰照尘寰,一字堪偿双白璧。

我来怀古空悽怆,风月千年尚无恙。何时相见昆崙丘,汗漫从游九天上。

贺新郎 庆寿

元代 周权

凉浸瑶空月,正寿里、光彩遥烛,少微躔次。鹤发仙翁还笑道,恰则揆予初度。好文物、衣冠翘楚。雪跨冰悬神炯炯,尽襟怀、清酒金茎露。真好个,神仙侣。欢呼竹外开尊处,正*凤烹麟,环列珠歌翠舞。烛影酒光相眩转,谭笑风生玉尘。戏膝下、彩衣容与。只恐未闲经济手,更十年、又起蟠溪吕。颉霞佩,看高举。

木兰花慢·好山晴更好

元代 周权

好山晴更好,霭空翠,拥楼西。正雨沐秋清,晨暾照射,云气初开。山外飞鸦数点,看玉虹、斜绕碧螺堆。几簇人家如画,槿篱野路桥低。柴门鸡犬不惊猜。和气似春台。羡白叟黄童,顿深社鼓,稻满秋畦。误我虚名箕斗,叹镜中、华发早相催。休论无穷世事,满浮浊酒三杯。

水调歌头 庆寿

元代 周权

天上有仙客,家世说南州。精神炯炯秋水,胸次纳青丘。带取括苍风月,来听蓬莱环佩,笑阅几春秋。袖有如椽笔,落纸烂银钩。拥红金,披紫绮,尽风流。斗杓插子,*开九荚恰生朝。正好年当富贵,再展青云步武,鬓影未萧骚。伫见纶音下,万里快封侯。

徐仲晦作书惠水墨梅图有和靖题纪岁月绢素蠹败馀字不存作诗归之

元代 周权

溪藤捣霜寒夺目,硬黄瘦字疏相续。墨花出袖吐春妍,一片玲珑水苍玉。

分明寄我孤山图,上有岁月书林逋。古丹漫漫篆窠暗,败素飒飒形神枯。

西泠桥畔黄昏景,船头鹤梦风吹醒。一从马鬣锁荒寒,万古人间几香影。

苦吟老尽诗坛豪,穷愁到我心徒劳。还君此画三太息,雪晴月映横窗梢。

道傍即事

元代 周权

閒马嘶云牧远芜,高原下隰尽耕锄。太平里巷都无事,老卒支颐听读书。

挽潘举翁

元代 周权

曾坐春风醉叵罗,风流谈叵听悬河。棱棱气节生难敌,籍籍声名死不磨。

洛社衣冠知有几,襄阳耆旧惜无多。可堪执绋溪前路,烟雨凄凄听薤歌。

携琴

元代 周权

半生湖海鬓星星,归卧山林抱一经。起向梅花写岑寂,琴心三叠水泠泠。

张氏新居

元代 周权

小雨东风拂袂寒,神仙华屋画图间。茶香入座午烟歇,花影压帘春昼閒。

翠竹白沙泉细细,朱阑绿树鸟关关。客来一笑推棋局,坐占溪南十里山。

周权

周权

处州人,字衡之,号此山。磊落负隽才。工诗。游京师,袁桷深重之,荐为馆职,弗就。益肆力于词章。有《此山集》。► 155篇诗文

国学| 诗文类型|诗文作者|古诗作者|诗词作者|古诗诗人|古诗Tag|诗文Tag| 免责声明 | 备案号:闽ICP备2023015952号-1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