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古文

爱中华 爱国学
爱古文> 诗文> 玉漏迟 中秋出都,夜过芦沟

玉漏迟 中秋出都,夜过芦沟

宋代 安道

雁儿无意绪,傍云斜度,夜分凄苦。落叶征车,回首凤城天暮。

一片秦时古月,已照遍、关山羁旅。凝望处,芦沟西北,数行烟树。

自怜草草天涯,怅负了家园,桂花尊俎。牢落青衫,暗染几痕凉露。

今夕未知何夕,甚易水、荒寒如许。愁欲赋,三声两声更鼓。

诗人安道的古诗

满江红 七夕

宋代 安道

银汉横秋,早又是、曝衣时节。■■■、■■■■,■■■■。

岁岁纵教欣聚会,年年何用伤离别。预安排、瓜果设闲阶,巧遥乞。

一庭秋,花枝叠。暮云飞,长空碧。正斜月如钩,晚凉清绝。

玉露霏霏魂欲断,银河耿耿愁无极。想神仙、此夕尚分离,心凄切。

巡幸东省黎庶拥马瞻拜命诃警者弗禁得以察其疾苦

宋代 安道

东来端为重民生,不事汾阴泰畤名。井里俨存齐国俗,田畴还忆历山耕。

暂宽羽骑钩陈卫,一任村童野老迎。敢道迩言勤访察,止期治理得舆情。

舟中纳凉

宋代 安道

开遍芙渠水为香,疏槐鸦影乱昏黄。停舟待月寻佳句,卷幔吟风纳晚凉。

渔笛数声飘远岸,茶烟一缕扬修篁。畅舒心志逢清夏,寂寂花阴漏正长。

法王禅林早起二首 其二

宋代 安道

不是禅栖水月邻,齑盐岁月反安贫。老僧休说斋粮少,我佛原为乞食人。

西湖清明

宋代 安道

芳天新霁惠风和,软绿平堤凝不波。桃李无言看客惯,楼台如画占山多。

游裾匝路填车马,翠榜开筵斗绮罗。寂寂寒烟生水面,白鸥柰此月明何。

行香子·消暑

宋代 安道

投去牙签,彩笔慵拈。能得閒、拂拭苍髯。算来人世,百味都兼。

有卢橘酸,黄蘖苦,蜜煎甜。

朱雀航边,未卷青帘。又丹霄、挂了银蟾。好寻酒伴,去避尘炎。

对云母屏,冰绡帐,水精帘。

南歌子(山药)

宋代 安道

种玉能延命,居山易学仙。青青一亩自锄烟。雾孕云蒸、肌骨更凝坚。
熟梁蜂房蜜,清添石鼎泉。雪香酥腻老来便。煨芋炉深、却笑祖师禅。

巫山一段云 聚鹤峰

宋代 安道

鹤信三山远,罗裙片水深。高唐春梦杳难寻。惆怅到如今。十二峰前月,三千里外心。红笺锦字信沉沉。肠断旧香衾。

水调歌头(次韵陆务观陪太守方务德登多景楼)

宋代 安道

襟带大江左,平望见三州。凿空遗迹,千古奇胜米公楼。太守中朝耆旧,别乘当今豪逸,人物眇应刘。此地一尊酒,歌吹拥貔貅。
楚山晓,淮月夜,海门秋。登临无尽,须信诗眼不供愁。恨我相望千里,空想一时高唱,零落几人收。妙赏频回首,谁复继风流。

慈宁宫问太皇太后安

宋代 安道

定省深宫曙气催,承恩献寿捧霞杯。晨昏敬睹慈颜豫,不尽欢欣踊跃回。

佩赋附歌

宋代 安道

佩玉蕊兮德音发,中规矩兮声不歇。驰畋猎兮思敬慎,寿考不亡兮长岁月。

端法服兮临魏阙,群后觐兮万方谒。

高宗祀明堂前朝享太庙二十一首 其十 太宗室用《大定》。

宋代 安道

煌煌神武,再御戎轩。时惠南土,旋定太原。车书混同,声教布宣。

维天佑之,亿万斯年。

感怀呈子鱼吴参军

宋代 安道

麻衣偏拂路歧尘,鬓改颜衰晓镜新。
上国好花愁里艳,故园芳树梦中春。
扁舟烟月思浮海,匹马关河倦问津。
七载干戈叹离别,绿杨莺语太伤神。

海物杂咏

宋代 安道

银鳞肥美品无双,多骨何须恨满腔。最是荔支将熟后,馋涎忆到富春江。

沈天祥宅赏莲有并头品字二种 其二

宋代 安道

红妆水面正抽簪,品字分明不用探。芍药连枝终欠一,牡丹并蒂不成三。

薛家群从生同姓,杨氏诸夷出共骖。怜绝此花齐气味,寒香晚节各心甘。

挽濮安懿王任夫人二首 其二

宋代 安道

卤簿三川晚,佳城一品尊。翟衣新襚命,神寝旧王园。

凄断风铃远,青苍雾盖昏。从今知圣作,大义称私恩。

大隐屏

宋代 安道

高峰崛起翠云屏,何事呼为大隐名。
自是市朝人不到,非关洞户锁峥嵘。

次希闻上人韵寄许节之

宋代 安道

记得临岐折柳枝,人生难会易分离。夜长剩有思君梦,路远都无寄我诗。

满院落花春去早,一帘斜日燕归迟。区区功业成何用,赢得閒愁上两眉。

中丞顾公寄示长沙道中诗辄次韵答之

宋代 安道

保釐风采重台臣,功在朝廷德在民。笔底总持三尺法,湖南遥布万家春。

尽捐厨传无烦费,还载图书只旧贫。儒术由来须世用,北山猿鹤可相嗔。

沪尾晓望

宋代 安道

三面青山一面水,一山云霞连海底。人家半在画中看,结水为邻山为市。

我来此地欲登舟,风信迟人二日秋。昨夜月明船上望,碧天如水入云飞。

水气腥臊船气热,轻移小艇岸傍朅。雨送海风入艇凉,半夜归潮两岸齧。

潮头已落岸头高,晓天曙色鸣波涛。帆樯尽在日中悬,日出峰容处处多。

峰头犹含昨夜雨,苍崖翠滴浓于乳。高从东岸望汪洋,远天树树青可数。

今朝喜得饱眼看,潇洒不知行路难。地经百里风景异,归向舟中话故山。

宋代古诗词

国学| 诗文类型|诗文作者|古诗作者|诗词作者|古诗诗人|古诗Tag|诗文Tag| 免责声明 | 备案号:闽ICP备2023015952号-1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