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古文

爱中华 爱国学
爱古文> 诗文> 送董生还蜀

送董生还蜀

明代 朱诚泳

明时空负贾生才,韦布萧然故里回。穷达元来真有命,莫因弹铗重徘徊。

诗人朱诚泳的古诗

问人求辛夷

明代 朱诚泳

辛夷才著两三花,花下开尊定几家。折赠一枝君莫惜,东风宁肯护繁华。

送严宗哲太守乃弟冠带南还

明代 朱诚泳

五马城东送远行,那堪难弟别难兄。乌纱此日同沾宠,黄甲当年独著声。

春草池塘还入梦,夜窗风雨最关情。云山杳杳牵离恨,极目湖天一雁鸣。

感寓 其八十三

明代 朱诚泳

万物在天地,生生无暂息。洪纤与高下,一一含太极。

鳞羽自飞潜,肖翘亦形色。神功不可名,妙用谁能识。

忆昔弄丸翁,幽居悟天则。微探极性情,至理穷因革。

我尝读其书,茫然无所得。学海信汪洋,区区惭蠡测。

静思兴太息,居然竭心力。安得起其人,为我祛郁抑。

阶前竹

明代 朱诚泳

个个筼筜手自栽,绿阴密密护苍苔。小轩不独添佳致,还有丹山彩凤来。

怀道士

明代 朱诚泳

筇竹投来已化龙,世人何地蹑高踪。想应暂憩莲峰下,空听云间半夜钟。

临池作

明代 朱诚泳

凿破苍苔地,引来寒溜长。中有碧荷盘,红莲净以芳。

薰风扇炎熇,赤日回朱光。披襟坐钓石,高柳阴生凉。

诗成复浩歌,对酒成疏狂。恣我一朝乐,焉知人事忙。

邀宾时共适,临流飞羽觞。洒然万虑清,援琴调宫商。

地僻绝喧杂,世事浑相忘。兹盟幸无爽,终岁来徜徉。

梨花为风雨所败

明代 朱诚泳

夜来风雨酿春寒,断送梨花满地残。最恨洗妆辜旧约,小轩诗酒共谁看。

挽耿天资少参

明代 朱诚泳

接武贤科著美誉,年来分美独勤渠。春秋荏苒五旬半,风雨凄其八月初。

廿载守官惟禄俸,平生教子秪诗书。可怜归瘗家山下,流水依然绕故居。

集句拟刘文纲少参悼亡 其二十一

明代 朱诚泳

画楼西畔桂堂东,孔雀屏开烛影红。

今日窅然忘此景,野花黄蝶领春风。

锦积堆为许季升题 其四

明代 朱诚泳

万草千花次第开,园官收拾锦成堆。韶华一去真如梦,却向王维画里来。

送戈勉学太守之廉州

明代 朱诚泳

天家有诏起龚黄,暂抚东龚近海乡。夹道旗亭榕叶暗,绕城村落荔枝香。

扶桑日上春无瘴,合浦珠还夜有光。壮志不须嗟远别,男儿出处付穹苍。

祀祖母太妃茔偶作

明代 朱诚泳

皇天渺无际,后土广且深。后怀大母恩,空伤寸草心。

雨露既沾濡,松楸散清阴。瞻望杳容仪,不闻謦欬音。

俎豆式前陈,聊复昭寸忱。感慨热中肠,涕泗沾衣襟。

忠孝卷为唐府题

明代 朱诚泳

大本忠与孝,大伦君与亲。君亲本一致,忠孝非两人。

于惟先哲王,见道亦以真。大书忠孝字,训饬何谆谆。

辽鹤去不返,手泽常如新。囊封遗一使,千里来吾秦。

再玩复再拜,披读惊心神。省躬诚不暇,佩服当书绅。

愿言保终始,树德崇彝伦。

送张廷仪绣衣 其一

明代 朱诚泳

秦晋山河咫尺间,绣衣人尺下台端。九重朝日辞龙衮,一道秋霜落豸冠。

阊阖夜深飞梦绕,太行云近举头看。北风莫谩吹关雪,鹰隼元来不畏寒。

宿华州

明代 朱诚泳

历览河山喜胜游,暂停笳鼓宿名州。壮怀顿觉添诗思,不省尘埃客里愁。

闻鹤声

明代 朱诚泳

露冷银床湿,秋高玉宇清。天风助清思,吹送九皋声。

暮至兴平

明代 朱诚泳

驻马平陵已夕阳,当年槐夕尚成行。高原西下岐山迥,曲泊东连渭水长。

隧道衣冠藏汉武,居人箫鼓祀商汤。伤心往事皆陈迹,莫怪青山笑客忙。

集句拟刘文纲少参悼亡 其七

明代 朱诚泳

离别不堪无限意,为君惆怅又黄昏。明眸皓齿今何在,环佩空归月夜魂。

送许进士还朝季升都宪之子

明代 朱诚泳

奉使西来荷宠恩,德人真见此温温。百年庭训诗兼礼,一代贤科弟与昆。

骐骥超群元有种,珊瑚出海岂无根。忠宣不愧希文后,汗简勋名取次论。

予入华山而爱其名胜恨不登落雁峰携谢眺惊人句搔首以问苍天耳玩之 ...

明代 朱诚泳

分茅忝秦土,奉祀主西岳。奉晨奉明诏,温泉得疏瀹。

星言驾我车,遥遥出城郭。路迂经华阴,寻幽有真乐。

山路阻且右,我马劳四骆。行行及山腹,万仞如壁削。

霏岚湿我衣,云根还旋斫。群山若儿孙,俛首谨然诺。

仙掌独凭虚,亭亭入溟漠。飞瀑自天泻,灵苗皆大药。

或云巨灵氏,山倾赖渠托。如招物外人,似引空中鹤。

我生有奇癖,高情腾碧落。欲上莲华峰,遐观尽嵩洛。

飘然驭长风,何须蹑芒蹻。恨无惊人句,搔首愧丘壑。

胜游惬素心,奉行真不恶。但恐鼾睡翁,惊我驱山铎。

朱诚泳

朱诚泳

(1458—1498)安徽凤阳人。明宗室。号宾竹道人。太祖第二子秦王朱樉玄孙。弘治元年袭封秦王。长安有鲁齐书院,久废,诚泳别易地建正学书院,又于其旁建小学,择军士子弟延儒生教授。工诗。著有《经进小鸣集》。卒谥简。► 388篇诗文

明代古诗词

国学| 诗文类型|诗文作者|古诗作者|诗词作者|古诗诗人|古诗Tag|诗文Tag| 免责声明 | 备案号:豫ICP备12004074号-1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