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古文

爱中华 爱国学
爱古文> 诗文> 闻余士英都宪凯旋喜而有作

闻余士英都宪凯旋喜而有作

明代 朱诚泳

貔貅十万度洮河,顷刻前洮自倒戈。小丑命从今日尽,名臣功比昔人多。

一天膏雨消氛气,满路春风奏凯歌。闻有巨崖堪勒颂,万人相向为君磨。

诗人朱诚泳的古诗

早起对雪

明代 朱诚泳

天人剪水光玲珑,乱飘瑞叶惊酸风。乾坤茫茫眩银海,万里山河无路通。

水晶帘幕寒威重,大地浑无一尘动。南枝翠羽啼早春,数声唤醒梨云梦。

晓来东阁呼僮奴,净扫冰花烹竹炉。自怜学士有清趣,不比豪家太尉粗。

我皇圣德充寰宇,太平象兆多如雨。管取明秋大有年,四海讴歌歌舜禹。

送仰茂才南还晋卿宪使之子

明代 朱诚泳

秋雨长安送小坡,青云麟趾思如何。墨池字逼兰亭叙,艺苑才高白雪歌。

獬豸定知传旧物,珊瑚又见长新柯。干将此去须重砺,珍重名家进士科。

送吴世安绣衣还朝

明代 朱诚泳

按部贤劳岁已更,乘骢又见上神京。从来白简名偏重,此去金吾胆亦惊。

泰运喜同文运盛,法星还近帝星明。埋轮揽辔男儿事,肯使前贤独擅名。

清潭八景为朱景云宪副作 其六 清潭夜月

明代 朱诚泳

月在长空水在潭,水光月色两相涵。潭中或有蛟龙起,倒射蟾精散蔚蓝。

感寓 其八十九

明代 朱诚泳

万物有成败,造物自制之。天定不可胜,人谋空尔为。

达人自知命,顺受尚奚辞。嗤彼智巧徒,而徒用其私。

项羽败乌江,沛公成帝基。虽云仁与暴,实乃天所思。

起家良不易,兴国亦如兹。天地尚终坏,勿为千载悲。

忆西山暨凤泉旧游

明代 朱诚泳

夜夜名山入梦多,旧游踪迹复如何。灵源有性藏真火,绝壁无尘拥黛螺。

冰泮磻溪增潋滟,云开太白露嵯峨。眼前有景谁收拾,都付渔樵作浩歌。

宿华州

明代 朱诚泳

历览河山喜胜游,暂停笳鼓宿名州。壮怀顿觉添诗思,不省尘埃客里愁。

花砌

明代 朱诚泳

纹甃接庭阶,芝兰绕砌栽。最怜双白鹤,来往啄苍苔。

书王氏族谱

明代 朱诚泳

大河发昆崙,众派同一众。众深流益远,同归沧海壖。

巨木亦有本,本固末自繁。培植岁云久,枝叶茂且坚。

惟人本乎祖,有开应必先。馀庆由积善,古圣宁虚言。

王门世忠孝,德业光后先。棱棱名宪使,友爱人称贤。

系明分族属,亲疏情愈宣。千秋及万祀,瓜瓞常绵绵。

吁嗟后来者,世世宜勉旃。

送汪文灿大参升任广东宪长

明代 朱诚泳

薇垣督饷未三年,持宪遐方简任专。霜落梅天消瘴雨,风清驿路扫蛮烟。

讼庭坐久榕阴合,宾席开时荔子鲜。见说外台风纪重,豸冠还上五云边。

湘妃吟

明代 朱诚泳

茫茫楚泽湘云高,泽中禽兽多鸣号。君王猎射乐忘死,竟日驰驱无乃劳。

不见秦人剧豺虎,正恐他年作囚虏。禽荒有戒在周书,我愿君王鉴前古。

秦人笑谈楚人哭,贱妾忍尝禽兽肉。

太行家庆为李叔渊侍御题

明代 朱诚泳

车马骈阗鼓笛哗,德星今聚李膺家。三千钟乳和玄露,百万蒲萄荐紫霞。

金舄喜承新宠渥,青毡还是旧生涯。贤郎便道称觞处,天上蟠桃正著花。

哀娄克让方伯

明代 朱诚泳

忆昨西台持宪节,金玉当筵识颜色。每同苑圃赏春花,更与池亭醉秋月。

怜君文雅复能诗,等闲出口皆奇辞。清音不啻振金石,妙思真如抽茧丝。

一从作牧西川去,食少事烦劳百虑。漏天湿暗芙蓉城,晴雪光摇紫薇署。

去年听说监文场,六经入手生寒芒。精神坐耗真可惜,冰魂雪魄成茫茫。

赤虬天上来符吏,知是虚皇徵作记。空堂永夜冷凄凄,寂寞谁承身后事。

兰台柱史重歔欷,为作祠堂在棘闱。我亦临风歌楚些,还思化鹤一来归。

过古庙

明代 朱诚泳

败壁颓垣半绿苔,行人过此暂徘徊。一龛冷落无香火,惟有栖鸦夜夜来。

新笋出林为风所折

明代 朱诚泳

箨龙惊蛰出墙东,一夜寒声满地空。造化未应偏妒物,锦绷初脱不禁风。

清潭八景为朱景云宪副作 其五 碧涧寒泉

明代 朱诚泳

山下溶溶一脉连,分流长得过平田。遥看溅沫冰如结,疑是寒蛟水底眠。

曲江见杏花

明代 朱诚泳

隔岸依稀见早霞,酒帘摇处两三家。马头駊騀行来近,始见前村有杏花。

赞十四首 其十二 惠考妃王氏

明代 朱诚泳

早膺封册,相我先王。寿虽不永,名亦斯彰。仪容如在,传诵不忘。

于穆清庙,同享烝尝。

赞十四首 其八 怀祖妃张氏

明代 朱诚泳

天挺幽姿,配我怀祖。九死不移,终身一姥。烈日严霜,中流砥柱。

寿考令德,名垂千古。

再到天池

明代 朱诚泳

为爱云山几度来,芙蓉万朵插天开。出门满眼皆新句,不惜霜刀为剪裁。

朱诚泳

朱诚泳

(1458—1498)安徽凤阳人。明宗室。号宾竹道人。太祖第二子秦王朱樉玄孙。弘治元年袭封秦王。长安有鲁齐书院,久废,诚泳别易地建正学书院,又于其旁建小学,择军士子弟延儒生教授。工诗。著有《经进小鸣集》。卒谥简。► 388篇诗文

明代古诗词

国学| 诗文类型|诗文作者|古诗作者|诗词作者|古诗诗人|古诗Tag|诗文Tag| 免责声明 | 备案号:豫ICP备12004074号-1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