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古文

爱中华 爱国学
爱古文> 诗文> 对棋

对棋

唐代 李洞

小槛明高雪,幽人斗智棋。日斜抛作劫,月午蹙成迟。
倚杖湘僧算,翘松野鹤窥。侧楸敲醒睡,片石夹吟诗。
雨点奁中渍,灯花局上吹。秋涛寒竹寺,此兴谢公知。

诗人李洞的古诗

送人归觐河中

唐代 李洞

青门冢前别,道路武关西。有寺云连石,无僧叶满溪。
河长随鸟尽,山远与人齐。觐省波涛县,寒窗响曙鸡。

题薛少府庄

唐代 李洞

何须凿井饮,门占古溪居。寂寞苔床卧,寒虚玉柄书。
有期登白阁,又得赏红蕖。清浅蒲根水,时看鹭啄鱼。

寄翠微无可上人(一作无学禅师)

唐代 李洞

远近众心归,居然占翠微。展经猿识字,听法虎知非。
泉注城池梦,霞生侍卫衣。玄机不可学,何似总无机。

春日隐居官舍感怀

唐代 李洞

风吹烧烬杂汀沙,还似青溪旧寄家。入户竹生床下叶,
隔窗莲谢镜中花。苔房毳客论三学,雪岭巢禽看两衙。
销得人间无限事,江亭月白诵南华。

赠昭应沈少府

唐代 李洞

行宫接县判云泉,袍色虽青骨且仙。鄠杜忆过梨栗墅,
潇湘曾棹雪霜天。华山僧别留茶鼎,渭水人来锁钓船。
东送西迎终几考,新诗觅得两三联。

赠兴善彻公上人

唐代 李洞

师资怀剑外,徒步管街东。九里山横烧,三条木落风。
古池曾看鹤,新塔未吟虫。夜久龙髯冷,年多麈尾空。
心宗本无碍,问学岂难同。

吊草堂禅师

唐代 李洞

杖屦疑师在,房关四壁蛩。贮瓶经腊水,响塔隔山钟。
乳鸽沿苔井,斋猿散雪峰。如何不见性,倚遍寺前松。

寄窦禅山薛秀才

唐代 李洞

窦岭吟招隐,新诗满集贤。白衫春絮暖,红纸夏云鲜。
琴缠江丝细,棋分海石圆。因知醉公子,虚写世人传。

送龙州田使君旧诗家

唐代 李洞

御札轸西陲,龙州出牧时。度关云作雪,挂栈水成澌。
剑淬号猿岸,弓悬宿鹤枝。江灯混星斗,山木乱枪旗。
锁库休秤药,开楼又见诗。无心陪宴集,吟苦忆京师。

送安抚从兄夷偶中丞

唐代 李洞

奉诏向军前,朱袍映雪鲜。河桥吹角冻,岳月卷旗圆。
僧救焚经火,人修著钓船。六州安抚后,万户解衣眠。

早春友人访别南归

唐代 李洞

南归来取别,穷巷坐青苔。一盏薄醨酒,数枝零落梅。
潮生楚驿闭,星在越楼开。明日望君处,前临风月台。

江干即事

唐代 李洞

病卧四更后,愁闻报早衙。隔关沈水鸟,侵郭噪园鸦。
吏瘦餐溪柏,身羸凭海槎。满朝吟五字,应不老烟霞。

赠三惠大师

唐代 李洞

枫猿峤角别多时,二教兼修内学师。药树影中频缀偈,
莲峰朵下几窥棋。游归笋长齐童子,病起巢成露鹤儿。
诏落五天开夏讲,两街人竞礼长眉。

送行脚僧

唐代 李洞

瓶枕绕腰垂,出门何所之。毳衣沾雨重,棕笠看山欹。
夜观入枯树,野眠逢断碑。邻房母泪下,相课别离词。

段秀才溪居送从弟游泾陇

唐代 李洞

抱疾寒溪卧,因循草木青。相留开夏蜜,辞去见秋萤。
朔雪痕侵雍,边烽焰照泾。烟沈陇山色,西望涕交零。

东川高仆射

唐代 李洞

油幢影里拜清风,十里貔貅一片雄。三印锁开霜满地,
四一关定月当空。泉浮山叶人家过,诏惹垆香鸟道通。
新起画楼携客上,弦歌筵内海榴红。

秋宿润州刘处士江亭

唐代 李洞

北梦风吹断,江边处士亭。吟生万井月,见尽一天星。
浪静鱼冲锁,窗高鹤听经。东西渺无际,世界半沧溟。

题学公院池莲

唐代 李洞

竹引山泉玉甃池,栽莲莫怪藕生丝。
如何不似麻衣客,坐对秋风待一枝。

上司空员外

唐代 李洞

禅心高卧似疏慵,诗客经过不厌重。藤杖几携量碛雪,
玉鞭曾把数嵩峰。夜眠古巷当城月,秋直清曹入省钟。
禹凿故山归未得,河声暗老两三松。

乱后龙州送郑郎中兼寄郑侍御

唐代 李洞

待车登叠嶂,经乱集鴒原。省坏兰终洁,台寒柏有根。
县清江入峡,楼静雪连村。莫隐匡山社,机云受晋恩。
李洞

李洞

李洞,字才江,人,诸王孙也。慕贾岛为诗,铸其像,事之如神。时人但诮其僻涩,而不能贵其奇峭,唯吴融称之。昭宗时不第,游蜀卒。诗三卷。 晚唐诗人李洞有一百七十余首诗歌(残句六句)流传至今,其中涉及蜀中的诗篇约有三十首,占其创作总量的六分之一,足见蜀中经历在其诗歌创作中占有的重要地位。► 136篇诗文

唐代古诗词

国学| 诗文类型|诗文作者|古诗作者|诗词作者|古诗诗人|古诗Tag|诗文Tag| 免责声明 | 备案号:闽ICP备2023015952号-1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