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古文

爱中华 爱国学
爱古文> 诗文> 上吴佥事

上吴佥事

宋代 朱晞颜

死宁触诽谤木,莫受吴公片言辱。生不求冠军侯,但愿吴公一语褒。

吴公名节重九鼎,一时士论推阳秋。昔人酌水贪泉上,起廉立懦传清唱。

公今结屋西湖滨,曰漱清泉追逸响。十年作吏真饮冰,粟帛不曾充内帑。

直声肯避贵人嫌,台阁至今称木强。袖中白简粲霜花,头上豸冠驱罔象。

苍鹰侧翅在秋霄,狐兔悲鸣潜草莽。可怜豺虎亦惊惶,政恐老拳当巨颡。

人言弹击是公才,公岂有意于斯哉。愿言天下万姓耕凿尽帝力,坐令虞芮归吾来。

诗人朱晞颜的古诗

午睡偶成 其三

宋代 朱晞颜

山深万木偃蛟龙,岩罅渟涵一水中。自拾堕樵供石鼎,细听飞雪洒归篷。

登楼晚眺

宋代 朱晞颜

独客乡心被酒收,和愁分付上层楼。西风永巷孤砧晚,落日空江一笛秋。

紫翠回还山作县,青黄点染橘成洲。狂游自笑君兼我,悔不睢阳二顷谋。

白岳寄怀

宋代 朱晞颜

林间留我住多时,似与烟霞夙有期。野老烹茶来献客,岩猿偷果去呼儿。

静思世上千年事,不值山中一局棋。欲说行藏舒卷意,洞天惟有白云知。

送俞君实十首以长因送人处忆得别家时为韵 其二

宋代 朱晞颜

良机间不作,成事每相因。善处囊中颖,知非碌碌人。

哨遍 题坐忘斋

宋代 朱晞颜

一室退藏,隐几坐观,默会人间世。惟集虚,抱一自斋心。

黜聪明形骸之外。回益矣。冥然如丧吾志,乌知礼乐非仁义。

彼造物何知,息黥补劓,徒劳巧任私智。但忘年、忘义乐天倪。

好恶情、都忘物皆齐。鳅与鱼游,鹿与麋交,将无同异。

噫。请试言之。彼知忘此此忘而。海上多矰

桂枝香 寿马宣差咏桂

宋代 朱晞颜

何年月地。有白凤飞来,与秋游戏。碎屑黄金馥馥,暗熏沉水。

如来粟界开全未,直著得、许多清气。饱谙风露,自应韵色,独高人世。

更不羡、犀帷富贵。羡鹫峰前度,秀分云外。弹压西风,谁数锦英华丽。

幽芳素抱岩栖志,笑当时满门桃李。等閒乞取,长生妙诀,广寒宫里。

觉衰呈汪桐阳教授四首 其二

宋代 朱晞颜

有生异飞搏,独恃齿牙强。配兹柔胹舌,饮啖充胃肠。

固知刚早折,何乃先唇亡。今年渐摇动,颇与食物妨。

盘飧忘乾肉,鼎脔珍我肪。愁吟怜饼餤,歌笑嘲疏狂。

槎牙怯漱水,龃龉艰焚香。时时畏脱落,对案心彷徨。

翻怜髫龀时,齿毁儿不伤。及兹才一落,不复誇坚良。

祗愁落向空,状类同吃羌。从今并嚼蜡,世味俱相忘。

题夹山玄真渔钓图

宋代 朱晞颜

榔板从喧寂,丝缗自浅深。烟波同是客,谁识得鱼心。

寄唐子华照磨二首 其二

宋代 朱晞颜

江汉飞飞鸿雁秋,孤羁未足稻粱谋。谁怜独客悲摇落,梦入寒塘月满洲。

齐天乐 蓟门寒食

宋代 朱晞颜

青烟一夜传宫烛,朝来管弦都试。宝扇传歌,银瓶索酒,柳下骄骢曾系。

怜红妩翠。任栲栳量珠,伴春俱醉。不道无情,花残春老顿容易。

人生几何适意,甚前时风度,今番情味。楚褐凝尘,涛笺封泪,愁在断鸿声里。

情丝恨绮。尽付与风檐,燕儿论理。不似流红,解随东去水。

梅魂 其一

宋代 朱晞颜

幽香和恨结冰枝,栩栩翻疑冻蝶知。几度春风寒不化,一规霜月冷相窥。

醉迷驿树青禽在,怨入胡沙佩玉遗。爇尽奇熏招不返,自吟哀些酹清卮。

冷泉

宋代 朱晞颜

一泓湛碧气凝秋,转石来从鹫岭陬。六月地寒无死脉,九天风静有飞流。

净涵阑影衣初湿,远夹松声耳更幽。最爱泠泠供客醉,几人著意到巢由。

拟古十九首 其十四

宋代 朱晞颜

去者日已疏,来者日已亲。来勿疏去者,曾是多亲人。

寒暑互转圜,生死同昏昕。巍巍北邙山,垒垒多丘坟。

狐兔穴苍窆,蒿莱翳佳城。金贝悉羽化,吊祭空腥荤。

岂无一杯酒,相与娱青春。

市汊驿十绝次韵 其二

宋代 朱晞颜

区区乘传客,得似贾胡留。我亦黄埃底,空惭鲈鲙秋。

市汊驿十绝次韵 其五

宋代 朱晞颜

马龁枯萁晓,梦回山月残。一鞯秋色里,偏觉毳袍寒。

答汪桐阳所和觉衰四首 其四

宋代 朱晞颜

幽居谢人事,门径绝送迎。门生真解事,入室如有情。

呼儿供细酌,我歌尔其聆。歌词非不佳,未乐愁先并。

谁能逐愁去,千日时一醒。君家富良田,种秫当早成。

翁虽不解饮,持以慰狂生。但当师饮湿,细糁东坡羹。

题二牛三牧图

宋代 朱晞颜

川平草树深,见此两觳觳。上有刍牧儿,前倨后何伏。

曳尾者谁子,设意巧相覆。纷纷车马尘,危途多侧足。

江亭十绝 其六

宋代 朱晞颜

红鳊白粲楚江秋,升斗来为口腹谋。世事自来如意少,忍堪无蟹有监州。

南柯子 龙门汲雪

宋代 朱晞颜

远脉通蛟穴,清泠泻翠苔。砖炉相对竹房开。容我笼头纱帽、白云堆。

碧涩中

石柏

宋代 朱晞颜

海物难穷造化奇,后凋惟有岁寒知。谁将修月黄金斧,斲就凌云紫玉枝。

直干岂容尘点涴,灵根偏与石相宜。天然不假栽培力,肯逐春风盛与衰。

朱晞颜

朱晞颜

  朱晞颜(1132~1200年),字子渊、子囝,休宁(今属安徽)人,宋孝宗隆兴元年(1163年)进士,曾知靖州永平县,政绩颇好,当地为他立了生祠。隆兴元年调当阳尉。历知永平、广济县,通判阆州,知兴国军、吉州,广南西路、京西路转运判官。光宗绍熙四年,除知静江府。宁宗庆元二年除太府少卿,总领淮东军马钱粮。四年,迁权工部侍郎,俄兼实录院同修撰。五年,兼知临安府。六年卒,年六十六。著作已佚,仅《两宋名贤小集》卷二一七存《桂巖吟藁》一卷。事见《新安文献志》卷八二宋谈钥《朱公行状》。 ► 127篇诗文

宋代古诗词

国学| 诗文类型|诗文作者|古诗作者|诗词作者|古诗诗人|古诗Tag|诗文Tag| 免责声明 | 备案号:闽ICP备2023015952号-1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