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 :朱彝尊
玉阑干·玉阑干外秋蛩语
南乡子·明日别离人
吴山望浙江
一峰高出万松寒,磴道虚疑十八盘。近海鱼龙吹宿雾,中天日月转浮澜。
风帆岸压明珠舶,仙树花浓白石坛。旧是锦衣行乐地,江山真作霸图看。
红娘子·袖薄吹香过
鸳鸯湖棹歌 之四十八
晓入郡城
轻舟乘间入,击缆坏篱根。古道横边马,孤城闭水门。星含兵气动,月傍晓烟昏。辛苦乡关路,重来断客魂。
梦芙蓉·日长深院里
鸳鸯湖棹歌 之五十
柳梢青·回雁书迟
鸳鸯湖棹歌 之九十三
暗香 咏红豆
凝珠吹黍,似早梅乍萼,新早初乳,莫是珊瑚。零乱敲残石家树,记得南中旧事。
金齿屐,小鬟蛮语,向两岸,树底盈盈。素手摘新雨。
延伫,碧云暮。休逗入茜裙,欲寻无处,唱歌归去。先向绿窗饲鹦鹉,惆怅檀郎终远。
待寄与,相思犹阻。烛影下,开玉盒,背人偷数。
鸳鸯湖棹歌 之四十五
洞仙歌·别离改月
河传 送米紫来入燕
南陌,归客,紫骝骄。水驿山椒,路遥,落花如雨烟外飘。
河桥,折残杨柳条。
别酒西堂官烛短,红玉碗,醉也休辞满。漏声催,且徘徊,一杯,劝君更一杯。
斋中读书 其九
汉士守一经,其义或駮舛。真儒起北海,卓哉郑司农。
博综六艺旨,叩之等木钟。于时内外学,罔不罗心胸。
用以释仪象,明堂暨辟雍。初非尚怪异,专一谭鱼龙。
至于五帝名,亦惟祀典从。德业既日尊,弟子争扳逢。
黄巾拜车下,后儒翻不容。一朝辍栗主,俎豆何由供。
嗟彼黎丘鬼,乃以祀瞽宗。
云中至日
鸳鸯湖棹歌 之五十一
洞仙歌·书床镜槛
金缕曲 初夏
谁在纱窗语?是梁间双燕多愁,惜春归去。早有田田青荷叶,占断板桥西路。
听半部新添蛙鼓。小白蔫红都不见,但愔愔门巷吹香絮。
绿阴重,已如许!
花源岂是重来误?尚依然倚杏雕栏,笑桃朱户。隔院鞦韆看尽坼,过了几番疏雨。
知永日簸钱何处?午梦初回人定倦,料无心肯到閒庭宇。
空搔首,独延伫。
鸳鸯湖棹歌 之五十九
朱彝尊
朱彝尊(1629~1709),清代诗人、词人、学者、藏书家。字锡鬯,号竹垞,又号驱芳,晚号小长芦钓鱼师,又号金风亭长。汉族,秀水(今浙江嘉兴市)人。康熙十八年(1679)举博学鸿词科,除检讨。二十二年(1683)入直南书房。曾参加纂修《明史》。博通经史,诗与王士祯称南北两大宗。作词风格清丽,为浙西词派的创始者,与陈维崧并称朱陈。精于金石文史,购藏古籍图书不遗余力,为清初著名藏书家之一。 ► 196篇诗文
水龙吟 谒张子房祠
鸳鸯湖棹歌 其四十
鹊桥仙 十一月八日
鸳鸯湖棹歌 之五十二
鸳鸯湖棹歌 之三十四
朝中措·兰桡并载出横塘
城头月·别离偏比相逢易
鸳鸯湖棹歌 之三十一
洞仙歌·崔微风貌
夏初临·天龙寺是高欢避暑宫旧址
尉迟杯·七夕怀静怜
解佩令·自题词集
鸳鸯湖棹歌 之三十三
送孙处士默还黄山
消息 度雁门关
鸳鸯湖棹歌 之九十七
鸳鸯湖棹歌 之六十六
四和香·小小春情先漏泄
鸳鸯湖棹歌 之八十八
洞仙歌·萧郎归也
鸳鸯湖棹歌 之七十
鸳鸯湖棹歌 之十四
减兰·犀梳在手
忆少年·飞花时节
哭王处士翃 其六
卜算子·留赠镜湖纱
鸳鸯湖棹歌 之四十二
光孝寺观贯休画罗汉同陈恭尹赋
斋中读书 其七
岭海将归梁吉士佩兰载酒邀同屈大均陈恭尹吴韦王准陈
鸳鸯湖棹歌 之三十二
洞仙歌·津亭回首
风蝶令·秋雨疏偏响
鸳鸯湖棹歌 之三十九
南楼令·疏雨过轻尘
鸳鸯湖棹歌 之一百
鸳鸯湖棹歌 之三十七
鸳鸯湖棹歌·一百首选二
临江仙·昨日苦留今日日
玉带生歌并序
如梦令 七夕
鸳鸯湖棹歌 之五十七
鸳鸯湖棹歌 之二十二
鸳鸯湖棹歌 之八十三
临江仙·寒水篱根二尺
芙蓉月·蛮府辍棹时
十六字令·寻
鸳鸯湖棹歌 之九十
幔卷?
鸳鸯湖棹歌 之五
鸳鸯湖棹歌 之四十四
鸳鸯湖棹歌 之七十六
鸳鸯湖棹歌 之十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