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 :庄昶
求诗长尽过江频,每向迂夫托老亲。安得显扬成孝子,定山终且是他人。
张秋 其二
经国能终瓠子甘,转漕万里只东南。屯田果得京师计,请为朝廷拜邵庵。
一苇为兰雪翁作
如此江山如此翁,一瓢无始亦无终。偶忘南北东西处,自泊清虚一大中。
老鹤梦回惊白日,片帆天阔挂光风。我家亦住逍遥国,万里虚舟月满蓬。
送博罗何孝子 其四
人间何孝子,此日更求官。何以江门老,无诗送子完。
浴香泉和韵 其一
涌涌真源混一方,孰知根底自阴阳。间才握发知非旦,老却铭盘欲愧汤。
千古吾身谁疥癣,一杯此水漫硫黄。月明浴罢归来晚,春已氤氲盎八荒。
栽树 其三
桄榔杖不妒春晴,扶我南园自在行。二月半多春富贵,万花中一老先生。
百年何幸长康健,自古难逢是太平。安得可人吴御史,一壶春酒共啼莺。
黄公山钓台浸水荅陈二教先生 其一
浩荡烟波笑此台,悠然云水不安排。饯无溪友相留去,馔有江鱼自入来。
大放丝纶看月上,小将舴艋认风开。相看歌子还相戏,谁仿前人旧体裁。
东昌舟中 其一
万里江湖数起居,乾坤历历过青徐。得风水远孤帆外,牵月河长百丈馀。
俗债可容还醉笔,老魔犹与战残书。可知酒兴今多少,自点秋滩问买鱼。
和答许巡按枉顾定山韵 其六
秋家元气领谁高,霜里春无半叶凋。笑把鹰鹯鸾凤想,拜公千拜拜溪桥。
太守马公墓志成诗寄其子侍御
翰墨非徒此著勋,欲从地下起斯人。文章老去还须悔,语默元来只自真。
罔象几回悲夜雨,雪山终古共秋旻。还吾第二碑今日,零替高才一怆神。
衡州邓贰守示寄石翁诗次韵奉答 其一
隐几青山疑有约,展才皓有笑无功。白牛车子终居洛,金口人家莫荐雄。
衡岳主人开洞府,湘江烟月狎凫翁。宪台东老书频到,鸿鹄遥连万里风。
题周敬叔菊花孤鹤出韵 其三
酒盏东篱欲领春,陶家霜月几精神。眼前若把天机认,只恐先生亦未真。
寄曾复初先生
草草当年启一音,洞庭东下笑鱼沉。瘦筇拄破郴山雪,兴绕梅花独不禁。
送林秋官谪滇南和韵
一点浮云眼已过,滇南明日未蹉跎。丈夫气节前头路,敢向先生拜说多。
答王朝仪贡士
可是贞心世不磨,珊瑚枝上看馀柯。情倾一面逢君晚,酒载双瓶过我多。
坐久客檐听夜雨,路长尘世隔秋波。光芒未试冲星匝,十丈无前有太阿。
南川书来知领平湖教官 其二
朝阳倾耳凤凰音,此日虞廷有舜琴。贤圣一时通治道,先生万古管人心。
浮沉在我先难断,花柳随时老更任。且放平湖閒酒盏,千红万紫看春深。
静观亭和南川 其一
人间安乐果谁窝,小占当湖十顷莎。亭子青天真自在,道人言句亦平和。
尽堪今古无穷否,老奈鸢鱼一笑何。再拜我来还许竟,满湖明月到深坡。
寿徐母
老去流年祇暗惊,一生心胆解谁倾。青裙白发终无恙,老眼皇天亦自明。
旧业此身真不阻,纲常万古恐非轻。薰风六月榴花酒,谢得邻姬感嘅情。
谢天与改官汴臬幕东峤兄有诗次韵并寄 其一
梁国何曾还哧我,今人情或古人同。电悬双眼欺秋水,髻拥三花御野风。
柱史官来头已白,醉乡逃去颊初红。吹台独上高回首,各各溪河落照中。
宜章再寄高挥使
小队貔貅影作双,云为伞盖柳为幢。遥瞻万里元戎气,吞尽东南未肯降。
钓鱼图 其二
何处烟波满钓翁,桃花流水各溪红。而今合是唐虞世,都在尧天荡荡中。
庄昶
庄昶(1437~1499)明代官员、学者。字孔暘,一作孔阳、孔抃,号木斋,晚号活水翁,学者称定山先生,汉族,江浦孝义(今江苏南京浦口区东门镇)人。成化二年进士,历翰林检讨。因反对朝庭灯彩焰火铺张浪费,不愿进诗献赋粉饰太平,与章懋、黄仲昭同谪,人称翰林四谏。被贬桂阳州判官,寻改南京行人司副。以忧归,卜居定山二十余年。弘治间,起为南京吏部郎中。罢归卒,追谥文节。昶诗仿击壤集之体。撰有《庄定山集》十卷。 ► 564篇诗文
和答许巡按枉顾定山韵 其二
浣灵卷为当涂李都宪作 其一
重阳杂兴 其二
挽周景明父旧曾请余铭墓
送新友弓大方会试用大司寇张老先生韵
上西华山先陇 其六
送昌期御史出守抚州 其一
宜乐堂为文鉴主事作
兰石
病眼 其一
雪中和允崇 其四
过张秋行台忆东山 其二
泰山和通伯侍御 其二
别徐光岳宿静海寺
谢氏八景 其三 南山拱秀
送小儿会乡试 其二
重阳杂兴 其一
和东川定山庄
访人不遇 其一
石衢 其二
寄詹大尹
和石翁赠郑通政云山吟
南海梁宗烈枉顾定山有诗和之 其一
和周宪长时可留别 其三
东坡雪诗善用险韵王介甫赵昌谷诸老和之皆以为不可及余因其言遂戏 ...
冬至和石翁 其一
寄任生之参议用送行韵 其二
奉荅司马提学 其五
雪中和允崇 其三
读白沙先生诗集 其四
送夏黄门参议湖南
送太学生冠带还蜀 其二
寄任生之参议用送行韵 其四
梅花仙子和韵
花园四时词 其二
题沈石田画鹅为文元作 其二
和司马提学倡和诗韵 承不鄙见赐诸作命和登卷敢逐一依韵请教不胜 ...
题小画 其四
读文山别集 其一
题画朱永隆吴大宜求
南海梁宗烈枉顾定山有诗和之 其二
宿洪山寺
上西华山先陇 其七
李黄门琼林燕归图 其二
题静学卷 其三
赠星命者和东白先生
题萧尹翎毛 其二
访人不遇 其三
完节堂
挽人
作东风亭和东川
郴州留别高挥使
寄喻祁阳子乾 其二
姚御史画竹石为周景明作
灵岩山逢大虚僧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