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 :庄昶
白云红树拥江皋,展转衢山望已劳。归计可无怜此老,虚名终是累吾曹。
亲知孔孟真难遇,始信巢由不是高。明月满天真自好,老夫今亦买鱼舠。
东坡雪诗善用险韵王介甫赵昌谷诸老和之皆以为不可及余因其言遂戏 ...
人间道眼留真妙,雪令相看一果严。万里江山无色界,一团天地水晶盐。
梅花野店藏诗句,羸马西山阁帽檐。往日独思朱仲晦,朗吟飞下祝融尖。
弘治三年秋七月喜雨有作 其一
一拜甘霖一滴春,山中念念几斯民。往年记得填沟泪,犹有僧堂粥外人。
过张秋行台忆东山 其一
欲同何处许同论,著眼云泥老自昏。留取行台高万丈,他年一笑醉龙门。
寿夏日官用韵
恐恐人间白日临,片松何日肯容侵。百年动止供非易,一我乾坤备亦深。
梦里蜉蝣人白首,眼中尘土世兼金。无穷会与尼轲共,除有青天万古心。
养思堂
肝肺君恩已四方,此身天四可容忘。百年存没真吾事,万古纲常只此堂。
涕泪总深收岂易,斑衣未破舞须长。可知本分无穷意,大舜曾参孝子常。
读白沙先生诗集 其四
才力凡今我与翁,百年端与自知公。横渠老笔虽终劲,周子通书自不同。
南海巨觥都水月,卧林狂句也溪风。酒杯与更何时约,烂醉罗浮四百峰。
送小儿会乡试 其一
窗纸还涂丙子鸦,人间裘冶未须誇。明朝领取君恩处,莫画青山旧样花。
与柳嘉兴 其三
一滥春风北海樽,山麋游走愧难论。若将魏野閒评我,魏野当年不出门。
泛霁月溪用韵
一曲川云一酒壶,武夷谁酒定山无。杖藜偶自随花柳,老子分明在画图。
满眼风光刚活动,百年老脚正糊涂。不知往日朱元晦,云水风流有是乎。
登元故城和程处士
人间万事只阴阳,草树空城果自荒。夷夏君臣天地老,春秋正统古今长。
乾坤乍启文明运,边塞才清烽火埸。处处弦歌当圣世,九重宫阙正垂裳。
和周宪长时可留别 其一
青青阶下草,生意又逢君。往古春馀几,而今始属人。
看看涵宇宙,兀兀断知闻。不注图书脚,探玄笑子云。
题周敬叔菊花孤鹤出韵 其四
阴静圈分动与阳,又将太极问周郎。可知自是公家物,一本西风万朵黄。
刘振之挽卷徐子仁题曰惜才
百年涂抹皆成学,吴郡徐霖正惜才。安得不虚生死话,梦中呼起振之来。
送董孟吉 其二
今昔总无悲与喜,浮云万事谅能谙。肯将万里乌蒙意,来醉青山活水南。
题邵国贤画 其一
瓜熟西园兔已窥,藤深叶暗子累累。乾坤岂少宜瓜日,老子分明说与谁。
为南海何孝子作
谁将罔极报能深,万里寻能到卧林。沧海白头虽此老,人间孝子是何心。
道须在我光前后,人有何言赖古今。安得古人参与舜,每凭天地共吾襟。
天峰阁堆石山成
周翁堆石巧于画,我遣会于聊拙焉。自笑偶来扶病处,岂知重见结绳前。
溪泉漫引间流转,野树移栽老屈拳。莫道野夫惟爱此,深山面目本枯偏。
寄沈仲律先生 其五
祗有东风竟不言,吹开万化不曾喧。光阴放我还收我,花柳南园又北园。
紫气何来逢尹喜,采丝无计绣平原。狂飙莫送长江目,浩浩东流势共掀。
谢天与改官汴臬幕东峤兄有诗次韵并寄 其二
活动天机切太空,四方上下本玄同。坐临梁苑梅花月,行倚汴堤杨柳风。
醉掉头颅纱帽侧,倦游车马软尘红。诗成愧我空相忆,都付苏门一笑中。
五十三初度太虚以诗见寿且有见促从仕之意 其一
堂堂吾道且俱亨,五十三年已半生。天地此几容我病,古今真眼爱谁睁。
山中每见诸公起,天下何无一老耕。迂野一时惟觉此,敢言时止复时行。
庄昶
庄昶(1437~1499)明代官员、学者。字孔暘,一作孔阳、孔抃,号木斋,晚号活水翁,学者称定山先生,汉族,江浦孝义(今江苏南京浦口区东门镇)人。成化二年进士,历翰林检讨。因反对朝庭灯彩焰火铺张浪费,不愿进诗献赋粉饰太平,与章懋、黄仲昭同谪,人称翰林四谏。被贬桂阳州判官,寻改南京行人司副。以忧归,卜居定山二十余年。弘治间,起为南京吏部郎中。罢归卒,追谥文节。昶诗仿击壤集之体。撰有《庄定山集》十卷。 ► 564篇诗文
与谢汝申饮北山周纪山堂石洞老师在焉
除夜和黄子明员外 其二
乔节妇宗大希大祖母也 其一
六合别俞邦诚
爱晖地官题孙守禦扇偶及贱名用韵奉答
赏臧老原西窗牡丹和韵
题周敬叔菊花孤鹤出韵 其一
与柳嘉兴 其二
作东风亭和东川
题沈石田画鹅为文元作 其一
寄沈仲律先生 其一
閒叟为梅溪胡处士赋和光岳
中秋无月和廷信
吊易羽士姜守一 其一
题梅和韵
奉沈都宪和韵 其二
寿陈天益乃翁
古愚卷为白沙乃兄作
讷斋为林大参题
寄詹大尹
登元故阴和程处士
泉上请司马赋诗
题翎毛和韵
静庵为文辅乃翁作
寄沈大有 其二
上西华山先陇 其八
叠前韵 其一
早禾为官马食践殆尽
题江村卷
送程大尹之官陑县郁长史在义乌时门人也
奉亲堂为古溪赋
与李敬熙 其三
和罗黄门先生梅江
题萧尹翎毛 其一
送司寇张先生 其一
谢天与改官汴臬幕东峤兄有诗次韵并寄 其一
答允崇 其一
与东川雪潭诸友游定山真珠泉
寄蜀中徐山甫
石翁又有书至诗寄兄东峤
缉熙子为潘二教作
送博罗何孝子 其四
送杨地官之边
承颜弟书来有眼底流涎摇尾之叹诗以复之
次韵升卿弟 其一
梅花仙子和韵
寄晏运使
题萧尹翎毛 其二
送郁先生以国子助教升长史
传俸
过张秋行台忆东山 其二
方景瞻还南城借松厓韵
寄荅朱推府
跋文司训赠行卷
读白沙先生诗集 其三
栽树 其三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