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古文

爱中华 爱国学
爱古文> 诗文> 次韵答谢公靖节推将至襄阳见寄 其二

次韵答谢公靖节推将至襄阳见寄 其二

南北朝 邹浩

宾主相忘沔水滨,高风谁与向来亲。君能鸡黍酬初诺,我亦齑盐得此春。

桃李无言方永日,江山有路正宜人。直须弄凤骑龙去,莫使身为可畏身。

诗人邹浩的古诗

次韵刘元因赠王幼安

南北朝 邹浩

真人拱南向,群英纷玉除。趯趯动环海,夙怀思远摅。

争弹冠上尘,丘壑空故居。之子建安裔,少长惟诗书。

每笑靖节君,归来但巾车。拟倍万乘器,璨璨雕璠玙。

终然怒剑横,锐气埋忧虞。须知梦镜中,所适难一如。

倘不达本原,触事成自诬。试焚定慧香,矫首瞻六铢。

于此发深省,鼓瑟犹吹竽。

曾存之以伫云名庵以待缁流因作此戏之

南北朝 邹浩

不见从来庵内人,结茅濒水更慇勤。云飞日日满天地,借问如何能伫云。

送李子威致仕还乡

南北朝 邹浩

人间勋业如作诗,先生能诗端自知。人间得丧如奕棋,先生能棋复何疑。

此身未免人间世,南北东西聊尔耳。波涛风际涌丘山,不害江河为止水。

今年青春草木青,只有白发日日新。先生一笑谢簪绂,归作三吴高尚人。

三吴寒暄几来去,童时闾井今犹故。闾门亲旧半成空,往往子孙无托处。

先生第宅濒清流,负郭岁有千钟收。挥金买酒醉花月,一局一篇方外游。

诸郎森森美且修,名声相继彻冕旒。斑衣夙夕奉颜色,借问达官谁与俦。

他年再拜乡人后,犹能敬为先生寿。

元老寄惠香神

南北朝 邹浩

毗耶居士有神功,断取香神置掌中。五分普令薰法界,一时俱送与仙翁。

岩头云澹晖晖日,洞口烟横细细风。可但吾心今莫逆,香岩于此获圆通。

敬读仁祖实录用前韵

南北朝 邹浩

嘉祐纪庚子,犬马初冬生。安知拱尧舜,不事沉香亭。

尔来百寮底,霏霏清涕零。弓剑谁与问,白云飞晚晴。

恭闻语乾造,凛如班集英。遗恩泰山重,死报鸿毛轻。

圣孙王纂承,行当叩天扃。

湖上杂咏 其二

南北朝 邹浩

何处清风作晚凉,解衣相与面沧浪。青萍紫芡令人恨,遮却琉璃万顷光。

母氏诞生之日得家书喜不自胜形于鄙句

南北朝 邹浩

萱草留春瑞气长,二年吴越杳相望。炉烟正起依南极,乡信俄来自北堂。

委曲备闻逾获宝,欢欣遥想盛称觞。人心天意端如此,行矣归宁慰寿康。

戏泽老

南北朝 邹浩

要识漳州李秀才,无髭无发恶追陪。如今熟也君知否,不独江西有大梅。

示衡岳寺善果庵道成庵主

南北朝 邹浩

游了诸山问了禅,却来庵里坐安然。何如一瓣焚香去,飞作祥云遍九天。

怀承天岑老

南北朝 邹浩

记得承天老古锥,呵呵拍手几人知。年来饱饭应无数,门外小桥真可为。

浙右普瞻圆照塔,室中高挂建降师。我身虽窜心如昨,落笔犹能挥寺碑。

寿星院观竹

南北朝 邹浩

祗园寂寞耸高材,自有鸾凰接翅来。回首壶觞散桃李,日斜风动使人哀。

与节推李师益游谷隐习池

南北朝 邹浩

无心一何求,无垢一何洗。与子入山来,放脚东风里。

岩根初著花,溪冰半流水。一笑真偶然,松声为谁起。

次韵蔡宽夫解元暮春见怀 其二

南北朝 邹浩

惊红簌簌点苍苔,春去黄鹂唤不回。九藏脉参知我病,千人笔扫见君才。

会须磥砢挥谈麈,方悟蜿蜒落酒杯。命驾相应怜叔夜,笑颜一月几能开。

谒武侯道中 其一

南北朝 邹浩

万株桑柘拥江城,中有梅花独自清。不近樽罍免攀折,会须结实助和羹。

故承议李

南北朝 邹浩

荦荦豪英内,如公迥不群。胸中妙庄老,笔下蔼机云。

勋业知谁睹,声名只自闻。空馀柏庄柏,弥望拱高坟。

再用前韵答济明见和

南北朝 邹浩

长笑空言谩九丘,更携馀刃佐方州。老奸不复潜封内,佳句终然到笔头。

秋入江山供远思,路回猿鹤伫清游。只应未厌斯民乐,还听钟鸣十二楼。

至日依韵和老杜五首 其五

南北朝 邹浩

惭愧君恩似日长,终然倾否肇三阳。休思往事追华贯,且喜馀生脱瘴乡。

俛仰自知诚自幸,尊卑相守免相望。外炎内热从兹尽,别是人间一味凉。

留题天绘亭

南北朝 邹浩

杖屦追随陟杳冥,无边胜景集孤亭。解衣自若谁为史,造物难穷巧赋形。

展拓二仪成缟素,均调一气作丹青。会将断取山川手,卷入中州挂户庭。

席上呈仲明

南北朝 邹浩

诵诗久欲陪苏焕,载酒谁怜访子云。莫道囊空乏供给,邻家芹菊许人分。

陈莹中画像赞 其二

南北朝 邹浩

了了了时非了,非非非处何非。要识此翁端的,试看笔下形仪。

邹浩

邹浩

  邹浩(1060—1111)字志完,遇赦归里后于周线巷住处辟一园名“道乡”,故自号道乡居士,常州晋陵(今江苏常州)人。生于宋仁宗嘉祐五年,卒於徽宗政和元年,年五十二岁。元丰五年(1082)进士,调扬州颍昌府教授。吕公著、范纯仁为郡守,皆礼遇之。哲宗朝,为右正言,累上疏言事。章惇独相用事,浩露章数其不忠,因削官,羁管新州。徽宗立,复为右正言,累迁兵部侍郎两谪岭表,复直龙图阁。卒谥忠,学者称道乡先生。浩著《道乡集》四十卷,《四库总目》传于世。

► 569篇诗文

南北朝古诗词

国学| 诗文类型|诗文作者|古诗作者|诗词作者|古诗诗人|古诗Tag|诗文Tag| 免责声明 | 备案号:闽ICP备2023015952号-1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