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古文

爱中华 爱国学
爱古文> 诗文> 再用汪少卿韵

再用汪少卿韵

宋代 方岳

毕竟春晴好,杨花也送行。
驿程寒冉冉,江树晓晶晶。
水长船能驶,诗多担转轻。
江湖吾倦矣,茅屋几时成

诗人方岳的古诗

上巳游显亲寺题其壁

宋代 方岳

松房小小雨留客,竹迳深深鸟唤人。
灿醉不知三月暮,等閒又是一年春。

上冢

宋代 方岳

烟水初平稳放阊,解缨聊复濯沧浪。
每年上冢天无准,是处下田春正忙。
岁月可惊寒悄悄,贤愚同尽绿茫茫。
早知识字能为崇,不废吾翁百本桑。

明日登后山用韵

宋代 方岳

雪林篱落行清晓,毕竟山人太耐寒。
酒圣坐来春泛泛,梅仙飞去玉珊珊。
草塘唤就荷葭坞,竹径生成花药栏。
诗敌只愁成小怯,迩来自觉笔头乾。

送别季观

宋代 方岳

山留迁客秋风寺,想得梧桐怨夜长。
正欠蹇驴相就语,其如征燕欲归忙。
苹花思与晴江渺,桂树寒生老月香。
一路有诗烦拾取,寄书犹及雁前霜。

以人生五马贵莫受二毛侵为韵送胡献叔守邵阳 其二

宋代 方岳

襄蜀莽万里,战骨高于城。湖南宁几州,耕凿偷馀生。

题刊匠图书册

宋代 方岳

黄金汉鼎青错落,绿玉秦玺红屈蟠。
龙翔凤翥入刀笔,宝晋山林风月寒。

次韵杨先辈古调 其二

宋代 方岳

南山有于菟,雪齿双铜睛。雾深忽轩鬐,孤啸开青冥。

槲林岁月老,犹以文炳名。胡为食牛志,无复当时英。

吾闻杨仪之,笔落风雨惊。乃今已老矣,囊锦携一兵。

平时号诗将,穷处围愁城。何当胾西昆,与尔樽南溟。

高谈动星斗,万物皆欣荣。秋风吾亦归,空山多月明。

秋热

宋代 方岳

蕴隆日日等西风,等得西风更蕴隆。
四十日秋无点雨,谁将消息到梧桐。

题致堂新州坐石

宋代 方岳

棱层不隔梅花岭,万里相从识两翁。
却怪牧牛亭下路,石麟咫尺卧秋风。

争棋

宋代 方岳

江南底处无杨柳,海内何人解诗酒。
春蓑雨湿蕙烟寒,閒却鸥沙钓竿竹。
塞云漠漠方笞兵,油幢安用白面生。
东山屐齿藓花绿,鹤唳风声到棋局。

九日道中

宋代 方岳

重阳却喜无风雨,野菊迎人亦自花。
年去年来秋又老,江南江北鬓将华。
离骚如此那无酒,羁旅虽谙不似家。
但得东篱堪种菊,尽容吾子岸乌纱。

去郡三思

宋代 方岳

我思渤海龚,一语锄犷俗。
竟令陇亩间,刀剑化牛犊。
樵民令人耳,乃不受约束。
时时弄梃刃,谁肯继往躅。
归来乎山中,无靦尔面目。

行香子·说与樵青

宋代 方岳

说与樵青。紧闭柴门。道先生检校东屯。阿戎安在,未扫愁痕。且免歌词,休载妓,莫携尊。梅自生春。雪立前村。道此杯、酒也须温。无穷身外,付与乾坤。谁共耕山,闲钓水、饱窥园。

满庭芳(甲寅生日)

宋代 方岳

雨带苍烟,须粘残雪,几年今日秋崖。梅花篱落,不减旧情怀。更觉神仙有分,一条冰、羽客官阶。朝真外,研朱点易,风露滴松钗。
蓬莱。清浅未,吾将游戏,月坞云齐。已相期汗漫,鹤蜕青鞋。一念人间尘土,为雏孙、留醉茅柴。今而后,村书杂字,尽有老生涯。

僮有弹鹭置池上者予解其缚纵之而不去盖不饮

宋代 方岳

烟藤羃羃惊蛇蛰,雪羽飞飞群鹭集。
相莜抱子林欲深,经始营巢茅未葺。
衔枚适与恶少逢,落弹不虞奇祸及。
毳残玉点偶赊死,颈曲银钩竟遭执。
急呼解缚纵使归,胡自拘囚长竚立。
白苹久失鸿雁洲,红豆不窥鹦鹉粒。
申胥并日负秦庭,庄舄愁吟思越邑。
云何垂翅但摧颓,岂欲言情辄於悒。
子其休矣勿介介,山曰归哉宁汲汲。
放之云壑卧萝茑,期以春皋伴蓑笠。
临去一语更丁宁,从此谨毋轻出入。

以人生五马贵莫受二毛侵为韵送胡献叔守邵阳 其九

宋代 方岳

借筹渭阳幕,边画分毫毛。邵州二千里,能勿鉴寐劳。

次韵宋尚书山居十五咏·正己亭

宋代 方岳

少日横刀属两鞬,玉花曾几试戎鞯。
归来聊复观仁耳,不在惊鸿落劲弦。

次韵宋尚书山居十五咏·金沙荼靡径

宋代 方岳

露浥晴光对洗妆,柔条无力不成行。
阿环淡伫阿娇丽,一种风流各自香。

题讷斋

宋代 方岳

世人但识三尺嘴,仪从秦横竟谁是。
澜翻口角欲悬河,秋崖听之归洗耳。
万言万当不如默,视吾舌存政须讷。
云根手筑月三间,是非付与西山笏。
谓君为讷耶,读当夜寂声琅琅。
谓君为辨耶,向人开口无雌黄。
屋头自有山如此,说易说难那用许。
孔堂丝竹春风和,赐也多参惟一唯。

茉莉

宋代 方岳

闽雨揉香摘未知,钩帘顿觉暑风微。
只应雪外梅花笑,肯与儿曹入枕帏。
方岳

方岳

方岳(1199~1262),南宋诗人、词人。字巨山,号秋崖。祁门(今属安徽)人。绍定五年(1232)进士,授淮东安抚司□官。淳□中,以工部郎官充任赵葵淮南幕中参议官。后调知南康军。后因触犯湖广总领贾似道,被移治邵武军。后知袁州,因得罪权贵丁大全,被弹劾罢官。后复被起用知抚州,又因与贾似道的旧嫌而取消任命。 ► 634篇诗文

国学| 诗文类型|诗文作者|古诗作者|诗词作者|古诗诗人|古诗Tag|诗文Tag| 免责声明 | 备案号:闽ICP备2023015952号-1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