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古文

爱中华 爱国学
爱古文> 诗文> 送荔子方蒙仲

送荔子方蒙仲

宋代 方岳

曾识坡仙海上山,清冰寒露洗熇袢。
老天不与诗为地,却欠闽中住一番。

诗人方岳的古诗

社日

宋代 方岳

燕子今年掯社来,翠瓶犹有去年梅。
丁宁莫管杏花俗,付与春风一道开。

山居七咏 其一 经史阁

宋代 方岳

买书堆屋当藏珍,砚水生春玉作麟。此老大蒙稽古力,至今疏草墨花新。

山中 其一

宋代 方岳

此身只合著林泉,安得缠腰十万钱。百事懦无拖地胆,一生愚似信天缘。

青山有约不知老,黄犊与人相对眠。问讯春蓑故无恙,乱云深处更超然。

三用韵酬沈同年

宋代 方岳

雨屡适从何许来,双蓬无处避风埃。
江湖谁共月千里,轩冕真同水一杯。
纵有穷愁侵病骨,断无荣辱到灵台。
只销处士星明润,未用三台入斗魁。

题陈叔茂二亭·观澜

宋代 方岳

喷腾浙江潮,奔放吕梁水。
人情骇奇观,所见涛浪耳。
见浪不见澜,滔滔者皆是。
天晴风日佳,试叩二三子。

送吕提干并简谢泉

宋代 方岳

山云一夜雨,称放过阊船。
坑发宁遣圹,民贫不为钱。
范碑秋寺古,楚观暮江前。
寄谢东山老,灵砂并欲仙。

行香子·说与樵青

宋代 方岳

说与樵青。紧闭柴门。道先生检校东屯。阿戎安在,未扫愁痕。且免歌词,休载妓,莫携尊。梅自生春。雪立前村。道此杯、酒也须温。无穷身外,付与乾坤。谁共耕山,闲钓水、饱窥园。

元英先生家鸬鹚步当文正其裔孙楷全登进士赠

宋代 方岳

唐人犹有故家存,山裹鸬鹚步下村。
宗派傥容诗嗣续,横枝吾亦是儿孙。

西江月·燕子催将初度

宋代 方岳

燕子催将初度,梨花指定清明。春风可是太多情。乐事良辰一并。绛老从头甲子,楚骚几度庚寅。晴光不隔凤凰城。花底举头天近。

山径

宋代 方岳

一径净于秋,山中夜来雨。倚松不知还,幽禽妙言语。

石孙试童子郡广文赠之诗代赓为谢

宋代 方岳

命穷久已付之天,草木閒兮月一川。
无地可容携锸处,有孙犹有佩觹年。
老夫耄矣耕方熟,小子识之攻益坚。
万岁石场今尔耳,当家衣钵底须传。

感风谢客

宋代 方岳

閤閤官蛙鸣,齁齁老牛喘。政坐一朝喧,作此十日沴。

天公信难料,气候随手转。吾贫了目前,遽脱春衣典。

宁知昨夜雪,缩若蚕作茧。坐令鼻流沫,客邪闭关犍。

畏风甚防秋,畏酒甚把浅。呼童语之故,有客姑谢遣。

使吾早自觉,安得讹谬舛。乃知天下事,以谨失者鲜。

四月韵答才老

宋代 方岳

江山带郭数家村,穷僻谁敲月下门。
谢绝往来缘事尽,争论胜负为棋喧。
爱閒宁有万金产,投老当夸两足尊。
不惜梅花三寸雪,并令回施给孤园。

桂子白大监饟酒冰炭

宋代 方岳

尺雪专为我辈寒,故人亦肯记袁安。麒麟红作千金直,鹦鹉绿随双玉乾。

贷米不烦临古帖,敲门未敢兀吟鞍。明朝第一番花信,也办琼丝翠缕盘。

沁园春(用梁权郡韵饯春)

宋代 方岳

莺带春来,鹃唤春归,春总不知。恨杨花多事,杏花无赖,半随残梦,半惹晴丝。立尽碧云,寒江欲暮,怕过清明燕子时。春且住,待新篘熟了,却问行期。
问春春竟何之。碧紫态红情难语离。想芳韶犹剩,牡丹知处,也须些个,付与荼コ。唤取聘婷,劝教春醉,不道五更花漏迟。愁一饷,笑车轮生角,早已天涯。

早春山中 其一

宋代 方岳

空濛山翠湿乌纱,逗密穿深一径斜。谁画秋厓满头雪,石坛倚竹看梅花。

谕俗

宋代 方岳

稻压田塍穑头重,蛟蛇纠蟠扶不动。
得霜欲老晴下鎌,卷扶秋云堆作陇。
昨日籴米如籴珠,顿落半价多年无。
卖刀买牛政不恶,一字入官妨尔乐。
不如阿婆杀鸡赛田神,阿翁买酒邀田邻。
三杯径醉客归去,茅檐曝背温如春。

月下

宋代 方岳

月明正午一声雁,山静如秋两袖风。
鹤与苍头齐睡着,无人知我此山中。

水调歌头(庆平交七月十七)

宋代 方岳

世不乏季子,藉甚有休声。芝兰挺秀庭砌,广厦万间新。胸次金天爽豁,风骨玉堂清彻,才器更轮囷。劲节九秋干,和气万家春。
过中元,才两日,是生辰。瓣香西上,都向此夕颂殷勤。自有阴功天佑,合享人间长寿,不独我知君。从此见今日,丹桂伴灵椿。

叶秘书致白龙涎

宋代 方岳

闭门老去著幽禅,趺坐时参柏子烟。书册懒随黄犊角,岩霏宁识白龙涎。

蓬莱山复在何处,杞菊赋今谁与传。不道宝书天尺五,肯分风月到林泉。

方岳

方岳

方岳(1199~1262),南宋诗人、词人。字巨山,号秋崖。祁门(今属安徽)人。绍定五年(1232)进士,授淮东安抚司□官。淳□中,以工部郎官充任赵葵淮南幕中参议官。后调知南康军。后因触犯湖广总领贾似道,被移治邵武军。后知袁州,因得罪权贵丁大全,被弹劾罢官。后复被起用知抚州,又因与贾似道的旧嫌而取消任命。 ► 634篇诗文

国学| 诗文类型|诗文作者|古诗作者|诗词作者|古诗诗人|古诗Tag|诗文Tag| 免责声明 | 备案号:闽ICP备2023015952号-1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