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古文

爱中华 爱国学
爱古文> 诗文> 清明日舟次吴门

清明日舟次吴门

宋代 方岳

片片飞化更异乡,人家插柳抵愁长。
晴沙烟草几今古,春去春来燕子忙。

诗人方岳的古诗

明月雨再用韵

宋代 方岳

竹君颇介特,高节凌秋霜。
朝来雨声寒,意色俱凄凉。
此岂子败盟,而不能相忘。
秋色雨亦佳,遣我冥搜忙。
离骚日在眼,捃摭方滥觞。
安得灵运屐,共窥公干墙。
涉世三折肱,悲秋九回肠。
脱巾漉浮蛆,醉卧六尺床。
竹意亦自持,俨立何堂堂。
会当有良夜,披户延寒光。

赵尉送菜

宋代 方岳

岂可常贫料此翁,斋盂顿有玉珑忪。
春山药草能同饭,夜雨茅堂未缺供。
杞菊共传寒绿赋,柴桑不隔紫霄峰。
冰甆嚼出宫商羽,一洗人间芥蒂胸。

感风谢客

宋代 方岳

閤閤官蛙鸣,齁齁老牛喘。政坐一朝喧,作此十日沴。

天公信难料,气候随手转。吾贫了目前,遽脱春衣典。

宁知昨夜雪,缩若蚕作茧。坐令鼻流沫,客邪闭关犍。

畏风甚防秋,畏酒甚把浅。呼童语之故,有客姑谢遣。

使吾早自觉,安得讹谬舛。乃知天下事,以谨失者鲜。

送徐太博守莆中

宋代 方岳

南州高士心如水,夜雨炉亭岁欲环。
朝迹只如初到日,州麾犹在两年间。
秋来竹屋多归梦,天与莆人一破颜。
馆下诸生能恋恋,眼中循吏故班班。
相传士子多于鲫,共喜府公清似山。
庆历谏臣书在否,乾淳文赋笔追还。
郎官红熟海风静,通印子肥春网閒。
心事太平儿女语,诗家尊宿鬓毛斑。
欢迎骑竹来何暮,赠别垂杨不可攀。
办与老夫同一念,不忧吾道久间关。

再用韵简赵簿

宋代 方岳

相逢倾盖几何时,世俗於君亦诡随。
但觉文名惊朽钝,径令诗腹化神奇。
别来已赋三秋句,久欲尊为一字师。
洗耳正须过习簿,强於太乙夜烧藜。

石孙受命

宋代 方岳

圣泽如春雨露宽,弃遗犹不绝衣冠。
万钉宝带翁无分,一幅花绫孙有官。
得免白丁何啻足,亲曾黄甲不堪看。
九经幸自澜翻熟,但守青灯雪屋寒。

鹊桥仙(七夕送荷花)

宋代 方岳

银河无浪,琼楼不暑。一点柔情如水。肯捐兰佩了渠愁,尽闲却、纤纤机杼。
波心沁雪,鸥边分雨。翦得荷花能楚。天公煞自解风流,看得我、如何销汝。

又和晦翁棹歌

宋代 方岳

烧药炉存草亦灵,煮茶灶冷水犹清。
老仙一去无消息,只有飞泉落佩声。

戏简王尉

宋代 方岳

半床明月老秋风,未必诗人一例穷。
比似乐天犹欠在,是非已落酒杯中。

道中即事 其十二

宋代 方岳

田翁不省雪模糊,紧闭柴门拥地炉。自许小厖分席坐,是间宁复著吾徒。

时事

宋代 方岳

閒身久矣属烟波,时事谁传到钓蓑。
无一可忻真老矣,有三太息奈渠何。
君为尧舜宁非幸,人在羲皇不啻过。
击壤共歌年谷熟,此生帝力已居多。

受诰口号

宋代 方岳

雪寒月瘦鬓马丝,缘底天家圣得知。
从此江山尽驱使,小民奉赖遣吟诗。

如梦令(春思)

宋代 方岳

知是谁家燕子。直恁惺松言语。深入绣帘来,无奈落花飞絮。春去。春去。且道干卿何事。

紫极宫用吕宗卿韵

宋代 方岳

云湿棋枰不堪着,满壑松寒鸟声乐。
向来石鼎老弥明,松下无人启玄钥。

送少卿奉使淮西

宋代 方岳

金兵据城坚如石,鞑人人关平如席。
秋高塞上沙草愁,夜半军中羽书急。
符麟留钥汉宗姓,风鹤为兵谢安侄。
貔貅野宿日增灶,鼪鼯陆梁夜鸣镝。
肯携金印问钱谷,盍上玉堂调笔墨。
时平书生坐迂阔,气盖廷臣工激直。
烟尘所喜毛发青,冰雪其清肝胆白。
朱雀桥深橘香美,白鹭洲寒荻花湿。
我所思兮丁令威,欲往从之语胸臆。

以人生五马贵莫受二毛侵为韵送胡献叔守邵阳 其二

宋代 方岳

襄蜀莽万里,战骨高于城。湖南宁几州,耕凿偷馀生。

杨柳枝 其二

宋代 方岳

拗尽青青恨未消,春风一夜长新条。多情也似相欺得,爱惹钗头翡翠翘。

题郑尉爱山楼

宋代 方岳

三间屋与佛同住,纸帐梅花烟雨寒。
有客肯来清话否,上楼借与好山看。

题义约

宋代 方岳

向来祁山赭如天,迩来祁山翠如碧。
祁山草木皆精神,祁山人材方气魄。
君不见癸丑诸贤奉亲策,武成殿前天咫尺。
太微星动豹尾班,祁山人作龙头客。
所以天癸老子山之侧,为守云烟护山碧。
山转碧兮人转奇,未许右科专此席。
前头更有文状元,努力风鹏九霄翮。

溪行 其五

宋代 方岳

冬雪不到地,春雪方连天。山园亦珊瑚,暄暖亦已妍。

舒舒者丹荑,忽作冻猬拳。寒燠固不齐,勿与时争先。

方岳

方岳

方岳(1199~1262),南宋诗人、词人。字巨山,号秋崖。祁门(今属安徽)人。绍定五年(1232)进士,授淮东安抚司□官。淳□中,以工部郎官充任赵葵淮南幕中参议官。后调知南康军。后因触犯湖广总领贾似道,被移治邵武军。后知袁州,因得罪权贵丁大全,被弹劾罢官。后复被起用知抚州,又因与贾似道的旧嫌而取消任命。 ► 634篇诗文

宋代古诗词

国学| 诗文类型|诗文作者|古诗作者|诗词作者|古诗诗人|古诗Tag|诗文Tag| 免责声明 | 备案号:闽ICP备2023015952号-1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