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古文

爱中华 爱国学
爱古文> 诗文> 小重山·碧幕霞绡一缕红

小重山·碧幕霞绡一缕红

宋代 陈亮

碧幕霞绡一缕红。槐枝啼宿鸟,冷烟浓。小楼愁倚画阑东。黄昏冷,一笛碧云风。
往事已成空。梦魂飞不到,楚王宫。翠绡和泪暗偷封。江南阔,无处觅征鸿。

陈亮小重山·碧幕霞绡一缕红译文

碧幕霞绡一缕红。槐枝啼宿鸟,冷烟浓。小楼愁倚画阑东。黄昏冷,一笛碧云风。
碧蓝天上丝罗般的彩霞染成一抹艳红。槐树枝头,宿鸟呼朋唤侣,暮霭冷烟渐渐浓。我斜倚画栏发愁在小楼东。冷色凄清朦胧,透过游曳的碧云,晚风传来一阵阵哀怨的笛声。
往事已成空。梦魂飞不到,楚王宫。翠绡和泪暗偷封。江南阔,无处觅征鸿。
往事都已成空。屈原忧国的忠魂无法飞到楚王官。我试将绿丝帕染满血泪,暗暗装封。可是江南如此辽阔,上哪儿寻觅一只鸿雁,为我捎信飞入九重宫。

陈亮小重山·碧幕霞绡一缕红注释

注释
碧幕:碧绿的天幕,指碧空。古人谓天为幕,谓地为席,故曰碧幕。
霞绡(xiāo):古人或以霞喻红绡,或以红绡拟霞。绡,丝帛。唐·温庭筠《锦城曲》:“江风吹巧剪霞绡,花上千枝杜鹃血。”
宿鸟:归巢栖息的鸟。
画阑(lán):有彩绘的栏杆。
楚王宫:借指宋王朝的宫廷。
翠绡:指用彩绡作信笺。
征鸿:远飞的大雁。

陈亮小重山·碧幕霞绡一缕红赏析

词的上阕写景,词人营造出一种凄凉、哀婉的气氛,借以烘托自己内心的悲哀和冷寂。“碧幕霞绡一缕红。”日近西山,夜幕即将降临,轻绡一样的彩云穿透蓝色的天空,投下一缕红色的霞光。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这样美丽的景色不禁让人心生哀愁、留恋。
“槐枝啼宿鸟,冷烟浓。”残霞渐渐消散,暮色苍茫,夜里投宿在槐树枝头上的鸟儿啼叫着。暮色中本就冷烟浓密,鸟儿的啼叫声更增添几分凄凉。“冷”字不仅指秋天薄暮时天气微冷,还表达出词人心中的冷寂和愁绪。
作者怀着满腹愁绪倚在画阑之东,看冷亮缓缓升起。黄昏的冷光凄迷朦陇,远处的笛声穿透碧云风传来。一个“愁”字写出词人的满腹惆怅。黄昏时分,冷儿初升,薄暮还未消散,冷光透过云层照向大地,凄冷、模糊。“黄昏冷,一笛碧云风”描绘出一幅凄凉、寂静的图画。南朝诗人江淹有“日暮碧云合,佳人殊未来”的诗句,所以“碧云风”应暗含有“佳人”之意,只是这里的“佳人”是词人政治上的知己。
下阕开始抒情,词人心中的忠愤之气仿佛呼之欲出。当年作者多次向宋孝宗上书均无果。虽然一片忠心如石沉大海,但是陈亮的救国雄心却并没有随之湮灭,他依然怀着一腔赤诚,希望为复国大计做一番事业。
“梦魂飞不到,楚王宫。”此处作者以屈原自比。当年楚怀王听不进忠臣屈原的进言,放逐屈原,如今的宋孝宗一如当时的楚怀王,无视贤良,重用奸佞之臣。尽管如此,词人还是想去见他,想向他款款陈情,再进忠言。可是梦魂怎么能穿越千里,到达他的身边。
“翠绡和泪暗偷封。江南阔,无处觅征鸿。”据《丽情集》记载,唐代御史裴质曾与成都官伎灼灼感情甚笃。后来,裴质被召回朝中之后,灼灼用软绡收集了自己的眼泪寄给他。此处词人自喻为灼灼,想用翠绿色的软绡收集自己的眼泪,寄给皇帝,以让他知晓自己的一片赤诚忠心,却不知道应该差谁去寄。
江南大地虽然非常辽阔,但是作者却无法找到一只可以寄书的鸿雁。鸿雁传书是一个典故,据《汉书·苏武传》记载,汉朝使臣为了诈骗匈奴单于,告诉他汉廷知道苏武还活着,因为他曾让大雁带回过书信。此处词人说找不到可以寄书的鸿雁,实际上是慨叹无人能将他的一腔忠心和北伐之志告诉皇帝。
朝廷苟安江左,满怀爱国之志的陈亮却元用武之地。在他写给吕祖谦的一封信中有这样一句话:“每念及此,或推案大呼,或悲泪填臆,或发上冲冠,或拊掌大笑。”其内心的抑郁不平,溢于言表。这首词多处用典,作者借助典故说出了自己内心深处不能直说的情感。
全词以美人相思自喻,表达作者对孝宗的一片忠忱。他格外希望孝宗能成为恢复中原、统一神州的中兴之主,可是“往事已成空”,朝廷苟安自保,忠言不被采纳,作者和泪陈词,但君门九重,朝臣梗阻,因而无法传到深宫。永康距临安非遥,词中屡言梦魂不到,江南水阔,征鸿难觅,在于表明作为一介布衣的爱国志士,与朝廷之间隔着多少无形的障碍,要实现报国之志,还有很遥远的路要走。
在中国历史上,由于外患频仍,皇帝昏庸,“文死谏,武死战”,留下多少可歌可泣的故事,也铸就中华民族爱国主义传统精神,难能可贵的是:陈亮既不是文臣,又不是武将,不过一介布衣,一个小小老百姓,多次向皇帝上书,不被采纳,依然初衷不改,在词章里表达那种输肝沥胆的血泪忠诚和忧患意识,就连南宋朝廷的衮衮诸公也无几个人能做到,无怪作为词坛领袖兼封疆大吏的辛弃疾也对他钦佩不已。

陈亮小重山·碧幕霞绡一缕红创作背景

中原河洛之地被金军占领多年,南宋王朝却苟且偷安。陈亮上书《中兴五书》,之后又多次上书,向孝宗陈述复国策略。朝臣为了一己私利纷纷攻击他,称他为“狂怪”。在长期不得重用后,词人的一腔报国之热情依然像汹涌的波涛,使其内心无法平静。这首词抒发的就是他无处安放的爱国心。

诗人陈亮的古诗

垂丝钓(九月七日自寿)

宋代 陈亮

菊花细雨。萧萧红蓼汀渚。景物渐幽,风致如许。秋未暮。又值吾初度。
看天宇。正澄清欲往,登高未也,红尘当面飞舞。几人吊古。乌帽牢收取。短发还羞觑。遐寿身、近五云深处。

阮郎归(重午寿外舅)

宋代 陈亮

波光渺渺浸晴陂。有亭湖岸西。芰荷香拂柳丝垂。升堂献寿卮。
红约腕,绿侵衣。愿祝届期颐。花间妙语欲无诗。一年歌一词。

渔家傲(重阳日作)

宋代 陈亮

漠漠平沙初落雁。黄花浊酒情何限。红日渐低秋渐晚。听客劝。金荷莫诉真珠满。
坐上少年差气岸。题诗落帽从来惯。戏马龙山当日燕。真奇观。尊前未觉风流远。

满江红·曾洗乾坤

宋代 陈亮

曾洗乾坤,问何事、雄图顿屈。试著眼、阶除当下,又添英物。北向争衡幽愤在,南来遗恨狂酋失。算凄凉部曲几人存,三之一。诸老尽,郎君出。恩未报,家何恤。念横飞直上,有时还戢。笑我只知存饱暖,感君元不论阶级。休更上百尺旧家楼,尘侵帙。

赠刘改之

宋代 陈亮

刘郎饮酒如渴虹,一饮涧壑俱成空。
胸中磊磈浇不下,时吐劲气嘘青红。
刘郎吟诗如饮酒,淋漓醉墨濡其首。
笑鞭列缺起丰隆,变化风雷一挥手。
吟诗饮酒总余事,试问刘郎一何有。
刘郎才如万乘器,落濩轮囷难自致。
强亲举予作书生,却笑书生败人意。
合骑快马健如龙,少年追逐曹景宗。
弓弦霹雳饿鸮叫,鼻尖出火耳生风。
安能规行复矩步,敛袂厌厌作新妇。
黄金挥尽气愈张,男儿龙变那可量。
会须斫取契丹首,金甲牙旗归故乡。

品令(咏雪梅)

宋代 陈亮

潇洒林塘暮。正迤逦、香风度。一番天气,又添作琼枝玉树。粉蝶无踪,疑在落花深处。
深沈庭院,也卷起、重帘否。十分春色,依约见了,水村竹坞。怎向江南,更说杏花烟雨。

南乡子·人物满东瓯

宋代 陈亮

人物满东瓯。别我江心识俊游。北尽平芜南似画,中流。谁系龙骧万斛舟。去去几时休。犹自潮上更来头。醉墨淋漓人感旧,离愁。一夜西风似夏不。

最高楼(咏梅)

宋代 陈亮

春乍透,香早暗偷传。深院落,斗清妍。紫檀枝似流苏带,黄金须胜辟寒钿。更朝朝,琼树好,笑当年。
花不向沈香亭上看。树不著唐昌宫里玩。衣带水,隔风烟。铜华不御凌波处,蛾眉淡扫至尊前。管如今,浑似了,更堪怜。

丑奴儿(咏梅)

宋代 陈亮

黄昏山驿消魂处,枝亚疏篱。枝亚疏篱。酝藉香风蜜打围。
隔篱鸡犬谁家舍,门掩斜晖。门掩斜晖。花落花开总不知。

桂枝香(观木樨有感寄吕郎中)

宋代 陈亮

天高气肃。正月色分明,秋容新沐。桂子初收,三十六宫都足。不沐散落人间去,怕群花、自嫌凡俗。向他秋晚,唤回春意,几曾幽独。
是天上、余香剩馥。怪一树香风,十里相续。坐对花旁,但见色浮金粟。芙蓉只解添秋思,况东篱、凄凉黄菊。入时太浅,背时太远,爱寻高躅。

点绛唇·碧落蟠桃

宋代 陈亮

碧落蟠桃,春风种在琼瑶苑。几回花绽。一子千年见。香染丹霞,回向流虹旦。深深愿。万年天算。玉颗常来献。

送林孔逸从军北上

宋代 陈亮

脱却缝掖衣,更结曼胡缨。安能郁郁事笔砚,男儿本自重横行。

郁王山下秋风起,塞北此时严保垒。皇家选士重防秋,迢递征途从此始。

从军莫问所从谁,抱艺怀才无不宜。筹边亦自有奇策,专事弓刀徒尔为。

此行壮气何激烈,酌酒送君那忍别。万里封侯非所难,玉关功成须早还。

念奴娇·西风带暑

宋代 陈亮

西风带暑,又还是、长途利牵名役。我已无心,君因甚,更把青衫为客。邂逅卑飞,几时高举,不露真消息。大家行处,到头须管行得。何处寻取狂徒,可能著意,更问渠侬骨。天上人间,最好是、闹里一般岑寂。瀛海无波,玉堂有路,稳著青霄翼。归来何事,眼光依旧生碧。

三部乐(七月送丘宗卿使虏)

宋代 陈亮

小屈穹庐,但二满三平,共劳均佚。人中龙虎,本为明时而出。只合是、端坐王朝,看指挥整办,扫荡飘忽。也持汉节,聊过旧家宫室。
西风又还带暑,把征衫著上,有时披拂。休将看花泪眼,闻弦□骨。对遗民、有如皎日。行万里、依然故物。入奏几策,天下里、终定于一。

虞美人·春愁

宋代 陈亮

东风荡飏轻云缕,时送萧萧雨。水边画榭燕新归,一口香泥湿水、落花飞。
海棠糁径铺香绣,依旧成春瘦。黄昏庭院柳啼鸦,记得那人和月、折梨花。

谪仙歌

宋代 陈亮

李白字太白,清风肺腑明月魄。
扬鞭独步止一人,我诵太白手扬拍。
尝闻太白长庚星,夜半星在天上明。
仰天高声叫李白,星边不见白应声。
又疑白星是酒星,银河酿酒天上倾。
奈无两翅飞见白,王母池边任解酲。
欲游金陵自采石,玩月乘舟归赤壁。
欲上箕山首阳巅,看白餐雪水底眠紫烟。
又不知在何处漱瑶泉、酌霞杯。怅望不见骑鹤来,
白也如今安在载,我生恨不与同时,
死犹喜得见其诗。岂特文章惟足法,
凛凛气节安可移。金銮殿上一篇颂,
沉香亭里行乐词。此特太白细事耳,
他人所知吾亦知。脱靴奴使高力士,
辞官妾视杨贵妃。此真太白大节处,
他人不知吾亦知。歌其什,
鬼神泣,解使青冢枯骨立。
呼其名,鬼神惊,
惟有群仙侧耳听。我今去取崑山玉,
将白仪形好雕琢。四方上下常相随,
江东渭北休兴思。会须乞我乾坤造化儿,
使我笔下光焰万丈长虹飞。

夜泊古崎

宋代 陈亮

寒山夜苍苍,清狷数声响。风生芦苇鸣,水落洲渚广。

月暗知潮来,时闻人荡桨。

代赋野堂诗

宋代 陈亮

白沙深浅映丛篁,中有幽人卜草堂。绕屋晴波浮鸭绿,近堤新柳拂金黄。

芳洲水满凫鸥集,曲岸风来杜若香。小艇繫篱閒不钓,青山当户澹相忘。

幽居岂必岩栖远,涉世何如书味长。庞德只将安遗子,冯唐不觉老为郎。

床头古帖从人借,缸面新醪约客尝。谁道沽名高世俗,悬知得趣在林塘。

胜游屡接湖山赏,晚学难追翰墨场。时得抱琴弹夜月,濯缨遗曲和沧浪。

满江红 怀韩子师尚书

宋代 陈亮

曾洗乾坤,问何事、雄图顿屈。试著眼、阶除当下,又添英物。

北向争衡幽愤在,南来遗恨狂酋失。算凄凉、部曲几人存,三之一。

诸老尽,郎君出。恩未报,家何恤。念横飞直上,有时还戢。

笑我只知存饱煖,感君元不论阶级。休更上、百尺旧家楼,尘侵帙。

浪淘沙(梅)

宋代 陈亮

院落晓风酸。春入西园。芳英吹破玉阑干。墙外红尘飞不到,彻骨清寒。
清浅小堤湾。瘦竹团栾。水光疏影有无间。仿佛浣沙溪上见,波面云鬟。
陈亮

陈亮

陈亮(1143—1194)原名汝能,后改名陈亮,字同甫,号龙川,婺州永康(今属浙江)人。婺州以解头荐,因上《中兴五论》,奏入不报。孝宗淳熙五年,诣阙上书论国事。后曾两次被诬入狱。绍熙四年光宗策进士第一,状元。授签书建康府判官公事,未行而卒,谥号文毅。所作政论气势纵横,词作豪放,有《龙川文集》《龙川词》,宋史有传。 ► 112篇诗文

宋代古诗词

国学| 诗文类型|诗文作者|古诗作者|诗词作者|古诗诗人|古诗Tag|诗文Tag| 免责声明 | 备案号:闽ICP备2023015952号-1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