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代 :叶梦得
偶书为山亭五首 其四
膻秽初闻颍水清,东君更复过蒙城。应须鄂渚兵同入,贼垒聊烦尽刬平。
临江仙(乙卯八月九日,南山绝项作台新成,与客赏月作)
千秋岁(小雨达旦,东斋独宿不能寐,有怀松江旧游)
水调歌头·今古几流转
水调歌头(癸丑中秋)
闻莫尚书周侍郎已自鄂州过江入汉上
再见狂胡力请平,将军无事罢屯营。传军已割淮壖地,牙帐仍收鄂渚兵。
胜日身犹堪杖策,衰年耳自厌鸣钲。角巾初了东归约,安用区区岘首名。
连日边报稍稀西斋默坐
鼓角遥闻出塞声,边风吹雁过高城。疆陲无复戊己尉,盗贼犹怜壬午兵。
岁晚胡床闭深阁,夜长刁斗听连营。便须从此传烽息,要及春农论劝耕。
水调歌头·修眉扫遥碧
蔡子因相过留踰月
解作江山一月留,仲文儒雅更风流。欲知爵跃心能喜,正爱蝉连语不休。
筑室君方论并舍,归山我已办扁舟。交亲四海今馀几,万事伤心付白头。
虞美人·一声鶗鴂催春晚
诸幕府见和复答二首 其二
欲眠遣客笑吾真,爱酒空床羡汝邻。归计已甘从短帽,倦涂何止畏奔轮。
高车不用三千客,净社须期十八人。尚许一樽仍破戒,黄柑催酿洞庭春。
水调歌头(湖光亭落成)
次韵马参谋蒋山开堂饭素
邂逅聊凭法供真,兹山谁谓我非邻。相追更喜同枝策,得意遥知了斲轮。
幽事要须尘外侣,好诗仍借镜中人。归来袖里传新句,惊放岩花作小春。
立秋二首 其二
萧关陇水隔天区,壮士何人是破奴。一日顿传三节度,十年空破五单于。
坐谈激烈心犹在,疲俗彫残喘未苏。安得仓箱盈百万,少令天下足军储。
送光上人还湖南光丞相吴元忠之母弟旧名惇字元常以进士入官已而弃 ...
弃家忽若遗,四海吴元常。轩冕安足轻,妻孥等毫芒。
古来惟仁者,有勇故莫当。枨也自多欲,此心焉得刚。
相君抱壮烈,慷慨志亦偿。徒悲萧长倩,屡折终堂堂。
子居真俗间,袖手每在傍。十载复相见,挂帆上潇湘。
我居卞峰颠,万仞凌穹苍。何时一茅屋,共结两道场。
定风波·破萼初惊一点红
登南城
大江南渡是长干,北望清淮岁已寒。废垒至今闻鹤唳,苍山从古自龙蟠。
鬓毛白尽空看镜,髀肉销来尚据鞍。折箠不能笞黠虏,遗民犹有汉衣冠。
章几道将归小饮怀谢城父
中年甚畏别交亲,况复云山旧结邻。涧谷何时同笑语,干戈已结更风尘。
少留对榻聊分坐,多病持杯漫几巡。贾傅长沙知健否,洞庭波浪渺无津。
菩萨蛮(湖光亭晚集)
戏方仁声四绝句 其一
戏弄扁舟泊宅村,却寻三径筑茅墩。云边此意真谁解,剩作新诗与细论。
叶梦得
叶梦得(1077~1148) 宋代词人。字少蕴。苏州吴县人。绍圣四年(1097)登进士第,历任翰林学士、户部尚书、江东安抚大使等官职。晚年隐居湖州弁山玲珑山石林,故号石林居士,所著诗文多以石林为名,如《石林燕语》、《石林词》、《石林诗话》等。绍兴十八年卒,年七十二。死后追赠检校少保。 在北宋末年到南宋前半期的词风变异过程中,叶梦得是起到先导和枢纽作用的重要词人。作为南渡词人中年辈较长的一位,叶梦得开拓了南宋前半期以"气"入词的词坛新路。叶词中的气主要表现在英雄气、狂气、逸气三方面。 ► 198篇诗文
浣溪沙 其八 与鲁卿酌别,席上次韵
偶书为山亭五首 其一
江城子(湘妃鼓瑟)
偶书为山亭五首 其三
南乡子(池亭新成晚步)
夜听莫抚干弹琴流水操
送王升归知果州
点绛唇·高柳萧萧
立秋二首 其一
永遇乐(蔡州移守颍昌,与客会别临芳观席上)
题晁公耄惠崇溪山
杜坚大夫作南窗求诗为赋
水调歌头(送八舅朝请)
满江红·雪後郊原
次韵再答子因
江城子(次韵葛鲁卿上元)
偶至刘少师园二首 其一
浣溪沙(与鲁卿酌别,席上次韵)
蓦山溪(百花洲席上次韵司录董庠)
虞美人(赠蔡子因)
淮西军大破贼兵连六告捷喜成口号二首 其一
鹧鸪天(雨后湖上看落花)
再至建康 其二
蔡子因前韵留别再答二首 其一
浣溪沙(意在亭)
鹧鸪天(元夕次韵干誉)
祈雨 其一
徐惇立罢吏部郎官出守天台待次卞山旧居因寄
鹧鸪天(与鲁卿晚雨泛舟出西郭,用烟波定韵)
府中即事 其二
又明日复同惇立总领吴德素运使章思台过天禧寺登雨花台再用前韵
徽宗皇帝挽歌词五首 其三
满庭芳(张敏叔、程致道和示,复用韵寄酬)
水调歌头 其四 湖光亭落成
定风波(七月望,赵俯置酒,与鲁卿同泛舟登骆驼桥待月)
府中即事 其一
遣晁公昂按行濒江营垒
虞美人(极目亭望西山)
采桑子(冬至日,与许干誉、章几道饭积善。晚归雪作,因留小饮作 ...
江城子(大雪与客登极目亭)
次韵程伯禹用时字韵见寄二首 其二
点绛唇 其一 晚出山榭,春初植兰榭侧,近复生紫芝十二本
寄顺昌刘节使
临江仙(次韵答幼安、思诚、存之席上梅花)
鹧鸪天(次韵鲁卿大钱观太湖)
用前韵送惇立
送模归卞山并示僧宗义为余守西岩者三首 其三
建康旧俗贵重九上巳诸曹皆休务祀神登北山参议马君独不出携诗相过 ...
念奴娇(南归渡扬子作,杂用渊明语)
木兰花(二月二十六日晚雨,集客湖上)
南乡子(自后圃晚步湖上)
偶至刘少师园二首 其二
苦萨蛮(己未五月十七日赠无住道人)
怀西山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