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古文

爱中华 爱国学
爱古文> 诗文> 陪崔大尚书及诸阁老宴杏园

陪崔大尚书及诸阁老宴杏园

唐代 刘禹锡

更将何面上春台,百事无成老又催。
唯有落花无俗态,不嫌憔悴满头来。

诗人刘禹锡的古诗

和李相公平泉潭上喜见初月

唐代 刘禹锡

家山见初月,林壑悄无尘。幽境此何夕,清光如为人。
潭空破镜入,风动翠蛾嚬。会向琐窗望,追思伊洛滨。

早秋集贤院即事(时为学士)

唐代 刘禹锡

金数已三伏,火星正西流。树含秋露晓,阁倚碧天秋。
灰琯应新律,铜壶添夜筹。商飙从朔塞,爽气入神州。
蕙草香书殿,愧花点御沟。山明真色见,水静浊烟收。
早岁忝华省,再来成白头。幸依群玉府,末路尚瀛洲。

送李友路秀才赴举

唐代 刘禹锡

谁怜相门子,不语望秋山。生长绮纨内,辛勤笔砚间。
荣亲在名字,好学弃官班。伫俟明年桂,高堂开笑颜。

八月十五日夜玩月

唐代 刘禹锡

天将今夜月,一遍洗寰瀛。
暑退九霄净,秋澄万景清。
星辰让光彩,风露发晶英。
能变人间世,翛然是玉京。

送鸿举游江西

唐代 刘禹锡

禅客学禅兼学文,出山初似无心云。从风卷舒来何处,
缭绕巴山不得去。山州古寺好闲居,读尽龙王宫里书。
使君滩头拣石砚,白帝城边寻野蔬。忽然登高心瞥起,
又欲浮杯信流水。烟波浩淼鱼鸟情,东去三千三百里。
荆门峡断无盘涡,湘平汉阔清光多。庐山雾开见瀑布,
江西月净闻渔歌。钟陵八郡多名守,半是西方社中友。
与师相见便谈空,想得高斋狮子吼。

奉和郑相公以考功十弟山姜花俯赐篇咏

唐代 刘禹锡

采撷黄姜蕊,封题青琐闱。共闻调膳日,正是退朝归。
响为纤筵发,情随彩翰飞。故将天下宝,万里与光辉。

和李相公初归平泉过龙门南岭遥望山居即事

唐代 刘禹锡

暂别明庭去,初随优诏还。曾为鹏鸟赋,喜过凿龙山。
新墅烟火起,野程泉石间。岩廊人望在,只得片时闲。

蜀先主庙

唐代 刘禹锡

天地英雄气,千秋尚凛然。
势分三足鼎,业复五铢钱。
得相能开国,生儿不象贤。
凄凉蜀故妓,来舞魏宫前。

畬田行

唐代 刘禹锡

何处好畬田,团团缦山腹。钻龟得雨卦,上山烧卧木。
惊麏走且顾,群雉声咿喔。红焰远成霞,轻煤飞入郭。
风引上高岑,猎猎度青林。青林望靡靡,赤光低复起。
照潭出老蛟,爆竹惊山鬼。夜色不见山,孤明星汉间。
如星复如月,俱逐晓风灭。本从敲石光,遂至烘天热。
下种暖灰中,乘阳拆牙孽。苍苍一雨后,苕颖如云发。
巴人拱手吟,耕耨不关心。由来得地势,径寸有馀金。

和思黯忆南庄见示

唐代 刘禹锡

丞相新家伊水头,智囊心匠日增修。化成池沼无痕迹,
奔走清波不自由。台上看山徐举酒,潭中见月慢回舟。
从来天下推尤物,合属人间第一流。

秋词

唐代 刘禹锡

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
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

和乐天秋凉闲卧

唐代 刘禹锡

暑退人体轻,雨馀天色改。荷珠贯索断,竹粉残妆在。
高僧扫室请,逸客登楼待。槐柳渐萧疏,闲门少光彩。

寓兴二首

唐代 刘禹锡

常谈即至理,安事非常情。寄语何平叔,无为轻老生。
世途多礼数,鹏鷃各逍遥。何事陶彭泽,抛官为折腰。

洛中早春赠乐天

唐代 刘禹锡

漠漠复霭霭,半晴将半阴。春来自何处,无迹日以深。
韶嫩冰后木,轻盈烟际林。藤生欲有托,柳弱不自任。
花意已含蓄,鸟言尚沉吟。期君当此时,与我恣追寻。
翻愁烂熳后,春暮却伤心。

奉和中书崔舍人八月十五日夜玩月二十韵

唐代 刘禹锡

暮景中秋爽,阴灵既望圆。浮精离碧海,分照接虞渊。
迥见孤轮出,高从倚盖旋。二仪含皎澈,万象共澄鲜。
整御当西陆,舒光丽上玄。从星变风雨,顺日助陶甄。
远近同时望,晶荧此夜偏。运行调玉烛,洁白应金天。
曲沼疑瑶镜,通衢若象筵。逢人尽冰雪,遇景即神仙。
引素吞银汉,凝清洗绿烟。皋禽警露下,邻杵思风前。
水是还珠浦,山成种玉田。剑沉三尺影,灯罢九枝然。
象外形无迹,寰中影有迁。稍当云阙正,未映斗城悬。
静对挥宸翰,闲临襞彩笺。境同牛渚上,宿在凤池边。
兴掩寻安道,词胜命仲宣。从今纸贵后,不复咏陈篇。

酬令狐相公庭前白菊花谢偶书所怀见寄

唐代 刘禹锡

数丛如雪色,一旦冒霜开。寒蕊差池落,清香断续来。
思深含别怨,芳谢惜年催。千里难同赏,看看又早梅。

冬夜宴河中李相公中堂命筝歌送酒

唐代 刘禹锡

朗朗鹍鸡弦,华堂夜多思。帘外雪已深,座中人半醉。
翠蛾发清响,曲尽有馀意。酌我莫忧狂,老来无逸气。

台城怀古

唐代 刘禹锡

清江悠悠王气沉,六朝遗事何处寻。
宫墙隐嶙围野泽,鹳鶂夜鸣秋色深。

同白二十二赠王山人

唐代 刘禹锡

爱名之世忘名客,多事之时无事身。古老相传见来久,
岁年虽变貌常新。飞章上达三清路,受箓平交五岳神。
笑听咚咚朝暮鼓,只能催得市朝人。

送李尚书镇滑州

唐代 刘禹锡

南徐报政入文昌,东郡须才别建章。视草名高同蜀客,
拥别年少胜荀郎。黄河一曲当城下,缇骑千重照路傍。
自古相门还出相,如今人望在岩廊。
刘禹锡

刘禹锡

刘禹锡(772-842),字梦得,汉族,中国唐朝彭城(今徐州)人,祖籍洛阳,唐朝文学家,哲学家,自称是汉中山靖王后裔,曾任监察御史,是王叔文政治改革集团的一员。唐代中晚期著名诗人,有“诗豪”之称。他的家庭是一个世代以儒学相传的书香门第。政治上主张革新,是王叔文派政治革新活动的中心人物之一。后来永贞革新失败被贬为朗州司马(今湖南常德)。据湖南常德历史学家、收藏家周新国先生考证刘禹锡被贬为朗州司马其间写了著名的“汉寿城春望”。 ► 684篇诗文

唐代古诗词

国学| 诗文类型|诗文作者|古诗作者|诗词作者|古诗诗人|古诗Tag|诗文Tag| 免责声明 | 备案号:闽ICP备2023015952号-1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