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古文

爱中华 爱国学
爱古文> 诗文> 闻王衢王专下第因有所感

闻王衢王专下第因有所感

宋代 魏野

忽见僧来说,千愁集病颜。
闻君俱下第,使我转思山。
疑欲鑽龟卜,穷应叹雉还。
此怀何处写,月上太虚閒。

诗人魏野的古诗

贻司马池

宋代 魏野

年少老成人,林间访我频。文虽如貌古,道不似家贫。

题柱宁惭祖,干时不为身。鳌山将首冠,莫叹尚沉沦。

送张子皋推官赴阙

宋代 魏野

闲想何人得似君,汎莲难滞五侯门。
风流自是神仙客,雅谈谁侯将相孙。
寒籁忍堪飘别曲,秋霖那更洒离魂。
青春渐上青云去,后会应难向水村。

寄陈越学士

宋代 魏野

损之不见数年馀,万种相思一事无。
唯有近来茅屋梦,为君时复到皇都。

次韵和薛端公归故里之什二首

宋代 魏野

茜旗影里椹袍身,迎入蒲津免问津。
策蹇去时为举子,乘骢归日是功臣。
岂同化鹤千馀岁,才过登龙十数春。
开宴仍闻倾锡赐,酣歌喜杀故乡人。

上知府大同王太尉

宋代 魏野

履历三朝五十春,坐棠难见辍元臣。
分茅已是无双将,折桂兼为第一人。
郡邑暂时劳抚恤,华夷尅日望陶钧。
下车未暇求民瘼,先向东郊访隐沦。

别云台观同宿饶益寺与薛田联句

宋代 魏野

自古人人足叹嗟,闲游得侣复堪夸。
可怜十宿无喧杂,不在僧家即道家。

送唐肃察院赴阙兼呈府尹孙大谏

宋代 魏野

东郊祖帐惨西风,愁听阳关曲调终。
赤子泣皆牵绣袂,白驴鸣亦恋花骢。
触邪暂立龙墀下,儤直将归凤阁中。
大尹相逢凭仗说,官高不敢寄诗筒。

还何学士诗集

宋代 魏野

魏野非商也,微言岂易穷。
看虽许朋友,写不倚儿童。
合在龙图上,难留蜗舍中。
因思投纳处,还浦与珠同。

留题敷水李先生隐居

宋代 魏野

棠树阴中来得得,莲花峰下去迟迟。
好将门外岩磨取,为刻西巡御赐诗。

送高生归青社

宋代 魏野

去指沧溟畔,来辞翠霭间。
程遥过凤阙,家近见牛山。
红叶飘行色,清溪照别颜。
蹇驴看上处,拄杖出柴关。

送武屯田赴峡路均输兼简臧殿院

宋代 魏野

旌旗如火马如风,十二峰前去少同。
锦帐选抡为漕使,绣衣交代是家翁。
蛮儿亦在提封内,神女犹居畏爱中。
好继金陵丁太尉,留题尽著碧纱笼。

陪留台李学士筵上赋得文石酒杯分得杯字

宋代 魏野

知自何山得,磨砻作酒杯。
斟疑五色动,醉认一拳开。
窪似泉舂出,痕如藓渍来。
主人心朴素,爱惜过琼瑰。

陪乔职方泛舟之三门谒禹祠

宋代 魏野

波浪溅旌旗,东浮谒禹祠。千秋花发日,两院狱空时。

城里闲棠树,船中舞柘枝。晋公曾禊洛,不召野人随。

次韵和李殿院咏雪

宋代 魏野

瑞雪祥云见盛时,功轻苦雨谩霏霏。
坠来虽作天花瘦,消去偏滋垅麦肥。
太守登楼飘绣袂,幽人出户混麻衣。
邻封愿得还如此,免说秦饥与晋饥。

寄赠华山致仕韩见素

宋代 魏野

尽垂华发恋金门,独乞悬车未五旬。
清世一般为隐逸,碧霄两处应星辰。
绣衣脱下宁妨贵,锦帐眠来不称贫。
潇洒易添新道气,光阴难改旧风神。
老经白传方归洛,乱鄙黄公始避秦。
象简岂同青竹杖,廌冠争胜白纶巾。
世间名系昌朝客,物外衔称太华人。
醉指鰲头为别业,吟夸仙掌是比邻。
剑生尘土揩磨懒,书带烟岚{左日右煞}曝频。
石鼓晓听殊待漏,玉潭时看异迷津。
琴怜徽外声弥澹,酒爱篘中味更醇。
精细处方因疗鹤,等闲开食为迎宾。
芝田女仆皆能采,兰佩儿童亦解纫。
丹诀有灵还似性,诗篇无病恰如身。
要君计想嫌弘景,弃室翻应笑子真。
预祝全家上升日,愿停绛节许相亲。

送三门发运辛寺丞赴阙

宋代 魏野

山河仗忠信,尽室去安然。
白浪为行路,戏旗认坐船。
禹门辞有燕,隋柳到无蝉。
岂羡乘槎客,风流载管弦。

知府石太尉闲抱瑶琴荣临圭窦烧筍供膳刻竹题

宋代 魏野

分茆人忽到茅斋,踏破溪边万点苔。
却恐歌钟喧静境,随轩祇背古琴来。

送王

宋代 魏野

主上求人镇大藩,桂林虽远莫嗟叹。薛能嘉树非真命,韩愈潮阳是谪官。

甘雨将沾蛮草润,仁风先扫瘴烟残。龙钟不得相随去,愿寄州图枕石看。

上知府寇相公

宋代 魏野

文武禀全才,何人更可陪。
有官居鼎鼐,无宅起楼台。
圣主诗方和,亲王状始回。
镇临求二陕,调燮辍三台。
凤阁须重去,龙旌暂拥来。
下车三度雨,上事数声雷。
未暇瞻珪璧,先蒙访草莱。
几思趋相府,恐惧复徘徊。

赠潘阆

宋代 魏野

昔贤放志多狂怪,若比今来总未如。
从此华山图籍上,又添潘阆倒骑驴。
魏野

魏野

(960—1020)陕州陕县人,字仲先,号草堂居士。不求仕进,自筑草堂,弹琴赋诗其中。真宗大中祥符四年,帝祀汾阴,与表兄李渎同被举荐,上表以病辞,诏州县常加存抚。与王旦、寇准友善,常往来酬唱。为诗精苦,有唐人风格,多警策句。有《东观集》、《草堂集》。 ► 336篇诗文

宋代古诗词

国学| 诗文类型|诗文作者|古诗作者|诗词作者|古诗诗人|古诗Tag|诗文Tag| 免责声明 | 备案号:闽ICP备2023015952号-1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