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古文

爱中华 爱国学
爱古文> 诗文> 书三门开化院琳师房

书三门开化院琳师房

宋代 魏野

四边浪打山疑动,寺在半空山顶头。
绕槛门窗多昼掩,应嫌坐卧见沉舟。

诗人魏野的古诗

薛田察院洎寿师同宿三门开化院

宋代 魏野

绣衣蕙带方袍客,身计虽殊性共閒。
同宿河心山顶寺,数宵无一事相关。

和王衢见寄兼呈董行父

宋代 魏野

弃繻东入武牢关,帝里经年岂是闲。
鶂退暂知淹凤藻,鹏残即看上鰲山。
讨论想慰门人意,谈笑应开翰长颜。
唯我块然谁共处,终朝门掩竹林间。

秋日怀王专

宋代 魏野

菊花原上立,村落雨睛初。
晚吹清群物,秋光澹太虚。
空看新雁字,不得故人书。
犹赖华亭鹤,林閒伴索居。

送王太尉赴诏二首

宋代 魏野

三朝元老状元稀,乞赴彤庭诏便依。
金鼎位高将正拜,璧田家近恐妨归。
殊恩每过莓苔径,别泪偏沾薜荔衣。
从此征车东去后,甘棠风物减光辉。

暮秋怀王专臧奎王衢三从事

宋代 魏野

旧友各西东,閒思兴莫穷。
尽居花幕下,独在竹林中。
白屋贫虽异,清宵梦想同。
吟馀遥望处,寒雨正濛濛。

河中孙学士以诗见寄因次本韵继和三章用为酬

宋代 魏野

表里山河舜帝基,圣君馆殿选贤知。
开筵想任佳人拥,游寺应嫌俗吏随。
政讶龚黄推绝席,文疑元白竖降旗。
逍遥楼向闲登处,几感皇唐御制诗。

三门与臧奎推官联句题东楼

宋代 魏野

二陕三门境,江城想未胜。
早衙连庙鼓,夜市杂船灯。
乞任多朝市,忘归有海僧。
东楼仍更好,欲去又同登。

寓兴七首 其一

宋代 魏野

天地无他功,其妙在自然。尧舜无他圣,其要在知贤。

知贤无他术,观其出处焉。尧苟不知舜,徒云能则天。

寄题阌乡李氏茅亭

宋代 魏野

阌乡右邑有吾亲,河上茅亭结构新。
五老分明为北里,三峰咫构是西邻。
儿孙不厌闲游客,鸥鹭偏谙醉主人。
彼此眠云相隐梦,从今应更往还频。

赠颍阳知县刘烨著作

宋代 魏野

门风是相门,积庆岂须论。
祖德书仪在,科名榜帖存。
政声闻牧竖,墨迹见花村。
物论将徵用,多应入谏垣。

送陕尉邵国华南归

宋代 魏野

召棠阴里邵梅仙,守选南归路七千。
辛苦已伤过岭外,别离那忍向花前。
到京店舍逢新火,度越封疆入瘴烟。
相顾与君头尽白,不知后会是何年。

谢益州司理刘大著寄惠筇竹杖

宋代 魏野

虽胜斑竹与红藤,绝远羸躯岂易凭。
争得化龙归锦水,老身骑去见心朋。

登原州城呈张蕡从事

宋代 魏野

异乡何处最牵愁,独上边城城上楼。
日暮北来唯有鴈,地寒西去更无州。
数声塞角高还咽,一派泾河冻不流。
君作贫官我为客,此中离恨共难收。

送贾注归蜀

宋代 魏野

将为干名入帝都,却言归隐蜀乡闾。
永抛丹桂辞京辇,深入青山侍板舆。
囊里几般仙药草,杖头数卷道经书。
相门亲友应相羡,富贵终难复旧居。

寄用晦上人

宋代 魏野

帝里如何忘旧山,却因知已得名贤。
司仓道合唯无可,吏部交游祇大颠。
紫色袈裟无蕙带,清斋衬施有苔钱。
诗中琴里偏相忆,用晦还应信仲先。

送太博知荣州

宋代 魏野

莫叹迢迢远帝京,且怜叱驭继家声。
歌钟竞出棠郊送,鼓角应过剑阁迎。
椶叶带风惊玉勒,梅花和雪照红旌。
下车遥想无余事,政誉遥同在陕城。

经温泉

宋代 魏野

尧水不垫民,温泉溺唐祚。
兵处洗不得,翻为天下汙。
山鸟徒咬咬,翠华无问处。

送钱中舍移任洋州兴道县兼呈知郡李屯田

宋代 魏野

鸳鸿出宰去如何,莫为辞亲发浩歌。
淹抑暂因民制锦,骞翔终浩帝搜罗。
樽前老泪流虽尽,林下离肠断已多。
却羡使君为旧友,公馀开宴日相过。

雪中书事上李阶殿院

宋代 魏野

草堂高逈乐郊东,西望搘筇景莫穷。
山水城池云叶里,管弦楼阁雪花中。
须知应瑞因仁政,不独呈祥自帝功。
太守多才又多暇,唱酬翻怯见诗筒。

书闰师白莲堂

宋代 魏野

野人禅客合相陪,渐老诗心亦共灰。
朱草阶前容不去,白莲常上喜频来。
地形各占幽深境,天产俱为散逸材。
犹恨东郊西寺远,闲门难并水边开。
魏野

魏野

(960—1020)陕州陕县人,字仲先,号草堂居士。不求仕进,自筑草堂,弹琴赋诗其中。真宗大中祥符四年,帝祀汾阴,与表兄李渎同被举荐,上表以病辞,诏州县常加存抚。与王旦、寇准友善,常往来酬唱。为诗精苦,有唐人风格,多警策句。有《东观集》、《草堂集》。 ► 336篇诗文

宋代古诗词

国学| 诗文类型|诗文作者|古诗作者|诗词作者|古诗诗人|古诗Tag|诗文Tag| 免责声明 | 备案号:闽ICP备2023015952号-1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