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古文

爱中华 爱国学
爱古文> 诗文> 咏史上·萧张二首

咏史上·萧张二首

宋代 陈普

晦迹功曹不受徵,兴亡事已若丹青。
世间尽有文章各,谁信龙蛇尺蠖形。

诗人陈普的古诗

咏史上·李广李陵

宋代 陈普

祈连天幸时难再,槐里侯封命已寄。
文景余波涓滴尽,延居数出欲何资。

孟子·尽心知性

宋代 陈普

心具良知所性根,若非穷理亦能昏。
心须物格无余蕴,藩蔽开除本体存。

咏史下·杨太后

宋代 陈普

丑短妍长熟用心,国家持换郭槐金。
一门姊妹同倾晋,饿死犹轻罪更深。

咏史上·东方朔

宋代 陈普

宣室不令容董偃,却容皋朔与相如。
当时有意清君侧,鸡鞠诙谐总合诛。

和开元余兄儒术误身

宋代 陈普

安得茅茨美化流,弦歌多著武城游。
文章久矣经天地,孝悌非城淑党州。
惟有命焉轲不谓,贫非病也宪何羞。
曼相能使人相类,莫信诗人浪诉愁。
莫逐嗟卑嗟老流,谋身先向吕宫游。
力耕不怕水和旱,笃信能行貊与州。
寡悔到头终得禄,不恒自古或承羞。
藜羹布被君休叹,五十无闻却是愁。

禁酒

宋代 陈普

五谷之中有淫液,尧舜未尝得涓滴。
刚柔张驰理或容,两间缘此生仪狄。
初如滥觞出眠山,中作江汉横人间。
沃焦苏枯亦宜有,滔天襄陵苦不难。
几人捐躯滥鲛鳄,几家荡析无城郭。
古今鱼鳖剧永嘉,至今无人非毕卓。
圣人哲士谋虑长,金城铁壁为堤防。
尊崇流水尚泛溢,黜降登跻毋升堂。
森严监史如霜雪,无算无量无逾节。
僛僛傞傞未尝有,山立佳人冰玉洁。
奈何世降波澜狂,周公不作卫武亡。
汉家石杠耗海内,唐殿金龙跨远方。
上下因循为日用,胜理肠胃成膏肓。
病民害物拂后土,愁天怒地干阴阳。
圣君宵衣急民瘼,一照万方同忭跃。
救荒令典固当尔,此事更有加商略。
东西晋武覆辙新,李白杜甫皆沈身。
夏后以前皆圣世,岂无贵客与鬼神。
四维不张既非美,人而无礼不如死。
阮籍罪当投四裔,山简接罗尤乱纪。
江东命脉王茂弘,荆州父母陶士行。
更滥十年禁酺蜡,书生鼓腹老太平。

爱日

宋代 陈普

绝妙茅斋对竹林,少年日月直千金。
殷勤好与此君约,不许空移不寸阴。

咏史上·倪宽

宋代 陈普

亲媚张汤似谒居,阿谀天子过相如。
汉儒个个公孙子,不坠遗经一仲舒。

叔文九日

宋代 陈普

葱梅韭芥本同家,自入主骚竟入邪。
一日露牙救桓景,千秋添得伴黄花。

贺叔父为犹子成室

宋代 陈普

五典三纲宇宙人,千金九鼎祖宗身。茶租急切同胞义,冰檗规宗一个仁。

日月照临伦理得,山川回合栋梁新。教人以意非言语,此事由家更及民。

咏史 其一 王祥

宋代 陈普

君王宫里望安舒,何啻慈亲念鲤鱼。体认卧冰真意思,忍看成济犯銮舆。

咏史上·刘向

宋代 陈普

白虎明光奏五侯,帝乡寥隔在温柔。
甘泉太乙重招起,聊答青藜照白苹。

积雨写怀

宋代 陈普

识道知时乃圣贤,合人统物一之天。
两间惟有心长在,万变咸归理大然。
王屋大行从艮止,北溟南海谨坤先。
行藏悉是乾龙体,要得无惭只有渊。

文公书厨·继天测灵

宋代 陈普

天生真聪明,欲子述父作。
法象虽昭陈,参赞良有托。
述事在继志,知化先穷神。
不得天地心,作用皆非真。

谢岩上张伯春伯齐兄弟子侄惠生日诗

宋代 陈普

苟食媮衣岂足论,诸公何见为开尊。
诗书虽读道何有,爵德咸无齿敢言。
泉下年年孤祖孝,眼前事事负乾坤。
幸随草木酣秋色,晚节黄花别立根。

咏史下·何曾

宋代 陈普

君亲忠孝岂殊途,甲有方能罪乙无。
座上研研称阮籍,不知联席是公闾。

姚氏生男歌

宋代 陈普

开乾枢,转地轴,
喜气郁葱充阎闾。一点文星隐天阙,
女郎捧得闾中珠。破晓儿童忙报道,
以璋作麞大笔书。才过五日便呱泣,
古称英物竟不虚。山灵锺秀产英杰,
冰肌玉骨色清癯。孔释果然亲抱送,
天上麒麟汗血驹。于公积德加厚地,
衮衮公侯尽有余。从今生一必生二,
续作杜陵歌二雏。五桂争秀椿未老,
兰孙竟出根株,矧彼开元衣钵在,
有例有样非敢谀。当年秀发名登於桂籍,
作个公卿岂肯卑微欤。

孟子·当务为急

宋代 陈普

道之所贵通全体,何暇区区旋较量。
惟是纲维无所作,千条万目自分张。

咏史上·李斯三首

宋代 陈普

李斯何敢妄坑儒,但作逢君固位图。
造物欲为儒报德,故教草草杀扶苏。

咏史下·韩愈

宋代 陈普

杨墨蛇龙本一区,大颠便是恶溪鱼。
退之也是无操守,一贬便陈封禅书。
陈普

陈普

陈普(公元一二四四年至一三一五年)生于宋理宗淳祐四年,卒于元仁宗延祐二年,年七十二岁。居石堂山。入元,隐居教授,从学者数百人。三辟为本省教授,不起。当聘主云庄书院。晚居莆中,造就益众。普著述有石堂遗稿四卷,《四库总目》行于世。► 496篇诗文

国学| 诗文类型|诗文作者|古诗作者|诗词作者|古诗诗人|古诗Tag|诗文Tag| 免责声明 | 备案号:闽ICP备2023015952号-1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