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古文

爱中华 爱国学
爱古文> 诗文> 邵生行

邵生行

明代 欧大任

丈夫雄飞在万里,岂能吹篪吴门市。季布曾藏广柳中,石父亦解累囚里。

沐浴衣冠思五羖,髡钳奴婢遭尺箠。黥足犹堪报马陵,持竿尚得过淮水。

穷猿投木客堪伤,家室轻装寄夏阳。宝也役作良可惜,世上岂有扶风王。

君不见汉家昨下宽大诏,邵生稍免狱吏笑。避雠孤剑渡江来,芦中之人其窘哉。

心知解衣为国士,顾我终愧羊角哀。刘子送之摄其目,吾曹颇辨荆山玉。

当路怜才未可期,广陵难请监河粟。甑尘何似范史云,含菽亦有闵仲叔。

十年不炊门不开,洛阳且向灵台宿。厚饷深辞鱼复侯,布衣不谒荆州牧。

知有平生温大夫,车前应慰穷途哭。邗江落日又离群,奋起徒中每策勋。

田甲岂知韩长孺,灞亭谁识李将军。

诗人欧大任的古诗

郊祀歌十首 其八

明代 欧大任

鼓角中天大辂还,玉龙衔烛照西山。词臣纵有河东赋,不是汾阴入汉关。

中秋夕德庆舟中玩月饮黄大参橘酒

明代 欧大任

康州津口听鸣榔,月色江声夜渺茫。西去九疑犹未远,尊前沉醉洞庭霜。

题日本人画王母图

明代 欧大任

西望瑶池五色霞,海东开遍露桃花。长安自昔神仙宅,青鸟飞来入汉家。

东征诗赠开府梁公三首 其三

明代 欧大任

饮马长城下,雪深水且寒。从军乐从谁,歌舞出蓟门。

我公秉斧钺,帷幄不下坛。煌煌麒麟袍,峨峨神羊冠。

鼓行疾先登,申令独取残。中权养善木,前茅沙河川。

乌占楚幕空,鹳鸣感东山。一言挟纩温,投醪万人欢。

如林托后乘,同心谅非难。振旅论奇功,麟阁永不刊。

嵩丘仙鹿歌赠刘氏

明代 欧大任

君不见羡门子,乘鹿日游三万里。侍从缤纷玉女来,青毛节下里云起。

君不见齐女生,莲华峰头骑鹿行。中天照曜仙人掌,手把芙蓉朝玉京。

今之玄鹿嵩丘出,青鸾为群鹤为匹。嵩于五岳标第一,旁有太室与少室。

刘君里发嵩之阳,汝南亦是仙灵窟。三花结佩共何人,双管淩云记前日。

谏垣一出守三巴,蚤忆还山采芝术。史有黄门给事书,颂多西蜀词人笔。

归来驭鹿似苍虬,三十六峰遨以游。龙门底柱叱其立,太行王屋指使留。

玉虹双夹行更曳,紫电昼闪不敢收。馀霞片片散成绮,頫窥千折百折如丝之浊流。

仙家石鼓满岩口,有时击之魑魅走。黄姑织女解其绶,彗出东方东为帚。

上扫青天万古之浮云,下揽函谷千山之紫气,大笑系之玄鹿首。

霓旌风旆飒飒残,山叶为之丹,壑龙为之蟠。赤霜之袍九华冠,忽若行春夹毂看。

急雨碎掷珊瑚寒,我来东南骑茅狗,执君之鞚酌玉斗。

劝君酒,为君寿。明月清秋无尽期,青崖玄鹿长相守。

回首罗浮大药成,头颅已瘦骨已轻。愿随道士浮丘去,接上嵩高调玉笙。

送何长卿往江西兼询同伯宗良用晦贞吉孔阳诸宗侯三首 其一

明代 欧大任

南来名士得何颙,篆学秦斯隶汉邕。一舸图书前路去,大江秋色照芙蓉。

奉天门贺岭西奏捷有述

明代 欧大任

三苗蠢不恭,咨禹以众行。有扈弃三正,于甘召六卿。

吊民顺天讨,用律惟师贞。南蛮外声教,负固久不庭。

罗旁十万山,丛箐豺虎狞。要荒杂猺种,疮痏延膏肓。

除凶敌所忾,整旅战有名。我皇赫斯怒,诏督百粤兵。

煌煌大开府,肃命扬威灵。诸将授斧钺,三军搴旆旌。

戈船会牂牁,甲楯下湘蒸。沉阴屯杀气,劲飙振军声。

窟穴数百年,我师一鼓平。渠魁先就擒,露布驰天京。

告庙宣捷音,听恺欢皇情。疆宇奏荡复,婴累授农耕。

罗定与灵丘,郡县开榛荆。筑观示百世,铭钟武功成。

谷蠡夙受羁,瓯骆何足撄。明雅继江汉,臣请歌南征。

郊祀歌十首 其十

明代 欧大任

玉检金泥表岱宗,射牛何事议登封。精禋独正南郊礼,万岁君王御六龙。

赠金吾刘侯子大

明代 欧大任

麻城起柱下,簪笔封皂囊。百僚望神采,正色立朝堂。

一时端毅望,凛栗孰敢当。播迁旋奋跃,汲直名颉颃。

赞军平祸乱,理郡惟循良。既建河渠功,漕粟盈千仓。

疆隅久不靖,套虏势益张。东城黄河岸,南守定边防。

铁柱据水源,花儿浚沟唐。二边重险固,总制维金汤。

西戎经略定,分北各有方。归拜大司马,猃狁亦于襄。

肃皇召主爵,宫保加服章。饬终更异恩,延荫奕叶长。

金吾遇圣主,三命犹循墙。宣赏秀春刀,八尺身昂藏。

受诏统亲军,礼视诸侯王。内以备宿卫,外维镇非常。

七校胡越骑,韎韐随晨装。扈从谒九陵,豹尾腾以骧。

下直读赐书,宴客奏雅觞。名家称祖孙,秉礼严宗祊。

毕公本世美,兵权掌戎行。郑武能缁衣,司徒赞皇纲。

汉庭陋安世,晋代羞当阳。吾请歌彤弓,为子增慨慷。

送礼上人游五台却还金陵 其二

明代 欧大任

泠泠苍玉洒毫端,雪作天花石作坛。识是清凉吾自性,归来明月满长干。

山居杂咏为顾玄言赋十八首 其六 沃亭

明代 欧大任

移得沃洲山,无数金庭树。雨后石楠花,流过西亭去。

雨宿富春驿二首 其一

明代 欧大任

老学羊裘缉芰衣,小臣再疏谢彤闱。富春夜雨孤蓬宿,岂为名山缓缓归。

感遇六首 其四

明代 欧大任

东登泰山上,下有沧海流。晞发餐日精,一望麟凤洲。

渺渺三神山,宫阙如云浮。虞巡柴岱宗,肆觐东诸侯。

登封七十家,升中乃射牛。燕齐扼腕谈,入海多宿留。

安期不可遇,羡门不可求。肃然与石闾,日月今千秋。

吾将仍羽人,乘蹻于丹丘。

游大夫朝天歌

明代 欧大任

粤江流水春波暖,粤城官柳鸣蝉远。陆贾轻裘汉使年,华节犹题旧时馆。

书函金鉴绣蝥弧,冠豸趋朝游大夫。前驱负弩迎行幰,祖帐开筵送客舻。

闽广严程不能驻,淮徐北指燕州路。铜街烟雨滹沱花,紫禁云霄蓟门树。

甘泉五柞郁崔嵬,钩陈太乙象昭回。簪裾万里骖驔合,玉帛诸侯汤沐来。

圣主衮衣御皇极,嵩呼喜动千官色。东方上寿宫酝红,西母奏椷海桃碧。

大夫被召宴金銮,一日恩沾既醉欢。湛露载逢周礼乐,弁星重睹汉衣冠。

钞赐尚方俨班列,钟鸣长乐辞京阙。传舍吹箛啼夕乌,关河总辔悬秋月。

游梁入洛盛光辉,作赋西征和者稀。梅花驿望长安骑,正待江风鸿雁飞。

春游曲

明代 欧大任

长安大道纵春游,燕草萋萋满御沟。西山半似终南色,太液还御渭水头。

太液流澌已三月,西山绝巘犹残雪。绿树遥连五凤楼,彤云深护双龙阙。

秦川公子玉骢嘶,半醉章台日未低。挟弹呼鹰熊馆北,挥鞭飞鞚灞桥西。

芊绵紫陌华茵细,窈窕青楼弦管沸。赏胜俱邀侠客来,骑回暂向倡家系。

倡家少女艳神仙,红杏齐开花满天。郁金香袅芙容帐,琥珀杯行玳瑁筵。

千回送酒银瓶满,一曲当楼明月转。莺笙鹤笛引宵长,绣簿锦屏障春暖。

歌翻子夜更悠悠,舞罢霓裳乐未休。古调暂更新水令,新腔又过小梁州。

为君酒涴春衫袂,为君笑解罗襦带。不惜侬家羞展眉,不怨个人太无赖。

春花春月冶游多,相携相引屡经过。交疏影里频留盻,娇鸟窗前奈尔何。

五陵走马徒能侠,西津交佩谁怜妾。燕岁莺年容易更,鸦黄蝶粉殷勤贴。

十千买笑意何御,百万缠头日不虚。何事草玄甘寂寞,独怜杨子一床书。

雨夜纪梦作二首 其二

明代 欧大任

细雨楼头夜色寒,天涯一梦似邯郸。醒来不问黄粱熟,起向梅花万树看。

西林篇寄安茂卿

明代 欧大任

璆山不断吴天碧,词客开林似安石。长荡千家曲隑青,高楼一安五云白。

蒲溪兰坂槿为援,月榭风轩桂是尊。已见吹箫迎竹浦,更逢移艇问花源。

万花拥袂何葱茜,几曲歌喉递流啭。坐满佳宾北海欢,歌邀群从西池宴。

江陵幼妇竹枝词,清溪小姑桃叶诗。谢公雅善洛生咏,胜在东山游乐时。

东山岂必终焉志,辟书四十膺朝寄。看君长笑向西林,我诗更续琅琊记。

陈明佐锦涵春色图歌

明代 欧大任

岷山西来江万里,锦官城高珥江水。晓日临湍竹箭流,东风吹浪桃花起。

秦牛汉石两崔嵬,青羊宫倚金银台。丞相古祠未寂寞,浣溪草堂岿然哉。

浴凫飞鹭迎津筏,贾人渔子歌行艓。树深木栈过绳桥,江霞九锁云千叠。

使君何年建节游,虎头寸管写沧洲。石室尚留文蜀郡,峨眉不访周益州。

登君堂,为君赋。解衣盘礴开绢素,碧油幢记西川路。

至今春色锦江来,四壁溟濛起烟雾。

皋鹤篇

明代 欧大任

秣陵一夜商飙起,散露凝霜万馀里。九皋有鸟号胎禽,日盻岭云睨江水。

忆从羽翮长毰毸,十载回翔紫禁来。曾陪朱鹭听仙乐,几逐铜乌绕帝台。

丹砂顶爱江头浴,白雪翎羁省中宿。恋阙虽驰北望心,思乡每奏南飞曲。

踉跄辽海路霏微,何须人识是令威。浮丘纵接崧高去,缑氏临霞不似归。

归去兮,有双翼。四百峰前阿耨池,三千年后轩辕石。

秋月兮婵娟,秋风兮翩跹。君不行兮何迟,吾将期汝朱明耀真之洞天。

残岁行

明代 欧大任

北风残岁夜不止,茅屋哭声愁满耳。野人篱落少炊烟,时向山樊拾荆杞。

连年荒歉困征求,富者卖田贫卖子。府帖催科减折收,县家督责严驱使。

左江征戍半未归,老稚何人托生死。陇上方嗟旧业荒,仓中催纳新粮起。

里胥乘势横索钱,升斗不容相汝尔。孤婺亦遣卖丝麻,免使呼号怨乡里。

昨朝复闻贼近村,贾客渔翁五路奔。白昼鸣锣向墟市,黄昏上屋攫鸡豚。

吁嗟往岁多馀积,今岁辛勤饭不得。父老犹思弘治时,乐岁官清无盗贼。

南国书生破褐寒,临风三叹益悲酸。尺书不得干明主,何日苍生有环堵。

迎新履庆在明朝,残岁萧条泪如雨。

欧大任

欧大任

欧大任(1516-1596)字桢伯,号仑山。因曾任南京工部虞衡郎中,别称欧虞部。广东顺德陈村人。他“博涉经史,工古文辞诗赋”,并喜体育运动,擅长踢球、击剑。14岁时,督学曾集中十郡的优等生会考,他三试皆列第一,名噪诸生。他和梁有誉、黎民表、梁绍震等人是十分友好的同学,在著名学者黄佐门下读书,很有得益。无奈文运不佳,八次乡试均落榜,直到嘉靖四十二年(1563年),47岁的欧大任才一鸣惊人,以岁贡生资格,试于大廷,考官展卷阅览,惊叹其为一代之才,特荐御览,列为第一。由是海内无不知欧大任,名声远播。 ► 888篇诗文

明代古诗词

国学| 诗文类型|诗文作者|古诗作者|诗词作者|古诗诗人|古诗Tag|诗文Tag| 免责声明 | 备案号:闽ICP备2023015952号-1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