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古文

爱中华 爱国学
爱古文> 诗文> 鹊桥仙·一竿风月

鹊桥仙·一竿风月

宋代 陆游

一竿风月,一蓑烟雨,家在钓台西住。卖鱼生怕近城门,况肯到红尘深处?
潮生理棹,潮平系缆,潮落浩歌归去。时人错把比严光,我自是无名渔父。

陆游鹊桥仙·一竿风月译文

一竿风月,一蓑烟雨,家在钓台西住。卖鱼生怕近城门,况肯到红尘深处?
清早出去,笼一蓑霏微烟雨,傍晚归来,钓一竿迷蒙风月,家就居在富春江滨的子陵钓台西边。卖鱼的时候惟恐走近城门跟前,更不用说还会到闹市深处去了。
潮生理棹,潮平系缆,潮落浩歌归去。时人错把比严光,我自是无名渔父。
潮生时泛船出去打鱼,潮平时摆船靠岸系缆,潮落时高唱渔歌归家。当时的人们错把我比作披蓑垂钓的严光,然而,我更愿作一位无名的渔父。

陆游鹊桥仙·一竿风月注释

鹊桥仙:词牌名,此调专咏牛郎织女七夕相会事。
一竿风月:风月中垂一钓竿。
蓑(suō):蓑衣。
钓台:汉代隐士严光隐居的地方,在今浙江省富春江畔的桐庐县。
况肯:更何况。
红尘:指俗世。
棹(zhào):指船桨。
潮平系缆:潮水满涨时停船捕鱼。
浩歌:指放声高歌,大声歌唱。
严光:即严子陵,汉代著名隐士。
渔父:渔翁,捕鱼的老人。

陆游鹊桥仙·一竿风月赏析

“一竿风月,一蓑烟雨”,是渔父的生活环境。“家在钓台西住”,这里借用了严光不应汉光武的征召,独自披羊裘钓于浙江的富春江上的典故。以此来喻渔父的心情近似严光。上片结句说,渔父虽以卖鱼为生,但是他远远地避开争利的市场。卖鱼还生怕走近城门,当然就更不肯向红尘深处追逐名利了。以此来表现渔父并不热衷于追逐名利,只求悠闲、自在。
下片头三句写渔父在潮生时出去打鱼,在潮平时系缆,在潮落时归家。生活规律和自然规律相适应,并无分外之求,不象世俗中人那样沽名钓誉,利令智昏。最后两句承上片“钓台”两句,说严光还不免有求名之心,这从他披羊裘垂钓上可看出来。宋人有一首咏严光的诗说:“一着羊裘便有心,虚名留得到如今。当时若着蓑衣去,烟水茫茫何处寻。”也是说严光虽拒绝光武征召,但还有求名心。陆游因此觉得:“无名”的“渔父”比严光还要清高。
这词上下片的章法相同,每片都是头三句写生活,后两句写心情,但深浅不同。上片结尾说自己心情近似严光,下片结尾却把严光也否定了。文人词中写渔父最早、最著名的是张志和的《渔父》,后人仿作的很多,但是有些文人的渔父词,用自己的思想感情代替劳动人民的思想感情,很不真实。
陆游这首词,论思想内容,可以说在张志和等诸人之上。显而易见,这词是讽刺当时那些被名牵利绊的俗人的。读者不可错会他的写作意图,简单地认为它是消极的、逃避现实的作品。
陆游另有一首《鹊桥仙》词:“华灯纵博,雕鞍驰射,谁记当年豪举?酒徒一半取封候,独去作江边渔父。轻舟八尺,低逢三扇,占断苹洲烟雨。镜湖元自属闲人,又何必官家赐与!”也是写渔父的。它上片所写的大概是他四十八岁那一年在汉中的军旅生活。而这首词可能是作者在王炎幕府经略中原事业夭折以后,回到山阴故乡时作的。两首词同调、同韵,都是写他自己晚年英雄失志的感慨,决不是张志和《渔父》那种恬淡、闲适的隐士心情。读这首词时,应该注意他这个创作背景和创作心情。

陆游鹊桥仙·一竿风月创作背景

乾道七年(1171年)十月,朝廷否决北伐计划的《平戎策》,调王炎回京,幕府解散,出师北伐的计划也毁于一旦,词人感到无比的忧伤。随后词人骑驴入川,颇不得志。这首词是词人回到越州山阴故乡(今浙江绍兴)时所作。

诗人陆游的古诗

物外杂题八首 其七

宋代 陆游

高城今旷野,比屋昔朱门。道上传呼过,遥遥几世孙。

春晚二首 其一

宋代 陆游

窗户迎新燕,阶除集乳鸦。欲知春已暮,地上亦无花。

若耶溪上

宋代 陆游

九月霜风吹客衣,溪头红叶傍人飞。
村场酒薄何妨醉,菰正堪烹蟹正肥。

书感三首 其二

宋代 陆游

舞非得谱拍拍错,行未知津步步危。劫石消磨会当尽,太行突兀乃可移。

清晨瓦釜煮藜粥,遥夜地炉烧豆萁。此中正自有佳处,区区外慕宁非痴。

醉中怀江湖旧游偶作短歌

宋代 陆游

无渡河,浪花无蒂高峥嵘;莫登楼,茫茫芳草难为情。
华轩宝马只好路旁看,冶金伐石空留後世名。
古来惟有竹林诸人称达生,一醉之外万事鸿毛轻。
可怜痴人竞声利,坐使方寸森五兵。
散花州上青山横,野鱼可脍菰可烹。
脱冠散发风露冷,卧看江月金盆倾。

听琴

宋代 陆游

疏帘曲槛蘋风凉,细腰美人藕丝裳。绿藤水文穿矮床,玉指纤纤弹履霜。

高林莺啭日正长,幽涧泉鸣夜未央。哀思不怨和而庄,有齐淑女礼自防。

世人但惑青楼倡,琵琶箜篌杂胡羌。试听一曲醒汝狂,文姬指法传中郎。

夜坐闻湖中渔歌

宋代 陆游

少年嗜书竭目力,老去观书涩如棘。短檠油尽固自佳,坐守一窗如漆黑。

渔歌袅袅起三更,哀而不怨非凡声。明星已高声未已,疑是湖中隐君子。

书意三首 其三

宋代 陆游

唐尧授人时,妙用均造化。我读七月诗,周室亦其亚。

彼用读四海,我敛之一身。至理之所在,太山等微尘。

鍊气以成真,岂复有它术。譬如尊六经,百氏当尽黜。

梦游山水奇丽处有古宫观

宋代 陆游

神游忽到云台宫,太华彩翠明秋空。曲廊下阚白莲沼,小阁正对青萝峰。

林间突兀见古碣,云外缥缈闻疏钟。褐衣纱帽瘦如削,遗像恐是希夷翁。

穷搜未遍忽惊觉,半窗朝日初曈昽。却思巉然五千仞,可使常堕战尘中。

小臣昧死露肝鬲,愿扈銮驾临崤潼。何当真过此山下,百尺袅袅龙旗风。

读苏叔党汝州北山杂诗次其韵十首 其二

宋代 陆游

旧絮补破襦,生薪续微火。茕孤有冻死,自视亦已过。

邻翁冒风雪,斗酒持饮我。尖团擘霜蟹,丹漆饤山果。

欣然共笑语,何止宽寒饿。布被拥更阑,招魂不须些。

舟中作二首 其一

宋代 陆游

籧篨作帆三版船,渔灯夜泊阊门边。烟波四万八千顷,造物推排作水仙。

梅雨陂泽皆满

宋代 陆游

雨暗迷行路,溪深没旧痕。
汪汪牛湩白,盎盎酒醅浑。
暖浸千畦稻,横通十里村。
群蛙更堪笑,鼓吹闹黄昏。

新制道衣示衣工

宋代 陆游

良工刀尺制黄絁,天遣家居乐圣时。
著上朱门应不称,裁成乌帽恰相宜。
客撑小艇招垂钓,僧扫虚窗约对棋。
宝带貂冠虽看好,定知不入野人诗。

寓叹

宋代 陆游

有位方忧失,无家岂念归。
贤愚竟谁得?今昨两皆非。
世事无长算,人情忽骇机。
细思如意处,惟有钓鱼矶。

龟堂独酌二首 其一

宋代 陆游

幅巾萧散饯馀龄,江左诸贤可乞灵。护枕小屏图紫阁,映窗矮卷写黄庭。

旷怀与世元难合,幽句何人可遣听。一酌兰溪遗万事,时看墙底卧长瓶。

杂赋十二首 其一

宋代 陆游

地炉夜热麻䕸暖,瓦釜晨烹豆粥香。不是有心轻富贵,从来吾亦爱吾乡。

次韵李季章参政哭其夫人七首 其七

宋代 陆游

富贵思归岂坐迂,岷山种芋已成区。独归它日公无憾,天际烟帆与石俱。

戏作绝句以唐人句终之

宋代 陆游

静对煎茶灶,闲疏洗药泉。
回头问童子:今夕是何年?

初夏喜事

宋代 陆游

箕颍元非争夺场,潇湘自古水云乡。
采茶歌里春光老,煮茧香中夏景长。
歛版早知游宦恶,署门晚悟世情常。
茹芝却粒虽无术,散发犹当效楚狂。

贫甚戏作绝句八首 其七

宋代 陆游

读书但觉惭轮扁,补吏非能去箭张。白发归为林下叟,固应饥不餍糟糠。

陆游

陆游

陆游(1125—1210),字务观,号放翁。汉族,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南宋著名诗人。少时受家庭爱国思想熏陶,高宗时应礼部试,为秦桧所黜。孝宗时赐进士出身。中年入蜀,投身军旅生活,官至宝章阁待制。晚年退居家乡。创作诗歌今存九千多首,内容极为丰富。著有《剑南诗稿》、《渭南文集》、《南唐书》、《老学庵笔记》等。 ► 1059篇诗文

宋代古诗词

国学| 诗文类型|诗文作者|古诗作者|诗词作者|古诗诗人|古诗Tag|诗文Tag| 免责声明 | 备案号:闽ICP备2023015952号-1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