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 :罗洪先
情知马上去无还,遥指干旌认汉关。纵使生前胡地老,归魂犹得见南山。
暮坐
隐几不知暮,喧喧瓦雀还。下帘疏雨后,虚室一灯閒。
闻反声如脱,思微识近顽。从兹悟真性,正在有无间。
夜坐 其二
林深山径幽,苍苔蔽白石。闭门今几时,物态异畴昔。
寄贺高鳌石擢徐州郡丞
巴城别去怜遗政,棘部新迁共旧藩。官号贰车分职简,阶仍五品列衔尊。
劝农渐识南中候,问俗时闻徼外言。更想观风随刺史,缇屏终日接朱幡。
送王良弼归越
志士如乔林,美人如琼芝。丛薄不足恋,发秀宁嫌迟。
南薰转朔吹,色染悲素丝。谁能扬污渠,独复流清漪。
穷老岂不恶,所思达者稀。遥遥怀古心,良抱无苟施。
之子如有意,慰我白华诗。
赠黄洛村
罗岩亦是濂溪地,君属河汾入室人。似水早闻千顷量,筑场曾许六年身。
秋曹囊笔将书考,昼市投珠不见珍。却喜舞雩归未晚,春风多少柳条新。
内弟曾龙阳五十
趋庭上国忆青春,回首俱为半百人。食果早闻酬客戏,看花曾百换儒巾。
两家莫逆今三世,百口相看在一身。况是于公门户大,暮年旧学更须亲。
赠曾子贞应贡入京师
萧散爱林居,闻君远上书。几年怀照乘,千里谒公车。
清庙时当颂,朱弦音正疏。新知不恨晚,应荐马相如。
悼亡 其二
閒阶日日捲纱声,常恨新绵纺不成。不识剪衣焚寄与,可能长短似平生。
逆旅主人
逆旅问主翁,日暮未有遇。同此如寄身,彼此莫为虑。
人生无百年,区区惜所据。颓檐与华甍,终当俱委去。
达士久不闻,末俗多愚误。此翁未足疑,吾道自堪惧。
程松溪司成清明日见访狮子山
金陵风日正清明,忽听春山伐木声。岁月二毛空自数,云霄一羽竟谁成。
虞廷典乐官仍重,汉室临雍礼更荣。为羡酬恩将道术,江湖蓑笠且逃名。
寄万鹿园
春赏逐阳和,川游澹夕波。观灯传佛性,闻榜答渔歌。
千里人俱老,终年梦几过。秋来仍断饮,将奈白云何。
丁巳秋重至青原有感六叠旧韵 其一
入谷寻源久未逢,空花落尽欲谁从。凭栏此日看秋水,隔院何谁扣暮钟。
衰壮自怜身是幻,将迎不为病方慵。点睛且袖閒来手,敢道长廊少画龙。
玉山赠詹少华给舍
早岁甘辞禄,他乡重倚庐。为园聊给食,闭户自删书。
月影花间席,苔痕门外车。人生贵有托,荣达竟何如。
送戴莲塘令漳浦
山居同是濯缨人,出宰漳南近海滨。帘捲浦云逢化蜃,席移岛月照怀珍。
陈书莫计瓜期日,退食应怜菜色民。承乏况闻当岁歉,看君此去试经纶。
彭石屋山约成 其四
无劳谢客闭柴门,抱瓮时时问水源。向子何年了婚嫁,庞公安处是田园。
书永庆寺壁次荆州
城阴背流水,远树夕含风。避客溪桥外,逢僧野竹中。
问名无以答,斋食偶然同。更向忘归处,方知过去空。
同年胡前冈母恭人八十寿诗 其一
崇阀凝繁祉,慈闱积永年。历更五朝后,名达两宫前。
娱綵随卿月,行厨借御烟。至今逾一纪,福履益穹然。
十月九日菊有华后三日立冬 其二
莫道争妍易取嗔,清名亦未与閒身。汝今犹占三秋日,我已秋光尽让人。
中秋酌客
客岁长安旅思多,乡关迢递阻烟波。每看叶落惊秋早,不到山深奈月何。
绕树今无乌鹊恨,倚阑还对白云歌。晦明物理吾何计,不惜青尊醉薜萝。
同江别兄廷章醉后漫歌 其一
同水南风急,兰舟不忍开。临分重把袂,归信几时来。
罗洪先
罗洪先(1504-1564),字达夫,号念庵,汉族,江西吉安府吉水黄橙溪(今吉水县谷村)人,明代学者,杰出的地理制图学家。一生奋发于地理学等科学的研究,“考图观史“,发现当时地图多疏密失准、远近错误,于是亲自外出调查收集资料,准备重新编一内容丰富、地理位置准确的地图,以计里画方之法,创立地图符号图例,绘成《广舆图》。创编成地图集形式,不仅继承了朱思本制图法,还加以发展,使地图更为科学实用。罗洪先堪称与墨卡托同时代的东方最伟大的地图学家。 ► 593篇诗文
余徙松原泰和张秋泉代余督治八旬乃返酬以是诗 其二
寿郭梅洲
野烧
罗邦怀大守出卫山书箑索题
夜雨玩易
洞中平道 其一
谷日行代寿胡永宁
与荆川夜话直透心源千载一遇达旦不寝
归田
观奕
展先墓
赠表弟李孝子仲
洞中见月
舟宿梁潭梦王生有训为诵末联既醒足以二句
晚坐 其一
程舜敷谪居海上问讯 其一
东廓公用石屋公韵见贻次答 其一
大慱存斋王君自沙县致仕初归对饮有赠
雪中外归 其二
四嗟诗别弟也邃夫如南雍其兄送之江上不能独归而作 其四
静观
晴舟
赠九江陈兵宪 其十一
昭君词 其二
石屋赠彭翁(名簪,靖州守)
上官澹轩六十
青原山三叠前韵
对雪 其一
别殷市隐 其二
有感赠罗镇峰 其一
寄殷市隐
洞中石梅
中秋忆亡弟
蔡白石中丞巡抚河南用韵奉赠兼谢留别
会荆川归
邹东廓先生七十
悼亡 其一
赠钱绪山
题马问庵崇德楼四景 其四 河泗环流
十月黄花满庭把玩开颜遂有短句 其一
乞竹 其二
晓怀
种菊
题云储洞梦楼
赠王西石明府赴召 其一
寺居柬王汉卿
赠九江陈兵宪 其八
寄聂双江公
寄殷虚白
赠王西石明府赴召 其二
柳塘歌
彭方山七十 其一
庚申十一月廿九日自治殓服用备不虞夜忽梦两臂皆成蚁穴土蒙其外群 ...
入乡
程舜敷春暮同江宴会遇雨
莳菊
红白芍药 其一
寄李鹅州海州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