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 :傅汝舟
昔闻燧人氏,造火遂生人。世风既变易,戎器亦时因。
用之苟失既,祸克难具陈。悟彼燎原端,何况云霓屯。
嗟嗟逐兽子,岂复忧积薪。弗戢将自焚,愿以书君绅。
偶述
山翁遁世有真癖,十年啸傲林之峦。惯栽薜荔护老屋,閒拾鹤羽为高冠。
异书自得作者意,长剑不借时人看。市南熊僚久巳死,谁共白日谈弄丸。
游太姥石门
赠野泉余琴士
昨访梅花岩,洒落观飞泉。因怀流水调,哀玉杂冰弦。
乐失求之水,在野有遗传。之子抱桐响,与泉相悠然。
谁哉洗俗耳,直驾钟期前。
大藏岩
悬栈何历历,仰眺以盈把。纵横风雨交,错落星辰写。
鹊桥势不如,鸡窠制仍野。悠悠百代来,谁是岩居者。
东溪
仙源有流水,寄在青溪东。乱石不阻海,晴天时领虹。
岩芝照自喜,松露滴还空。广把三千钓,吾寻八十翁。
梅庄子
潇洒锦里园,寒梅竞芳芬。琼花却素月,瑶圃讵足云。
风携落花却,送香天亦闻。之子商岩英,赏弄遗人群。
倚梅简玉经,坐石刷幽云。閒领天瓢浆,劝花就微醺。
花似解人意,何以答殷勤。为君结佳实,策彼金鼎勋。
言谢李与桃,灼灼亦何劳。
苏州逢黄子北归序
吴门一夜对银缸,别后思前在异邦。国事野人那得问,烟波孤兴若为降。
梅福变名会有意,黄香隔世又无双。何以故山恋初服,或因青桂待书窗。
与林施诸子秋夕自蓝原游云谷至澄浒迂宿保国寺寺在九顿峰下
出山复入山,迂策桃花源。本为游览来,行止未须论。
十里到谷口,九峰回寺门。老僧夙好事,深夜具鸡豚。
饮酬自閒细,酒中有真乘。良朋发箫鼓,野客击钟磬。
踌蹰烟语微,萧索月林暝。明发望赫曦,千崖一微径。
于瑞岩夜怀
名岩不受炎天暑,折磴宵穿星汉连。亭上就云眠乱石,竹閒乘月享清泉。
幽栖转觉风尘苦,僻性犹烦猿鹤怜。久办此身行脱屣,肯抛龙剑负飞仙。
访梅山
隐吏烧丹地,飞楼灿碧峰。锦叶妆隋瓦,瑶阶起汉松。
泉香经药洗,虎善与仙逢。探历未云毕,高城发暮钟。
入龙虎山一首
安迈欣孤舟,幽慕佳仙峦。缘萝步自升,搴岩筱随刊。
峰诡攒紫云,石妥基玄坛。既蒸美菌苬,亦丰英琅玕。
紫宫象皇居,金榜耀宸翰。世代隆天师,休沐赐真官。
钦圣法龙胡,朗伪斥马肝。道存符可合,事往理谁诠。
独况申岩居,浩怀赴川观。怀况具超展,物故非慨叹。
赤松咏
閤皂山一首
群处纷生虑,孤游规性适。适性赖山水,在客眷弥获。
昨策洗玉池,于今憩玄石。发地峰森竦,负暄鹿充斥。
稠岩兴霞文,复涧贯泉脉。璿台何其峻,丹梯百馀尺。
祈祈春朝素,流流神瀵白。鸟归幽业动,猿叫白云隔。
仰倾搴瑶华,俛恋掇水碧。物颐累自荡,赏散情无择。
窟宇孙被发,云峰谢灭迹。良觌冀古人,嗒然终日夕。
同陈明水鼓山诗
亭会
亭子临苍壁,高檐覆草菅。我来乘白鹿,蹴踏万花间。
赤日避林幄,青芝抱竹关。飞扬剑歌在,酩酊散秋颜。
龟峰
古云化奇峰,宰割皆琳琅。想经娲皇鍊,色色争光芒。
丽刺万夫目,巧脱三岛囊。高者触魁斗,低亦吞戈阳。
削壁刮冰眼,拳石住鹤房。诧当微雨里,容此明星光。
标名恨遗漏,取象省谬荒。传是徐铉宅,古寺阅自唐。
鼠雀斗佛顶,方袍巧逃亡。谁令此福地,零落热客肠。
倘非逢胜友,难尽览历详。曰余武夷来,灵奇惯品量。
润腻欺幔亭,丹垩则相当。巅攀病足展,峰影倒地苍。
岩泉酬好韵,吟鸟劝我觞。最后有彩壁,五色错天章。
游马疲不迹,惜哉谁见扬。乃知一世间,至人多遁藏。
我欲把双剑,挥霍踏云翔。临风忽自笑,桃花引归航。
同诸子秋夕寻云谷晦翁读书台
登招山诗
陈子两湖草堂
潘令夜半过访武夷欲予主观事戏答
峰回壁转闭岩扃,永夜逢君剖玉经。黄发戴冠非我事,青天自有少微星。
傅汝舟
傅汝舟(1476~1557年),初名舟,字远度,又字木虚,号磊老、丁戊山人等,闽县(今福建福州市区)人。其家初住朱紫坊,后迁丁戊山(嵩山)登龙巷。少与高濲同游学于吏部尚书郑继门下,通天象、堪舆,兼晓黄白炼丹术,曾遍游桂、湘、鄂、齐、鲁等地,求仙访道。好为画,工行草,与高濲齐名。其诗为文学家王世贞所推崇。明正德年间,在福州西湖建宛在堂,一时诗人云集。著有《傅山人集》、《傅木虚集》、《继傅山人集》、《唾心集》、《步天集》、《英雄失路集》各2卷,《拔剑集》3卷,《箜篌集》2卷,《拘虚集》5卷,《丁戊山人集》3卷,《合廾呓弃存稿》6卷,《粤吟稿》1卷,尚有杂著多种。► 89篇诗文
夏
宿张子湖堂
登襄城歌
述游
拟筑宛在堂奉招石门隐君
画 其一
中兴福寺观鱼
梦起
沙庄晚步
秋来吟
白塔山龙济道院
游玉峰赠七佛
屴崱峰酬陈子惟浚
宿山心永乐
登三仰峰
中丞南涧林公息机亭留宴
喜国贤病起嘲之
夜雨酌郑剑溪给事宅
中秋石龙庵
南峰庵庵径有古榕树悬枝对峙宛若关门
太安中秋
高房山小画
七日夜女会文
过陈生山庄
七夕忆山楼歌
圣水峻山多古黄杨树予为置二株庵前
画 其二
小度
冬日送人游鲤湖
宿少谷墓下作
访石室山人
盐田渡
未至白塔投宿新坪农舍
道路古事三首 其一
圣水山月下
寄天台濬和尚天源
敬从汪郡公登屴崱峰值雨驻小顶还纪兴
游归宗岩
追送赵子后以病止龙城寺因寄赵此书
蓝子激甫招登白塔过平川微雨信宿董氏留赠诸昆
九日蒋楼
游玉笥山
记道路古事 其四
游东禅同诸子分韵得独字长句
中秋乌石山
道路古事三首 其二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