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古文

爱中华 爱国学
爱古文> 诗文> 题林氏香严庵

题林氏香严庵

宋代 楼钥

缓步寻佳处,林深路欲迷。
偃松披数亩,立竹漱三谿。
瀹茗凭山槛,呼灯照石梯。
轻舆空翠湿,投暝喜幽栖。

诗人楼钥的古诗

巾山

宋代 楼钥

两鳌赑屃随西行,势欲吸尽西江清。是谁缭以千丈城,欲去不去岂不灵。

化为青山镇东溟,首冠窣堵双峥嵘。安舆从东喜逢迎,笑指鳌背同来登。

春残雨足绿阴成,山鸟相和声咿嘤。自从半山经小亭,仰望巨石扶轩楹。

千山万山拥翠屏,阴霾扫静纤云兴。翠微下有长江横,衮衮不尽千古情。

广轩俯瞰万瓦平,佳处历历堪指名。雪蓬蹙云连曲肱,蜂房蚁垤栖残僧。

扶栏更上三两层,一览物象无遗形。徙倚未厌茗椀倾,长啸两腋清风生。

亲颜甚怡轮为停,我亦色笑喜不胜。愿我双亲俱遐龄,方瞳鍊颜华发星,如此两峰相对青。

游惠山

宋代 楼钥

石径萦回入翠林,廿年故步喜重寻。
千山直上云扉启,万木阴中古殿深。
泉水泓澄风拂拂,洞门幽杳昼沈沈。
调琴瀹茗清无限,倦客忘归到夕阴。

送朱季公守封川

宋代 楼钥

韶阳生长十余年,城郭重经固宛然。
叹息紫微仙去久,尚余遗墨照山川。

谢陆伯业通判示淮西小藁

宋代 楼钥

四海诗名老放翁,遗编俱在迹成空。
忽从淮右传诗卷,近比剑南真父风。
暂向壶头追马援,何当甫里访龟蒙。
江山为助多佳句,莫惜南来寄断鸿。

适斋示池水大篇效元白体相答

宋代 楼钥

适斋一片心,它人难与比。
少时发此念,乐施到莫齿。
婚姻成者众,葬埋不知几。
义气追古人,仁风动桑梓。
利益及物物,方便形事事。
先正有此言,源流固有自。
外家有大池,清波照丛桂。
来者不问谁,大小听盈器。
及其旱将涸,一雨复清泚。
我舅为欣然,作诗自言志。
平生欲济人,往往多割己。
向来俸可分,挂冠踰一纪。
心勤力不逮,不得尽如意。
安得有赀财,如此池中水。
来求则应之,吾心斯足矣。
长篇笔余力,亹亹遂满纸。
病足正僵卧,三诵为之起。
韵险不容次,愚言不能止。
公曰汝答我,只用元白体。
公心与天通,言合孟轲氏。
菽粟如水火,此意岂不美。
黄金土同价,但恐无此理。
求水易足用,近止及邻里。
上不过饮食,下亦止濯洗。
求财则无厌,来不问远迩。
应者力已竭,求者殊未已。
有如一富翁,独处百家市。
始焉逐什一,贫富本相济。
余波被四邻,人情皆可喜。
久之责望重,急讼随谤毁。
不言理曲直,但谓富者鄙。
尧舜有至仁,犹病在博施。
所以汉刘德,其言有深旨。
富者民之怨,百万辄散弃。
贫富各有分,取予尤不易。
生长在舅侧,义事熟於耳。
颇亦知为人,缓急力不计。
舅言出於仁,甥言裁以义。
二者若不同,同归於一揆。
爱苟无差等,兼爱几墨子。
岂惟道非中,安有力及此。
仁民与爱物,要自亲亲始。

莫将仕挽词

宋代 楼钥

自叹清才久陆沉,晚从内典用工深。
谛观烱烱死生际,宁复纷纷利禄心。
载酒今谁问奇字,遗经古亦胜黄金。
十年契阔遽如许,老泪临风自不禁。

送朱叔止守南剑

宋代 楼钥

下水上山腰带州,人家无数起危楼。
遨头不用喧箫鼓,只把清诗纪胜游。

王武陵挽词

宋代 楼钥

胡虏久未殄,功名谁与同。惟公负才气,遇事等英雄。

井井清边琐,骎骎有父风。惜哉天不慭,遗恨渺无穷。

绣川道中

宋代 楼钥

伏波莫作贾胡留,雨意垂垂未肯休。
不惮征衫有微湿,只愁平地又横流。
行人自厌冲泥苦,野老方当得意秋。
倦仆如何致千里,登天徒笑传鸣鸠。

观冷泉亭放水

宋代 楼钥

冷泉浅濁使人愁,开放黄波去不休。
岸侧细泉穿乱石,始知别是一清流。

娄忠简公挽词

宋代 楼钥

得姓共东楼,同朝两故侯。
文编叨二序,诞日颂千秋。
老矣俱宜去,公乎不少留。
来书墨犹湿,展读泪空流。

次韵蒋德言游太白玉几两山 其三

宋代 楼钥

剩欲扶筇随意行,要令心迹得双清。何时同入翠微去,丈室先参老净名。

赠黄真护道人游茅山

宋代 楼钥

少年曾上三茅山,千岩万壑穷跻攀。
烟霏空翠不可状,弟兄联骑欣清閒。
回头五十有余载,至今梦境犹班班。
初从崇禧入仙境,元符玉晨纷幢幡。
草庵精舍不知数,各占山麓清溪湾。
蓑衣相见黑虎谷,苍然白发犹朱颜。
延之土窟款清论,桃皮酿酒无留残。
达道所居更奇绝,万山开豁如重关。
一山巉岩似笔格,耸秀正矗湖中间。
白马真人尚生气,长史旧井藏余丹。
异石若碎还复合,豢龙几处多澄澜。
华阳洞门闭已久,传闻亦有游其藩。
抚掌浮沤涌如沸,仙人捧石手可扳。
最奇无如大茅峰,千寻直上天市坛。
中峰小峰如雁行,下视堆草阜罗烟鬟。
三君司命时归降,往往天风吹佩环。
人言春日羽衣会,胎禽终日来飞翻。
玄帝大鼎秦皇璧,丹砂六千在流泉。
地无虺虎与荆棘,但有众药堪延年。
洞天凡踪不易到,我欲再往良独难。
有时慨想旧游处,陟冈惘惘涕为潸。
江夏仙人有仙骨,卓尔拔俗甘瓢箪。
摇铃真能彻帝所,挥钁自足驱神奸。
曾入金华访初平,今往地肺求洞玄。
游经都城道价重,拂袖忽厌拘尘烦。
径登紫芝绣衣亭,咫尺众真相往还。
神仙渺茫信可学,只恐涓尘天意悭。
但见茅君极仙品,谁知求道越岨艰。
至今丰碑载锡文,舟堕千剑如指弹。
君得此居宜勇进,勿使学步讥邯郸。
我欲休官未容去,归梦遇觉多愁叹。
终当挂冠四明隐,扪萝采石纫芝兰。
江东日暮云生处,安得羽化同霞餐。

方兴化挽词 其二

宋代 楼钥

雁塔深论契,鹓班试著行。参亡闻易箦,越吊后除丧。

支郡难留邓,佳城久梦方。吁嗟德浮位,回施与诸郎。

它山堰

宋代 楼钥

它山堰头足奇观,百万雷霆声不断。
谁把并州快剪刀,平剪波不成两段。
四明山深水源远,众壑会谿长漫汗。
滔天狂潦不少留,泻入长江势奔窜。
贤哉唐家王长官,欲图永利输长算。
想得惨澹经营时,下上山川应饱看。
西偏千岭相属联,惟有兹山拥东岸。
遂於此地筑横埭,截取众流心自断。
斟酌利害不全取,高下参差仅强半。
水大十分七入江,徐挹三分供溉灌。
支流瀰瀰穿郡城,脉络贯通平且缓,
旱时反此水亦足,坐使千年忘旱暵。
无穷庙祀报元功,像设森严人敢玩。
梅梁夭矫有冥助,大患于今尚能捍。
前辈所作多神灵,日月真成赤心贯。
后人小智或更易,费尽工夫随破散。
河堙盍浚谋不集,堤断河倾流甚悍。
富民缩手人受殃,仰望古人重与叹。
老木号风波湛碧。画屏俯仰丹青焕。
更须积雨看惊湍,濡足褰裳何足惮。
去家不远时一游,短艇垂纶流可乱。
八月傥有仙槎来,便欲乘之泝天汉。

隐潭

宋代 楼钥

灵潭深入白云堆,带雨春云为我开。
乳石半空浑欲堕,瀑泉千尺正中来。
两军酣战鼓鼙急,一雨生寒霹雳催。
中有卧龙君勿狎,有时平地起风雷。

送姜子谦寄钟离

宋代 楼钥

濠梁自古扬州域,禹娶涂山城尚留。
钟离虽尝作楚县,子男之国书春秋。
卑梁争桑起吴衅,阴陵失道除汉雠。
嬴秦属之九江郡,典午置郡任愈优。
萧梁尤重北徐镇,高齐又为西楚州。
贞观割淮疆理失,元和加水号名修。
阳冰篆虎书户册,奇画于今照谯楼。
浮山筑堰谁与谋,漫引童谣为激沟。
役工沈铁不胜计,欲灌寿阳为废丘。
雾昏三日水怪出,一决空贻千古羞。
上格下格果何在,西濠东濠犹并流。
守边在人不在险,险阻如故事不侔。
元魏拥兵数十万,义之坚守窜其酋。
向来横涧一失据,凛凛重贻宵旰忧。
刺史旧带两城使,涡口两城今在不。
君侯妙年笔为投,名位讵肯卑微休。
世科高挹更膴仕,哦松壮志未足酬。
欲效金城上方略,宦游直到穷边头。
三光五岳气犹分,故疆慨想何时收。
邑事不足烦大手,往访古今资远猷。
老我无用重多病,为君相与数觥筹。
棋社冷落故人少,况复临风送行舟。
看君径赴功名会,努力自取公与侯。
又闻鱼台在近境,谁知鱼乐如庄周。
烽沈柝静若多暇,从容何惜观游鯈。

奉口遇雨

宋代 楼钥

七月欲尽八月初,天久不雨暑初徂。
下田焦卷上田槁,愁叹不止田间夫。
呕哑水车日夜响,漕河扬尘成坦途。
喜见此溪深且广,玄云忽起西北隅。
林间槭槭水沤起,两岸人物欢欲呼。
初闻霶霈润龟拆,且使万物聊沾濡。
船窗飘洒疎蓬漏,客意自适凉襟裾。
引身东望云气薄,初知帝城有此无。
传闻今日方奏告,便有响应来斯须。
人家百万苦炎熇,君王齐祷几月余。
君王斋祷几月余,云师雨师其疾驱。

清高阁观雪次韵

宋代 楼钥

冲雪上层阁,真成清且高。
主人风节峻,坐客笑谈豪。
泛剡访安道,赋梅思水曹。
好因窗映夜,痛饮读离骚。

题汪季路家藏吴彩鸾唐韵后

宋代 楼钥

旧说仙人吴彩鸾,日书切韵归毫端。
不应神速有如此,令人至今疑稗官。
相传此事三百载,谁知真迹俨然在。
笔精墨妙信入神,间以朱丹倍晶彩。
法言初为此韵时,賸裒文字觉后知。
宁知遂经谪仙手,讳字曾阙民与基。
经生矻矻尽精力,摩以岁月或可得。
动翰如飞犹恐迟,一日一挥出心画。
神仙之说云渺茫,仙凡配耦尤荒唐。
萧史弄玉乘凤去,蓝田空说容裴航。
文箫之遇真是否,岂此虚名传不朽。
五篇历历为全书,始信传闻是真有。
当时所直才五缗,于今千金价未均。
十年盖有数百本,未知几本传今人。
惜哉字画太纤细,后日传之知几岁。
只今已有字不全,欲镌翠珉固非易。
我踰七十方见之,暂借一观聊自怡。
平生愿见心便足,何必更谋身后为。
楼钥

楼钥

楼钥(1137~1213)南宋大臣、文学家。字大防,又字启伯,号攻媿主人,明州鄞县(今属浙江宁波)人。楼璩的三子,有兄长楼鐊、楼锡,与袁方、袁燮师事王默、李鸿渐、李若讷、郑锷等人。隆兴元年(1163年)进士及第。历官温州教授,起居郎兼中书舍人,大定九年(1169年),随舅父贺正旦使汪大猷出使金朝。嘉定六年(1213年)卒,谥宣献。袁燮写有行状。有子楼淳、楼濛(早夭)、楼潚、楼治,皆以荫入仕。历官温州教授、乐清知县、翰林学士、吏部尚书兼翰林侍讲、资政殿学士、知太平州。 乾道间,以书状官从舅父汪大猷使金,按日记叙途中所闻,成《北行日录》。► 645篇诗文

国学| 诗文类型|诗文作者|古诗作者|诗词作者|古诗诗人|古诗Tag|诗文Tag| 免责声明 | 备案号:闽ICP备2023015952号-1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