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古文

爱中华 爱国学
爱古文> 诗文> 五月五日蜀州放解榜第一人杨鉴具庆下孤生怆然有感

五月五日蜀州放解榜第一人杨鉴具庆下孤生怆然有感

宋代 陆游

甲午五月之庚寅,渊鱼跃起三江津。震雷霔雨夜达晨,我三决定非凡鳞。

人生富贵不逮亲,万钟五鼎空酸辛。少年得禄羞常珍,调节滋味躬爨薪。

彻食奉盥授帨巾,此乐岂复论贱贫。嗟我不孝负鬼神,俯仰二纪悲如新。

仕宦空饱息与嫔,左右供养无复辰。子行射策对枫宸,綵衣楚楚映华绅。

溯江亟归娱老人,切勿著意长安春。

诗人陆游的古诗

夜大雪歌

宋代 陆游

朔风吹雪飞万里,三更蔌蔌鸣窗纸。
初疑天女下散花,复恐麻姑行掷米。
异哉冻砚已生冰,信矣重衾如泼水。
山中卧涧松竹折,庭前蔽地乌鸢死。
昨日之暖殊昏昏,桃李欲坼春满园。
阴阳错缪世或有,物穷则变古所言。
虽云明年幸一麦,冻馁沟壑知谁存?呜呼今夕之雪未足论,所忧明日嵼高塞门!

禅室

宋代 陆游

早誇剧饮无勍敌,晚觉安禅有宿因。赫赫心光谁障碍,绵绵鼻息自轻匀。

蒲龛纸帐藏身稳,香椀灯笼作梦新。勿为霜寒忆温暖,少林立雪彼何人。

杂兴十首以贫坚志士节病长高人情为韵 其二

宋代 陆游

孟子辟杨墨,吾道方粲然。韩愈排佛老,不失圣所传。

伐木当伐根,攻敌当攻坚。坐视日月食,孰探天地全。

一木信难恃,要忧大厦颠。安得孟韩辈,出为吾党先。

后杂兴四首 其三

宋代 陆游

会合惜日短,别离愁夜长。人老爱吾庐,客归悲故乡。

书巢五咏 其三 故纸

宋代 陆游

时来偶见收,过时自当退。岂惟裁纸尾,亦或用牍背。

人情有贵贱,志士感兴废。库中九万张,视我犹前辈。

三月十七日夜醉中作

宋代 陆游

前年脍鲸东海上,白浪如山寄豪壮;
去年射虎南山秋,夜归急雪满貂裘。
今年摧颓最堪笑,华发苍颜羞自照。
谁知得酒尚能狂,脱帽向人时大叫。
逆胡未灭心未平,孤剑床头铿有声。
破驿梦回灯欲死,打窗风雨正三更。

野兴二首 其二

宋代 陆游

楼兰勋业竟悠悠,聊作人间汗漫游。半谷云霞丹灶熟,一汗雷雨剑池秋。

徜徉药市经旬醉,问讯巢仙数夕留。却过故庐应一叹,岸边犹系采菱舟。

十二月八日步至西村

宋代 陆游

腊月风和意已春,时因散策过吾邻。
草烟漠漠柴门里,牛迹重重野水滨。
多病所须唯药物,差科未动是闲人。
今朝佛粥更相馈,更觉江村节物新。

沈园

宋代 陆游

城上斜阳画角哀,
沈园非复旧池台。
伤心桥下春波绿,
曾是惊鸿照影来。

贫甚戏作绝句八首 其五

宋代 陆游

灶突无烟甑有尘,颓垣破屋越溪滨。老鳏狂怪谁嗔责,日日行歌独卖薪。

月夜泛小舟湖中三更乃归

宋代 陆游

落日愁思把钓钩,南邻借得采菱舟。
湖心月上明如昼,树杪风生冷逼秋。
壮岁功名惭汗马,暮年心事许沙鸥。
桐江一叶真奇策,莫为儿曹作滞留。

梅花五首 其一

宋代 陆游

造物作梅花,毫发无遗恨。楚人称芳兰,细看终不近。

独酌罢夜坐

宋代 陆游

不见麴生久,惠然相与娱。
安能论斗石,仅可具盘盂。
听雨蒙僧衲,挑灯拥地炉。
勿生孤寂念,道伴大狸奴。

仲秋书事十首 其九

宋代 陆游

杖得轻坚馀可略,酒能醇劲更何求。二君最是平生旧,白首相从万事休。

书喜三首 其三

宋代 陆游

满川秋穫重赪肩,拾穗儿童拥道边。夜夜江村无吠犬,拥拥市步有新船。

夺攘不复忧山越,安乐浑疑是地仙。惟有衰翁最知达,避胡犹记建炎年。

晚秋农家八首 其一

宋代 陆游

老来万事懒,不独废应酬。门前即湖山,亦复罕出游。

吾庐有真乐,一榻眠高秋。回看世上事,得丧良悠悠。

新津小宴之明日欲游修觉寺以雨不果呈范舍人二首 其一

宋代 陆游

风雨长亭话别离,忍看清泪湿燕脂。酒光摇荡歌云暖,不似西楼夜宴时。

幽居初夏四首 其三

宋代 陆游

长歌袅袅插秧天,小伞翻翻入市船。高栋巢乾初乳燕,绿入阴密已鸣蝉。

只言末俗人情恶,未废先生日晏眠。推枕起来闲弄笔,铜蟾手自挹寒泉。

病起书怀

宋代 陆游

病骨支离纱帽宽,孤臣万里客江干。
位卑未敢忘忧国,事定犹须待阖棺。
天地神灵扶庙社,京华父老望和銮。
出师一表通今古,夜半挑灯更细看。

拟古四首 其三

宋代 陆游

宁忍千日饥,野葛不可烹。宁枉百里途,捷径不可行。

自古风俗坏,善士亦沦胥。橘柚禹包贡,后世称木奴。

陆游

陆游

陆游(1125—1210),字务观,号放翁。汉族,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南宋著名诗人。少时受家庭爱国思想熏陶,高宗时应礼部试,为秦桧所黜。孝宗时赐进士出身。中年入蜀,投身军旅生活,官至宝章阁待制。晚年退居家乡。创作诗歌今存九千多首,内容极为丰富。著有《剑南诗稿》、《渭南文集》、《南唐书》、《老学庵笔记》等。 ► 1059篇诗文

国学| 诗文类型|诗文作者|古诗作者|诗词作者|古诗诗人|古诗Tag|诗文Tag| 免责声明 | 备案号:闽ICP备2023015952号-1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