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代 :黄镇成
玉树耸长空,琼瑶万壑封。夷犹冰镜里,诗思灞桥东。
会稽山
安邑茫茫宅上都,东南万里播銮舆。遥观禹穴云如海,玉帛缤纷上计书。
春日行近山 其三
天上香风拂彩桥,云霞宫馆郁岧峣。行从白鹤山头过,吹动仙人紫玉箫。
春日山行杂兴 其三
城郭心何补,烟霞迹未疏。抱琴多胜地,得酒即吾庐。
夜候丹砂火,春寻石室书。夤缘到幽绝,高士亦巢居。
山居春日杂吟 其一
五色云开日上东,腊寒销尽得春风。秦人自爱桃源好,新酒家家有醉翁。
道山夜坐
夜久天空素月辉,飘飘凉气入絺衣。露华欲下仙人掌,河润应沾织女机。
江表尚传烽火急,关中暂报羽书稀。草庐老我南山下,自濯沧浪理钓矶。
杭川八景 其四 七里春涛
滚滚桃花浪拍空,茫茫东去势何雄。禹门三级浑如许,应有潜鳞此化龙。
西窗昼雨
三春惊过半,霪雨洒窗西。鹊脑添炉炷,春鸠隔树啼。
春日山行杂兴 其二
山翁留客住,自说乐馀年。日养分男舍,春耕税主田。
雨泥朝过鹿,山木夜啼鹃。鸡黍烦相劳,桃花出钓船。
题王元善赴北清江新雁图
江南春水拍天齐,鸿雁成行向北飞。未必云山便相隔,秋风还带夕阳归。
山居春日杂吟 其四
平生海岳旧心期,万里风云入梦思。今日独从高处望,偶逢林寺一题诗。
吴伯昭红莲绿幕图歌
乌君之山从西来,拔地万仞青崔嵬。划然磅礴下江浒,云麓崔崔栖楼台。
上有飞萝罥挂古乔木,下有沧浪万顷青如苔。红莲绰约泛渚净,绿幕缥缈临湖开。
云烟捲风岛屿没,窗户洗雨冰霜回。高人自是青云客,日向湖亭赏山色。
昔年走马踏红尘,射杀南山双白额。今日纶巾羽扇閒,独面清泠饮冰蘖。
壶箭收投胜负空,棋枰罢局机筹息。延陵公子昔称贤,画手复见今道玄。
有声之画宜诗篇,为子作歌将画传。
樵阳八咏用陈教和周东圃韵 其八 熙春朝阳
会景亭西晓独登,晨曦一上万山清。满城桃李春如绣,人在金鳌顶上行。
南田耕舍 其四
松下携镵采茯苓,一山红叶正纵横。因留石上云生处,又听冰崖泻瀑声。
题定武兰亭
茧纸香随玉匣遗,宝书天上世难知。狼烽几堕昆明劫,蝉翼犹传定武碑。
晓雨苔花侵捣石,秋山柿叶费临池。东都已往谁能继,神物终烦谨护持。
里墩田家
去市二三里,居山八九家。雨馀添菜荚,霜后出梅花。
谷稔冬饶酒,泉甘日美茶。俗淳人事简,容我傲烟霞。
秋日杂兴五首 其二
閒登屋西楼,望见青山多。谁家筑新阡,山下高嵯峨。
不知新阡后,乔木生茑萝。白日不返照,沧海无回波。
仰首见飞雁,雍雍鸣且和。人生苦无欢,尔鸣将奈何。
用鹫峰师韵送涧泉上人游方十首 其六 五台
去礼文殊宝刹开,倚空峦岫郁崔嵬。金函奉旨传香至,白㲲图崔载法来。
心镜象悬天外月,教筵狮吼地中雷。还将拂子閒拈起,更上翻经第一台。
双溪客馆
江关风壤故相接,江阁感时还念家。白鸟飞去船着岸,青鱼上时人浣纱。
仙坛扶登借筇竹,野客进饭留胡麻。城下新水长三尺,裹粮明日共乘槎。
题乌江庙
五色龙文应汉王,项家徒用力争强。不知麾下无人杰,卷土重来亦是亡。
柯亭
金碧楼台宅梵王,柯亭无处问中郎。何当截取如椽干,吹起昆丘紫凤凰。
黄镇成
黄镇成(1287-1362)字元镇,号存存子、紫云山人、秋声子、学斋先生等。邵武(今福建邵武县)人,元代山水田园诗人,与黄清老(邵武故县人)被后人并称为“诗人二黄”。初屡荐不就,遍游楚汉齐鲁燕赵等地,后授江南儒学提举,未上任而卒。著有《秋声集》四卷、《尚书通考》十卷。 ► 234篇诗文
南山紫云山居 其九
谷口 其一
用鹫峰师韵送涧泉上人游方十首 其九 峨眉
三华吴宜甫桃溪十咏 其二 旦气轩
五月调兵赴绥阳 其四
黄仲文云松巢歌
樵阳八咏用陈教和周东圃韵 其七 樵岚秋稼
题三涧郑氏耕隐所
题李氏甥彦博所藏枯林兰石
樵阳八咏用陈教和周东圃韵 其三 石鼓松风
题梅花太极图十首 其九 敛华就实
赠曾鍊师
和揭希韦立春
题剑水秋浦山房
用鹫峰师韵送涧泉上人游方十首 其十 五山
宪掾孟伯真
樵阳八咏用陈教和周东圃韵 其六 西塔暮钟
题梅花太极图十首 其十 待用调元
三华道中书所见 其一
用鹫峰师韵送涧泉上人游方十首 其一 天台
樵阳八咏用陈教和周东圃韵 其四 丹台梅月
用鹫峰师韵送涧泉上人游方十首 其二 雁荡
商橘所画海棠双喜图
题梅花太极图十首 其一 太极无朕
补陀岛
直沽客
杭川八景 其三 九峰晴旭
早春感兴 其四
三华吴宜甫桃溪十咏 其四 绿玉洲
登南山兰若
李氏妹夫仲章归自襄阳
乘凉
金原先垄之侧涌泉甘洁
用韵酬涂启仁傅钧永午日联句兼饷余酒
题摘枝海棠
山中杂诗 其一
野桥
杭川八景 其一 君山霁雪
三华吴宜甫桃溪十咏 其一 本原楼
避地椒历
郑子声飞凤朝阳图
题牛背醉归图 其二
南山紫云山居 其二
谢子安之江右求葬师 其一
春日郊行
清风逆旅 其一
至节
辛巳还光邑祖居上井约江少府同到
腊月过里敦田舍
得雨
五月调兵赴绥阳 其二
送监郡库克楚通议公致仕归维扬一十二韵
紫云山
春夜听雨有怀 其一
为吴松庵题古木疏篁图 其一
山居春日杂吟 其二
题道士林希深祷雨卷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