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古文

爱中华 爱国学
爱古文> 诗文> 秋夜杂兴三首 其三

秋夜杂兴三首 其三

宋代 俞德邻

明月何皎皎,流光入城闉。永怀辽鹤去,及归无故人。

故人亦何许,往事不忍陈。龙逝鼎河寂,麟伤周道湮。

桑溟变俄顷,干戈遍穹垠。眼中万年少,谈笑乘朱轮。

王侯与卿士,零落随埃尘。兴亡固有数,贵贱亦有因。

狐裘冬则御,桃笙夏乃珍。万事每如此,毋为徒苦辛。

诗人俞德邻的古诗

次韵朱子厚九月十一日见寄三首 其一

宋代 俞德邻

三载干戈隔胜游,江山依旧郁相缪。蛩吟砌壁莓苔古,雁落汀沙草木秋。

画角飘江犹北固,白云飞岫认东瓯。凭高望远心如醉,风岸乌巾雪满头。

为孟希圣题孛落鹌鹑画扇

宋代 俞德邻

下车式怒蛙,为爱蛙有气。秋风化为鹑,乃复有斗志。

丛丛槲叶边,身睨而视。虽非纪渻鸡,宛类浮图鸷。

因知气苟存,百变终不惴。斯人倘若斯,似可敌王忾。

云胡万夫特,甘受巾帼遗。鹑兮尔固微,或者宁不愧。

舟过桐庐作

宋代 俞德邻

三年常作客,几度溯前川。山合疑无路,溪回别有天。

虹分遥电雨,风袅近虚烟。归路知多少,啼鹃云树边。

送程道大归新安兼简宪使卢处道学士四首 其三

宋代 俞德邻

我生惭愧贾胡留,暮鼓晨钟复报秋。万里桥南存旧宅,十年客舍尚并州。

青山是处堪埋骨,白发新来渐满头。此日送君何限意,长江万折有东流。

栽房遣兴

宋代 俞德邻

三径岚烟护碧苔,地无高下总栽梅。花随流水绕除去,云共好栽排闼来。

月冷蛙声諠鼓吹,风清蜃气耸楼台。过逢况有侯芭在,白首玄经未足咍。

除夕二首 其一

宋代 俞德邻

十旬为客思凄然,返樛言归又覈田。榾柮煨炉销永夜,屠苏浸井迫新年。

人生半是忙中过,农事偏于隐者便。将老菟裘何处卜,九龙泉畔锡山边。

富安田舍二首 其二

宋代 俞德邻

漠漠寒云接断芜,平畴积水入长湖。犊眠篱下霜埋草,雁宿汀长月满芦。

戟吻苦茶连叶煮,胶牙酸酒带糟餔。数朝已觉人情熟,识字耕田著我无。

怀林绍先三首 其二

宋代 俞德邻

岁岁苦担簦,飘然云水僧。星霜变玄鸟,天地有青蝇。

留滞慵僮仆,怀归畏友朋。求田端有暇,谁复问陈登。

次韵陈登父桃花

宋代 俞德邻

台隶群芳散绮葩,繁枝密干蔚交加。武陵溪畔秦人洞,濯锦江头杜老家。

风搅乱红春过雨,露滋微艳晓笼霞。长安重到应惆怅,寂寞玄都燕麦斜。

寿沿江黄制置七首 其二

宋代 俞德邻

曾城护六朝,长江渺万里。紫盖照东南,屏蔽独此恃。

连营步骑屯,列遂刍粮峙。填拊兹匪轻,倚毗良有以。

愿言策殊勋,千岁光竹史。

访三茅舟至金沙雨阻因游龙山书院

宋代 俞德邻

游雾登天计苦迟,昆崙聊欲访支离。幅巾破晓龙山去,且免三茅费勒移。

次韵薛晓翁教授

宋代 俞德邻

鲲鹏意气鹤精神,髣髴风流贺季真。三顾岂无天下计,百年空老梦中身。

兵尘满眼谁知己,儒术谋生每误人。长啸归来寻旧隐,石田茅屋未全贫。

暇日饮酒辄用靖节先生韵积二十首 其十六

宋代 俞德邻

昔我事决科,穷年抱六经。桑溟忽已变,栖栖竟无成。

归来请学稼,平贾充过更。徽弦挂空壁,袯襫留前庭。

中夜耿不寐,惟有寒螀鸣。不赖一尊酒,何以纾吾情。

遣兴十首呈孟兵部使君 其二

宋代 俞德邻

雉鸣朝求雌,木坏疾无枝。仁心秉君子,小弁怨何矶。

在昔共世子,待烹慰骊姬。亦有鲁闵氏,朔风衣单衣。

二贤岂不怨,仁义固良知。夐夐彼投兔,蔌蔌奔鹿斯。

道死尚或墐,况乃天性为。

何山白水田

宋代 俞德邻

离离远树接山低,白水田头杜宇啼。昨夜前村新雨过,桔槔閒在石桥西。

送刘伯宣尹松江府五首 其三

宋代 俞德邻

兵燹三年久,疮痍百姓同。政须随日化,心要与天通。

刻木期难对,屯膏施易穷。松江三万顷,盂水爱任公。

扬州天庆观作

宋代 俞德邻

日转梧桐影密,月明杨柳阴疏。经阁磬声

到徐叔咏居

宋代 俞德邻

攀藤蹑石访幽客,茆屋参差松树隔。山童闻语不应门,古木千章鸣格磔。

题叶劝农对山楼次韵二首 其一

宋代 俞德邻

三平二满过即休,十事九律谁与谋。归来政自有佳趣,楼对青山山对楼。

寻春

宋代 俞德邻

日日寻春到水涯,今朝篱落见梅花。折梅欲问春消息,春在桥南卖酒家。

俞德邻

俞德邻

俞德邻(1232~1293)字宗大,自号太玉山人,原籍永嘉平阳(今属浙江),父卓为庐江令,侨居京口(今江苏镇江)。度宗咸淳九年(1273)浙江转运司解试第一,未几宋亡。入元,累受辟荐,皆不应。因性刚狷,名其斋为佩韦(本集卷八《佩韦斋箴》)。元世祖至元三十年卒,年六十二。遗著由其子庸辑为《佩韦斋文集》十六卷(其中诗七卷),于元仁宗皇庆元年(1312)刊行,另有《佩韦斋辑闻》四卷。事见本集卷首元建安熊禾序,《至顺镇江志》卷一九有传。 ► 306篇诗文

宋代古诗词

国学| 诗文类型|诗文作者|古诗作者|诗词作者|古诗诗人|古诗Tag|诗文Tag| 免责声明 | 备案号:闽ICP备2023015952号-1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