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古文

爱中华 爱国学
爱古文> 诗文> 返棹慈湖先生墓下守潮

返棹慈湖先生墓下守潮

清代 全祖望

晨起望早潮,茫茫雾如海。黑云遍芦中,朝爽失真宰。

四明北诸峰,翠碣擅晴霭。胡忽眩我睛,三叹生感慨。

谁谓平旦气,定足见精采。长夜亦梏亡,畴为洗荒秽。

伫需旭日光,祛兹周遭累。灵台顿瞿然,石窗共潇洒。

诗人全祖望的古诗

庆湖课耕图为秋塍

清代 全祖望

朝过梅墅午麻溪,别制秧歌被耦犁。我亦来分馀馂好,汤公祠下啖豚蹄。

莱阳姜忠肃公祠神弦曲四首 其二

清代 全祖望

神之来兮海右,谢嘉命兮稽首。天使拜前兮宾僚拜后,可怜薄命兮殊恩难久。

五日京兆兮西陵失守,六宫野哭兮孤臣何有。嗟甲乙之客兮谁某,蒿莱长兮孤兔走。

艇子冶春词 其二

清代 全祖望

秦女南来万五千,武王奇策亦奇缘。至今越女多秦种,可有鸣呜旧曲传。

九灵山房

清代 全祖望

吾怀九灵翁,大节如孤鸾。浮海未得遂,辗转九洞天。

如何变姓名,尚为弋者弹。高皇不能屈,馀生终自残。

未闻翘车士,乃以牢狱填。诸公不强谏,史册足长叹。

黄竹夜泪落,白龙亦神寒。至今永乐寺,悽怅云林烟。

嵯峨君臣义,不以夷夏迁。高皇提日月,赤手洗幽燕。

九灵所遭遇,尚与余蔡悬。疑或可无死,巽辞得生还。

不见东维子,平定巾栾栾。暂下读书台,卒返三泖间。

重渊见李黼,完节要无愆。而士各有志,不忘丧其元。

高皇亦色动,晨星黯长干。㴞㴞江河下,大节良所难。

为我寓公重,山房永勿谖。

薏田问予东武四先历颠末以诗代札

清代 全祖望

鹭岛波涛里,曾颁此一编。白头馀二相,墨制志残年。

五指难传信,长垣竞着鞭。我尤怜亚子,壮志亦轩然。

宣窑脂粉合子 其二

清代 全祖望

太平天子富共球,陶正承恩供奉周。汝定官奇斋下拜,残膏曾涨潞河流。

樊榭有南屏烧笋之约曰虽雨无阻哲旦竟雨予弗能赴也

清代 全祖望

及时烧笋正不俗,况有花猪恣大嚼。此乐固应天所妒,黑云沈沈来作恶。

老人即次怅萧寥,呼童买笋且永朝。出山入市风格减,冒雨莫怪诸公劳。

生平雅志慕幽讨,其奈阴晴称心少。山灵定笑人无勇,此间清供雨亦好。

意林问予甬上膏蟹入暮春何以遽殒戏答

清代 全祖望

膏蟹之夙世,殆是汉侏儒。年年上已后,鼓胀毙海隅。

但得以饱死,臣朔所不如。谢山先生长清臞,力与臣朔足并驱。

近来更失太官粟,又复耻曳诸侯裾。抚兹蟹一笑,何恃济饥躯。

祗应学蜑户,酱汝为冬储。封以谢山云,日下酒一棜。

又题颖谷青牛研

清代 全祖望

老子树下骨,紫气长盎然。谁谓尔无牛,代耕岁十千。

虞美人词

清代 全祖望

鸿沟既割归太公,旋复背之非英雄。美人临死何从容,有此差足慰重瞳。

英布周殷愧入地,蒙面何以见江东。芳魂至今舞春风,其与项庄拔剑之意将无同。

啼鹃集之血泪红。吁嗟乎野鸡难复位宫闱,生玷辟阳死赤眉。

刘季楚歌空自悲。美人泉下目未瞑,为告愤王应齿冷。

青燐婆娑助清影。

灌浦郑氏秋丁祭黄子

清代 全祖望

黄子泽五世,于今已一丝。阁下木樨花,秋来放几枝。

嗟我仅私淑,未得揖让于其时。

半查子振伯入塾

清代 全祖望

类我类我阿翁祝,可儿可儿执友期。丛书楼中万签轴,供养昆山玉一枝。

病中突接辛浦通守弥留之书为之一恸 其四

清代 全祖望

廿载交情憺暮云,豫州知我最殷殷。东平墓树休西靡,已撰穿中石柱文。

长白诗人马大钵有读渊明集句曰义熙尚有关心事岂便羲皇以上人堇浦 ...

清代 全祖望

感时已叹黄农没,遗世羞为汉魏音。不是羲皇真种子,义熙谁复更关心。

拟作云湖看梅之游者再而春事尚寂然盖二月之望矣亦自来所希有也

清代 全祖望

春为寒添闰,梅缘雪放迟。东风无气力,何以慰辀饥。

葭黍滞生意,桑榆感岁时。陇头如有信,引领望佳期。

燕子矶兰若寻苍翁题字

清代 全祖望

江东王气已全枯,岂有重兴赤伏符。半夜秋风出灵谷,千船军火窜焦湖。

孤生逐日空三足,碧血沉渊尚一壶。此日弥甥辑遗事,可怜题字竟模糊。

甘谷约以七月初二日过我,届期不至,讯之则曰以租船将到也,诗以 ...

清代 全祖望

浃岁吾门巷,无君曳履声。既驱双竖去,合作四窗行。

来日须怜少,秋光正放清。人生几两屐,一切且忘情。

丁敬求予拓光孝寺千佛塔记诗以答之

清代 全祖望

诃林痴绝降王塔,宦者名连髡者传。寒铁千秋遭秽笔,不须更玷蜜香笺。

红梅驿 其二

清代 全祖望

闽中艳说枫亭好,未若台关清复清。敢以风尘轻下吏,美人高士共通灵。

九日诸生请予登高于定山予病未能也梁新谢天申黄文各有长句一首予 ...

清代 全祖望

秋来蕉萃倦题糕,诸子行吟兴各豪。五岭炎风宜落帽,八能清韵在登高。

东篱何处寻黄菊,左手相看握巨螯。我亦掞天阁上望,七星岚翠自周遭。

全祖望

全祖望

全祖望(1705-1755),清代著名史学家、文学家,浙东学派重要代表,字绍衣,号谢山,学者称谢山先生,浙江鄞县(今鄞州区洞桥镇沙港村)人。曾主讲于浙江蕺山书院,广东端溪书院。上承清初黄宗羲经世致用之学,博通经史,在学术上推崇黄宗羲、万斯同,于南明史实广为搜罗纂述,贡献甚大,其著作极为丰富,达35部,400多卷,且大多数学术著作用力极深。其主要著作有:《鲒埼亭集》、《困学纪闻三笺》、《七校水经注》、《续甬上耆旧诗》、《经史问答》、《读易别录》、《汉书地理志稽疑》、《古今通史年表》等。 ► 689篇诗文

清代古诗词

国学| 诗文类型|诗文作者|古诗作者|诗词作者|古诗诗人|古诗Tag|诗文Tag| 免责声明 | 备案号:闽ICP备2023015952号-1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