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古文

爱中华 爱国学
爱古文> 诗文> 席间再叠前韵

席间再叠前韵

清代 全祖望

道南步兵舍,道北仲客樽。其旁为壑谷,三径参一门。

两家万花枝,各各通精魂。隔墙花气度,酒气互陶薰。

拒霜有神光,直射虬峡云。阿谁如康乐,初日染墨痕。

老我且泥饮,夕照同沈醺。西崦日以去,皓魄告良辰。

更有月中桂,访我盎中荪。便作藏花令,花王为令君。

浑忘秋可悲,醉舞绿蚁春。

诗人全祖望的古诗

豫章小泊欲过哭孺庐学士墓下不得

清代 全祖望

弭节望东埂,西州涕泗多。素车吾有负,元冕或来过。

莫报恩如海,应怜鬓亦皤。匆匆感邻笛,落月满江沱。

吕城

清代 全祖望

半枯不枯著色树,欲冻未冻借春天。寂寥小雪昨夜过,一瓮苦露孤舟前。

病中突接辛浦通守弥留之书为之一恸 其四

清代 全祖望

廿载交情憺暮云,豫州知我最殷殷。东平墓树休西靡,已撰穿中石柱文。

樊榭至津门而归

清代 全祖望

慈亲年八十,捧檄已非时。大有陟陔乐,长吟投芾诗。

悲秋笠泽鲙,招隐小山枝。兴尽翩然返,从今保素丝。

牂柯江上偶然作 其三

清代 全祖望

古榕高与碧霄参,正以中虚内美含。长为不材蒙讪诮,就中谁识有伽㑲。

天湖杜鹃花盛开

清代 全祖望

殷红长明灯,化作杜鹃血。方知长至后,已踰百七日。

故乡石窗下,五色正葱蔚。

题钝轩墨牡丹

清代 全祖望

澹老好孙子,风流尚未阑。焉支已洗尽,云气浑高寒。

为赠尔别字,广川小牡丹。

除夕得徐丈霜皋别集二册挑灯守岁选取五十馀首即题卷后 其二

清代 全祖望

苦节应无愧华王,鹤山老友足相当。祗愁金石心期秘,未尽江村泪万行。

过蕃釐观坐冬青树下得一律

清代 全祖望

宋人真不道,拜杖到琼花。讵敢怼君父,居然殉国家。

李姜同血泪,章蔡已虫沙。只有冬青树,长荣度岁华。

斑竹园 其二

清代 全祖望

靖公忠烈更谁京,可惜荒朝厄运并。若以苦心原督相,肯将宿忿弃兴平。

板矶空自劳埋血,东坝何缘得背城。只有西泠都督好,素车白马伴神旌。

洴江编修以病后谢客浃旬不赴诗集然窃闻其有纳姬之喜非疾也

清代 全祖望

谁传玉臂贯铜青,闲侍维摩夜讲经。莫向刘桢长作诳,须防排闼到中庭。

漳浦黄忠烈公夫人蔡氏写生画卷诗十首 其十

清代 全祖望

三皇之世,四时皆春。手握皇极,以运元神。挽季以来,漓而不淳。

玉树凋伤,满目荆榛。汲汲石翁,弥缝使淳。元会运世,洞玑所甄。

阿谁连枝,阳九不焚。两族并芳,曰惟夫人。

江行遇风舍舟而陆 其一

清代 全祖望

一壶空自贮,未敢试中流。岂曰掉头恝,将贻没顶羞。

天方宠箕伯,吾欲愬灵修。祗有江豚辈,乘潮舞石尤。

艇子冶春词 其六

清代 全祖望

吴淞女子思报国,优乱南中竟数年。多少降臣蒙面死,不如桑濮一婵娟。

予约同人每岁为苍水先生设祭今年将有渡江之行先期举之

清代 全祖望

此行定自过南屏,为道寒山片石成。故社莫虚黄犊唱,同人豫石白鸠声。

神伤土室袁闳泪,肠断䃃州杜浒兵。香火敢忘先子命,殷勤鸡黍展微忱。

偶然作 其三

清代 全祖望

弓剑今蕉萃,还为国体怜。桥山遥在望,回首一潸然。

寄讯故抚军常履坦时方迟秋于西曹

清代 全祖望

当君开府日,我最罕经过。为避猪肝累,兼之箕口多。

高牙今已矣,旧雨近如何。剩有山中客,神伤春梦婆。

浙水膏腴地,频惊贯索临。方知难寡遇,恨不早投簪。

被谪应蒙垢,操戈亦负心。请看扫门者,告密去如林。

圣主恩如海,容当宥累臣。他年终结草,此日望生春。

幸或充城旦,宁辞赎鬼薪。金鸡如有唱,白发拜深仁。

七星岩 其一

清代 全祖望

天帝当年启大樽,七星罗列似儿孙。七门尚有歌钟在,石室将无秘箓存。

自昔湖山烟水阔,于今阡陌草莱焚。何当反复谣黄鹄,用泻漓江春涨痕。

溪行欲与樊榭游乌镇东西二寺不果

清代 全祖望

缓棹出乌镇,遥山入望希。清流染晴色,稚麦幻春晖。

河女留鱼贱,僧寮访古违。五湖堪极目,浩荡白鸥飞。

天湖石船歌

清代 全祖望

天湖有石船,夜半谁负去。将无天湖涸,石船因失据。

飞行同怪山,长逝不知处。我作大招词,欲以返徒御。

湖通船亦归,我便浮家此中住。

全祖望

全祖望

全祖望(1705-1755),清代著名史学家、文学家,浙东学派重要代表,字绍衣,号谢山,学者称谢山先生,浙江鄞县(今鄞州区洞桥镇沙港村)人。曾主讲于浙江蕺山书院,广东端溪书院。上承清初黄宗羲经世致用之学,博通经史,在学术上推崇黄宗羲、万斯同,于南明史实广为搜罗纂述,贡献甚大,其著作极为丰富,达35部,400多卷,且大多数学术著作用力极深。其主要著作有:《鲒埼亭集》、《困学纪闻三笺》、《七校水经注》、《续甬上耆旧诗》、《经史问答》、《读易别录》、《汉书地理志稽疑》、《古今通史年表》等。 ► 689篇诗文

清代古诗词

国学| 诗文类型|诗文作者|古诗作者|诗词作者|古诗诗人|古诗Tag|诗文Tag| 免责声明 | 备案号:闽ICP备2023015952号-1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