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古文

爱中华 爱国学
爱古文> 诗文> 韩沟吴王庙三首 其一

韩沟吴王庙三首 其一

清代 全祖望

黄池铸错恨何追,剩水长增庙貌悲。莫向江祠逢伍员,谁招廊屧配西施。

观光自是先王志,负德终缘夏肄亏。闻道神旌午夜动,依然荼火望离离。

诗人全祖望的古诗

送耜堂掌教新会 其三

清代 全祖望

木兰花下共论文,曾为诸生讨论殷。此去正逢冬日好,霜橙露菊荐黄云。

读陶公饮酒诗六首 其二

清代 全祖望

劲风无荣木,皇皇求孤松。此荫殊未易,托身将安从。

何当化孤松,以待彼飞鸿。

江门谒陈文恭公祠因访文恭服玩遗器各赋一首 其四 茅笔

清代 全祖望

圭峰石上三茅君,曾为讲堂供奉殷。今日阳春私淑者,何当分策管城勋。

曹娥厢碑

清代 全祖望

云何黄绢碑,重书自元度。翻为孝娥羞,江潮洗不去。

片石岂宿缘,蔡氏多掌故。

新得袁伯长学士研试茟赋之兼示配京冲一两茂才 其一

清代 全祖望

珍重清容研,留连延祐馀。曾调静寄墨,及侍友恭书。

枢使门庭古,南湖池榭虚。一区今属我,奚翅百璠玙。

儿未浃月而病医家言其体气甚孱漫作以解妇忧

清代 全祖望

昔我堕地时,百疾相缠摎。或言此蒲柳,谅哉难望秋。

北堂长涕此,梦寐含焦愁。年来成鲜民,孤生委道周。

饥亦莫我饭,寒亦莫我裘。蓬飘而梗逝,莫拒亦莫留。

酒醒梦断四十秋,病骨不病骨愈虬。乃知渐老大,未必长脆柔。

所恨春晖不可留,骨则已虬心弗酬。儿今定似我,清弱亦有由。

风霜所未历,有如草木勾。善为加调濩,以待元气周。

切莫呼巫觋,邪术最谬悠。他年阿翁老扶鸠,看儿虬骨进晨羞。

有以鱼涷柑来馈者粤无柑实即橘也而冒以为柑指其小者为橘诗以正之

清代 全祖望

千头不下洞庭甘,鱼涷尤于霜后酣。粤客未通韩氏录,错将朱橘唤黄柑。

东幸诗 其三

清代 全祖望

梁父亢父贡方物,日主月主朝明堂。一游一豫膏泽沛,大东小东劳可忘。

归家见斋前竹实有作

清代 全祖望

鸣鸟谅不闻,竹寔胡为者。主人愧弗堪,聊复采盈把。

平生藜苋肠,一饱百忧舍。归装乏鞠藭,隔宿储亦寡。

何期邀此君,饷我以大雅。或曰岁且侵,飞鸿行遍野。

忧心夫如何,徘徊桐阴下。

题檗斋游金鹅山看桃花遇雪图时有迁牧禹州之命

清代 全祖望

金鹅山里如天台,红雨夹岫连岩开。令君援琴奏白雪,一霎中天应召来。

波下花光争滟滟,树头丝鬓翻漼漼。焉支缟素互生动,春姿巧惜冬心培。

令君含笑呼新醅,山灵为我润芒鞋。河阳正惜潘郎去,玄都尚盼刘郎回。

我亦披图长恋恋,身未入山神与偕。

果堂问予近日所著何书予无以答也乃索近所诗而去

清代 全祖望

星霜催短鬓,未有一书成。惭愧不鸣鸟,空怜太瘦生。

健忘将辍业,有感但言情。输尔觥觥响,重茵独擅名。

星斋远我出山,且盛夸我用世之才以相歆,动其意为我贫也,率赋答 ...

清代 全祖望

诸公衮衮天衢上,容我山茨一古愚。容学狂生相嫚骂,羞从涸辙乞呴嚅。

佐王经术归农圃,逐世声名厌顾厨。苦不自知吾岂敢,敢将一掷试微躯。

读陶公饮酒诗六首 其五

清代 全祖望

倘保此枯槁,身后良称心。所忧终不免,一跌污尘襟。

息机竟何时,聊为商声吟。

苕上莲花庄泊舟因访清容轩故址

清代 全祖望

宗姓真磷角,公孙亦凤毛。相寻白蘋渚,握手话风骚。

我亦勾馀客,清才愧二豪。一枝何处是,七观已萧寥。

读史小咏 其一 徐庶

清代 全祖望

方寸匆匆乱,归曹自不禁。晚为中执法,无乃负初心。

七夕钝轩集同人祭苍翁于隐学山房 其一

清代 全祖望

今夕是何夕,良辰好祭忠。秋江潮汐壮,银汉女牛通。

耿耿扶韩志,堂堂磔卞功。我歌降神曲,天半吐长虹。

佛陇题高夫人墓

清代 全祖望

岩彊百战已成灰,有子焦原接迹来。合与夫人人外去,禅花岁岁墓门开。

除夕得徐丈霜皋别集二册挑灯守岁选取五十馀首即题卷后 其三

清代 全祖望

张生索我购诗钱,阿堵萧寥竟歉然。似此追呼亦佳话,冬心淡荡送残年。

配京书斋故寒厓先生居也不可无诗

清代 全祖望

闻君焚膏地,旧是寒厓庐。将无承尘上,或有戊子纪事书。

吁嗟小江一抔土,嘿农诸公陟降俱。

全祖望

全祖望

全祖望(1705-1755),清代著名史学家、文学家,浙东学派重要代表,字绍衣,号谢山,学者称谢山先生,浙江鄞县(今鄞州区洞桥镇沙港村)人。曾主讲于浙江蕺山书院,广东端溪书院。上承清初黄宗羲经世致用之学,博通经史,在学术上推崇黄宗羲、万斯同,于南明史实广为搜罗纂述,贡献甚大,其著作极为丰富,达35部,400多卷,且大多数学术著作用力极深。其主要著作有:《鲒埼亭集》、《困学纪闻三笺》、《七校水经注》、《续甬上耆旧诗》、《经史问答》、《读易别录》、《汉书地理志稽疑》、《古今通史年表》等。 ► 689篇诗文

清代古诗词

国学| 诗文类型|诗文作者|古诗作者|诗词作者|古诗诗人|古诗Tag|诗文Tag| 免责声明 | 备案号:闽ICP备2023015952号-1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