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古文

爱中华 爱国学
爱古文> 诗文> 题高漫士为王明府绘吴航胜览

题高漫士为王明府绘吴航胜览

明代 王恭

无诸故国新宁县,西控雄藩古侯甸。文物遥通汉职方,河山旧侯秦封建。

霸气荣光几百秋,卉衣椎髻变中州。清朝礼乐弥寰宇,比屋弦歌见鲁邹。

六平远树烟中出,百里清晖趣非一。一片沧波海屿秋,千门霁色扶桑日。

沧波东逝日悠悠,忆昔英雄驻采舟。御国归龙何处在,太常云去至今愁。

伸蒙岩头桂香晚,中丞石上苔花满。陈迹空馀野鸟飞,英声不逐浮云散。

我侯远抱连城璧,僚佐相辉应籍籍。近郭行春露冕时,古台下马弹琴夕。

风流墨客龙门士,挥霍霜毫寄深意。都将胜槩纪方舆,更喜贤侯重民事。

诗人王恭的古诗

梅城晓角 其二

明代 王恭

城乌啼断海东头,三弄梅花起戍楼。谁向营门看月色,声声都是别离愁。

题松陵吴文刚长春轩

明代 王恭

习隐向微道,了然玄牝门。口含金鹅蕊,身寄桃花源。

结宇閟青阳,寒林变氛氲。逍遥太和际,发生灵台根。

结想梦岐伯,飞声继轩辕。希君黄芽秘,永矣驻精魂。

寄题灵武王孟扬南湖草堂

明代 王恭

湖南小山谁结茆,潮阳使君归避敲。五马行春何处在,空梁落月多神交。

后人此地还庐墓,日望寒松叹风树。损庵画坐想音容,密斋夜起悲霜露。

阿翁曾与石为邻,今见盘陀若大宾。阿翁当年与山好,仰止今朝思古人。

澄湖积雨秋波净,菱叶荷花落天镜。出户唯将鸥鸟亲,罢琴也逐渔樵兴。

君家事业何可当,兄弟联翩如凤凰。新制文章行满箧,旧藏袍笏尚堆床。

溪藤歙砚相辉焕,金薤琳琅映华翰。秘阁图书出晋唐,故家彝鼎超秦汉。

我昔登龙候使君,满堂宾客正论文。南阳醉墨今何在,太史清诗久不闻。

前朝冠盖多如雨,谁共使君同日语。地下逢人不愧心,人间有泪空传古。

三十年来别永阳,白头无复更登堂。心随辋口栾家濑,梦落盘中李氏庄。

看君岂是悠悠者,昨日桥门动声价。合浦初还照乘珠,流沙远致空群马。

到家又结草堂期,曾对山灵发誓辞。名遂古来应税驾,南湖谁假北山移。

郑山人幽居

明代 王恭

林虚孤鸟白,花落乳泉香。寂寂垂萝下,图书共一床。

送刘逸人还山中

明代 王恭

落日鹧鸪鸣,遥村送独行。峰回看不见,望望有馀情。

题周家山水图

明代 王恭

野人不到山中久,见山若见平生友。咫尺相看解有情,几番别去仍回首。

石林精舍小茆庐,便欲牵萝学隐居。周郎拍手向予笑,云是吾家山水图。

角巾野杖行潇洒,又似商颜采芳者。瀑水淙淙岛外飞,岩花寂寂云中下。

潭声树,凉萧萧,世人何必轻渔樵。霜枝可薪鱼可食,时来不负金台招。

和靖观梅卷

明代 王恭

门掩孤山少见人,梅花霜鹤自为邻。秪今玛瑙坡头月,唯映巢居閤下尘。

题赵仲穆山水图

明代 王恭

渭水寒流霜叶疏,桐江荒树野台虚。何人更把秋风钓,兴在沧浪不在鱼。

夏夜山中

明代 王恭

静夜月微明,翛然万籁清。山禽忽飞起,偏傍竹林鸣。

采莲曲二首 其二

明代 王恭

渡头凉月映罗衣,红藕香深暑气微。忽见郎船过江去,一双鸂

宿陈八家楼

明代 王恭

世上悠悠多弃贫,惟君高谊始相亲。升沈独恨长沙别,南北谁相失路人。

吹笛关山明月上,到楼钟鼓梦家频。江湖风浪连城起,何处飘飘托此身。

挽鳌峰十二明

明代 王恭

伤心叹逝恨千重,云想秋衣月想容。青草泉门今独闭,绿樽池馆几时逢。

棋山访寺馀残雪,花屿寻春有旧踪。何处临风堪洒泪,沙头南望见鳌峰。

柯敬仲古木竹石图

明代 王恭

龙虎飞腾凤影孤,水苍鸣佩小珊瑚。汉家陵树秋萧索,也似秋声落画图。

题竹木翎毛

明代 王恭

蜻蜓转逐断香飞,歌鸟残春听渐稀。为报琅玕应结子,荒山秋晚凤凰饥。

题木芙蓉

明代 王恭

西风吹袖玉颜酡,摇落襟期奈尔何。一自雁池清赏后,梁王宾客已无多。

典幕席上同高漫士奉和王尹元旦密州忆子诗

明代 王恭

张掖何人独冠军,远随征骑入边尘。天涯柏酒愁中断,寒尽椒边客里春。

鲁国山河应独望,甘州风物更谁亲。斑衣此日棠阴下,骨肉何须叹越秦。

次韵答林遵性

明代 王恭

君去秋襟谁共开,客庭辜负菊花杯。西风野水寒禽外,无那相思倚啸台。

歌行赠李隐逸兼张林二学士

明代 王恭

客行清溪上,爱此溪中水。时有溪上人,心期亦如此。

溪水东流清复深,扁舟几宿到云林。垂萝飞鸟引行步,野鸟闲云知我心。

君家住处如盘谷,四面青山霁人目。五月帘栊鸟外闲,千年松桂霜中绿。

溪南溪北几人家,种田牧豕仍桑麻。蓬莱仙洞只药草,武陵流水空桃花。

曲堂置酒留清曙,落雪飞花满行路。黄石山中辟谷时,呼

赠老医

明代 王恭

卖药囊中况有钱,长桑亲诀旧曾传。心知肘后岐黄秘,老向人间草木年。

杏满香林澄夕露,桔垂秋井漾寒泉。祗今黄发青山里,无那看云日醉眠。

寄陈孟敷寓三衢

明代 王恭

姑篾寒山色似苔,越城霜菊为谁开。野藤洞口楼西月,付与何人照酒杯。

王恭

王恭

王恭(1343-?),字安仲,长乐沙堤人。家贫,少游江湖间,中年隐居七岩山,为樵夫20多年,自号“皆山樵者”。善诗文,与高木秉、陈亮等诸文士唱和,名重一时。诗人王 曾为他作《皆山樵者传》。明永乐二年(1404年),年届六十岁的王恭以儒士荐为翰林待诏,敕修《永乐大典》。永乐五年,《永乐大典》修成,王恭试诗高第,授翰林典籍。不久,辞官返里。王恭作诗,才思敏捷,下笔千言立就,诗风多凄婉,隐喻颇深。为闽中十才子之一,著有《白云樵集》四卷,《草泽狂歌》五卷及《风台清啸》等。► 787篇诗文

国学| 诗文类型|诗文作者|古诗作者|诗词作者|古诗诗人|古诗Tag|诗文Tag| 免责声明 | 备案号:闽ICP备2023015952号-1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