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古文

爱中华 爱国学
爱古文> 诗文> 钓台怀古

钓台怀古

明代 王恭

新室篡炎祚,中兴复舆图。故人即轩冕,先生独樵渔。

一出尽交态,拂袖归桐庐。岂唯黄绮辈,得与巢由俱。

我来访遗迹,高台倚荒芜。酾酒酬千古,悲风起天隅。

诗人王恭的古诗

沧洲十咏 其四 古柳堤

明代 王恭

寒潮落沙堰,高柳入荒烟。莫把长条折,秋来欲系船。

野塘翡翠

明代 王恭

兰苕深处好相依,时向沙塘自在飞。莫畏黄金收翠羽,吴王宫里美人稀。

送老兵还乡

明代 王恭

解剑辞边将,萧条白发新。无家也归去,胜作异乡尘。

龙门行留别陈大因悼杨关西

明代 王恭

枫林野水龙门道,海屿青冥秋浩浩。沙头昏晓落寒潮,渡口寒暄自芳草。

芳草萋萋春复秋,来往行人应白头。十年不醉龙门夜,此复经过愁更愁。

绿江沈沈泛轻舸,旅舍萧条独行坐。秋风飒飒吹雁来,山叶飘飘向人堕。

元龙高楼谁复过,子云旧宅今如何。年芳寂寞山花笑,往事凄凉野鸟歌。

此去伤心不能已,叹息人间秪如此。词赋空留千万言,世人见如一杯水。

沦落天涯一遇君,龙门之下又离群。那知别后芳山里,叫月清

书香山九老图

明代 王恭

唐家名臣白居易,暮年脱略青云器。抗节羞趋当路门,拂衣起谢人间事。

以兹疏散爱香山,洛下群公亦遂閒。玉堂金马俱残梦,流水孤云同去还。

石楼烟树朦胧见,八节回滩泻秋练。云衣落落古松姿,鹤发皤皤冻梨面。

人生宦达应如此,岂必浮名絓青史。楚国三生少见机,竹林七子徒为尔。

名遂身閒古所稀,洛阳山水又清晖。青山何处无佳赏,白首湮沈空布衣。

羽林少年行

明代 王恭

生少事嫖姚,出身羽林子。力战三边岂顾身,报雠千里曾轻死。

相看雪刃气如虹,白日横行都市中。鸣鞭走马入州县,纷纷郎吏争趋风。

自言家住邯郸陌,出入金门侍君侧。门前不数五侯宾,醉里常轻二千石。

日晚长楸校猎归,可怜人马生光辉。自矜恩宠常如此,大笑傍人终布衣。

冶城送人之金陵

明代 王恭

越王台下送离觞,回首关河路渺茫。别后相思孤笛夜,凤凰台下有微霜。

暮秋过陈氏园林

明代 王恭

幽人栖隐处,苔径连深曲。秋至垂橘黄,霜清大梨熟。

方池汎大影,可以澄心目。饮水共忘形,何须徇荣禄。

寄山中友

明代 王恭

一别青山音问稀,白云流水思依依。不知老鹤巢边树,几度开花几度飞。

题西村陈氏所藏高待诏水墨四幅 其一

明代 王恭

松桂春深野鸟啼,绿萝飞处隐仙梯。瘦筇好是行来好,云白山青水满溪。

送鍊师张铭新归上清

明代 王恭

羽人重周游,踪迹半天下。渡海窥蓬壶,寻云历嵩华。

朝登徂徕窥,夕眺琅琊台。盘桓三珠树,酝藉九霞杯。

长生大道应无外,婴儿姹女遥相待。金鹅结蕊养神丹,玄牝垂根长脐带。

学道何妨暂出山,收琴卖药到人间。五侯七贵希相问,抱得瑶笙鹤上还。

还山宴坐璚林久,龙虎峰南一回首。秋风入洞雁蹄霜,忽忆乡山菊花酒。

归来宛是辽城鹤,满面犹酣太玄酪。仙歌未了泪纵横,残日潇潇陇树声。

谁知云水烟霞性,也动松楸霜露情。寒冬别我无诸郭,遥指仙都在寥廓。

横天鹤影佩声微,惟见千山雪花落。

寄别陈志鸿罢官归高凉 其二

明代 王恭

得官何似罢官閒,闽海秋风一骑还。五岭黄茆通驿路,百城寒水接乡关。

离心不醉霜中柳,归梦应寻鸟外山。闻说旧游多鹗荐,未应空老薜萝间。

送老兵还乡 其二

明代 王恭

百战沙场一剑知,龙钟双袖发垂丝。扁舟且逐还家兴,莫向燕然羡勒碑。

秋城闻雁

明代 王恭

海国凉秋白雁声,行人一骑发边城。故乡闻此肠堪断,况复今朝在客情。

沧洲十咏 其二 渔艇

明代 王恭

白鸥将野棹,荡漾波光冷。木落秋气多,孤篷逗霜影。

送人从军永宁

明代 王恭

忍泪含凄别四邻,温陵南去柳条新。殷勤试问边城卒,年少封侯有几人。

夏初筹岩

明代 王恭

筹峰迢递出高林,苔径苍苍洞穴阴。独树断云孤鸟下,乱山残日一蝉吟。

双溪鹿过泉应碧,丈室僧归月又深。几度欲携招隐兴,绿萝花处息尘心。

送郁判官秩满之天官

明代 王恭

东胶冠盖旧称贤,佐郡曾分刺史权。官署到来应似水,礼闱今史独朝天。

家临故苑长洲树,钟度寒山半夜船。遥想五云霄汉上,从容又赋帝京篇。

挽方山阐维那 其四

明代 王恭

翠竹黄花何处寻,一团蒲草夜堂深。骊珠忽度恒河水,空使浮生哭道林。

书高翰林绘闽峤归云送周扩泰还长乐

明代 王恭

一风东来吹海山,南云北云飞度关。北云毕竟从龙去,何意南云将鹤还。

云飞适与飘风遇,片片经天散仍聚。但见无心出岫閒,宁知变态为霖去。

周子辞天便拂衣,龙门解薜上金扉。吴钩入水疑双化,赵璧连城喜独归。

归来海上还耕钓,食稻安眠开口笑。白首谁同晚节高,黄山独契归云妙。

闻道龙门怅别深,为君双笔绘家林。秋天夜夜多归梦,应羡孤云还故岑。

王恭

王恭

王恭(1343-?),字安仲,长乐沙堤人。家贫,少游江湖间,中年隐居七岩山,为樵夫20多年,自号“皆山樵者”。善诗文,与高木秉、陈亮等诸文士唱和,名重一时。诗人王 曾为他作《皆山樵者传》。明永乐二年(1404年),年届六十岁的王恭以儒士荐为翰林待诏,敕修《永乐大典》。永乐五年,《永乐大典》修成,王恭试诗高第,授翰林典籍。不久,辞官返里。王恭作诗,才思敏捷,下笔千言立就,诗风多凄婉,隐喻颇深。为闽中十才子之一,著有《白云樵集》四卷,《草泽狂歌》五卷及《风台清啸》等。► 787篇诗文

明代古诗词

国学| 诗文类型|诗文作者|古诗作者|诗词作者|古诗诗人|古诗Tag|诗文Tag| 免责声明 | 备案号:闽ICP备2023015952号-1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