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古文

爱中华 爱国学
爱古文> 诗文> 方壶竹

方壶竹

明代 王恭

一鹤东飞出楚云,手携湘绿下入群。几多金薤琳琅影,散入秋声夜夜闻。

诗人王恭的古诗

赋得沙堤送别造士王克刚赴召入翰林

明代 王恭

新宁海边沙作堤,人烟两岸草萋萋。潮归烟鹳印行迹,雨到枫州沙更白。

沙山缭绕大堤平,故老虚传宰相名。渔梁晚波牛渡浅,堰口春泥马蹄软。

新水还流旧水声,古人过尽今人行。青幔红桥几回别,官柳秋风不堪折。

才子辞乡近九重,衔杯堤下动别容。遥知草诏明光里,沙上空流送别踪。

陈沧洲游方广岩不果行

明代 王恭

闻说乘溪棹,寻源过水西。如何雨花处,欲往路先迷。

书金碧山水

明代 王恭

群峰绚金碧,积水澄天镜。丛木生夏凉,孤云破朝暝。

波深鱼鸟同,地远衣冠胜。意惬遂忘机,神閒庶遗境。

扰扰尘坌中,吾将弄烟艇。

明代 王恭

山禽奔奔好羽毛,翼短飞低恋榛莽。荒原野径薜荔稀,莫惮王孙便飞去。

原头八月起秋风,寒菊初花枸杞红。雌雄相随莫相斗,官里频将锦衣绣。

美人吹箫

明代 王恭

石栏干畔绿蕉阴,紫竹閒吹学凤吟。寂寂长门春掩静,商声那得到君心。

江城夕眺

明代 王恭

江头独树起孤烟,江上云开雉堞连。芳草萋萋归鸟没,望乡犹在夕阳边。

墨兰 其二

明代 王恭

澧云湘水思悠悠,捐佩空歌总是愁。自负山林幽隐性,不教人见也风流。

赠龙门高十六沂应会试

明代 王恭

龙门高生倜傥磊落英妙年,春秋五道落笔顷刻如流泉。

胸中云梦已八九,腹里琅玕俱洒然,昨日战胜如登仙。

仙棹西游拾青紫,巨眼青春阅才子。五色云中得桂枝,联袂看花杏园里,君家叔父闻应喜。

种黄精

明代 王恭

手种黄精只半畦,草根时见叶初齐。不知门外残春雨,多少飞花踏作泥。

书番阳戴氏侍萱堂卷

明代 王恭

乐平才子旧知名,曾是清朝被宠荣。萱草别来应有梦,白云频望不胜情。

关河迢递娱亲舍,铜绶淹留近海城。他日锦衣归省去,故园鄱水有馀清。

钱林一崟负谴赴京师

明代 王恭

泽国噭春雁,风花送离筵。挥觞念行子,驱车发闽川。

秉笔事藩府,辞家已三千。何知公冶系,徒使尼父怜。

翘首白云冈,含悽鹡鸰篇。回林顾天属,远道同周旋。

白璧非不贵,精诚合其天。明当抵京邑,秦台镜高悬。

含恩沐春露,发兴归秋田。故里足禾黍,西崖好林泉。

选幽拂霞坐,寻云谒金仙。閒来结吟社,暂割寰中缘。

赠何秀才 其一

明代 王恭

东海有佳士,被服美且都。厉节抗时贵,法言惊世儒。

渊玄五经旨,纚纚若贯珠。管葛为之摄,仪秦为之愚。

黄金作高台,可置七尺躯。惜哉时不遇,落拓如凡夫。

送人代兵后还乡

明代 王恭

十年弓马似君稀,到老还乡愿不违。祖道百壶孤棹别,温陵千里远人归。

江桥夜火霜蚝熟,野馆秋风海菜肥。好是北堂调膳后,閒看儿女笑牵衣。

哭亡友陈一

明代 王恭

讣闻君欲死,惊定泪沾衣。梁狱书徒上,秦台镜亦非。

恨深淮草绿,魂远越山微。从此无期会,闲宵梦尔归。

陈思孝怡偲堂

明代 王恭

伯仲我同气,结交我同门。恳恳互规谏,夸毗奚足云。

常怀连枝互,岂必篪与埙。所亲谅已笃,疏者情亦敦。

若人尚古道,堂构依山樊。庭閒水木秀,清晖蔼前轩。

谷鸟时一鸣,深池芳草繁。伊彼伐木咏,感兹棠棣篇。

于焉见高义,薄俗难具论。怀哉鲁中叟,千载垂嘉言。

为郑彦林题渔樵耕牧四画 其二

明代 王恭

谷口云深夕磬微,隔林樵唱数声稀。兴来一片松萝月,长为清光入夜归。

书方壶清响生琳琅

明代 王恭

鹤上瑶笙去不还,却留仙墨在人间。秋风更洒筼筜玉,犹似凌云响佩环。

澹游雨竹

明代 王恭

梦入零陵见旧丘,忽闻瑶瑟不胜愁。觉来一片空山雨,散落潇湘万叶秋。

秋谷飞云图

明代 王恭

仙赏夙所慕,幽期行独寻。清耀在巾舄,微闻丘中琴。

流水澹孤兴,归云闲远心。从兹谢朝市,永极烟萝深。

送林九博士秩满之天官

明代 王恭

我闻昔时伸蒙子,乃在筹峰白云里。一朝高议动金门,千载香名照青史。

君是伸蒙几叶孙,世泽流传今尚存。宁将词赋客梁苑,肯随剑里趋平原。

重林书舍何潇洒,花屿南头董峰下。巷曲能回长者车,门前每系青骢马。

未年三十教黉宫,官舍潇然多好容。坐上谈经若流水,众中答问如撞钟。

今年官满朝京国,残叶秋风逗行客。浙水寒山鸟外青,吴门曙月烟中白。

九月秣陵鸿雁飞,霜花扑人初著衣。日晚行过石渠署,天明入觐黄金扉。

蓬莱参差五云遍,钟阜苍苍压淮甸。凤阙韶音袅袅闻,龙池柳色深深见。

此去应怀明主恩,石田茅舍不须言。男儿亦在功名早,何必栖栖恋故园。

城隅别酒同倾写,愧我萧条孟诸野。相送寒江万古心,他年来问山中者。

王恭

王恭

王恭(1343-?),字安仲,长乐沙堤人。家贫,少游江湖间,中年隐居七岩山,为樵夫20多年,自号“皆山樵者”。善诗文,与高木秉、陈亮等诸文士唱和,名重一时。诗人王 曾为他作《皆山樵者传》。明永乐二年(1404年),年届六十岁的王恭以儒士荐为翰林待诏,敕修《永乐大典》。永乐五年,《永乐大典》修成,王恭试诗高第,授翰林典籍。不久,辞官返里。王恭作诗,才思敏捷,下笔千言立就,诗风多凄婉,隐喻颇深。为闽中十才子之一,著有《白云樵集》四卷,《草泽狂歌》五卷及《风台清啸》等。► 787篇诗文

国学| 诗文类型|诗文作者|古诗作者|诗词作者|古诗诗人|古诗Tag|诗文Tag| 免责声明 | 备案号:闽ICP备2023015952号-1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