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古文

爱中华 爱国学
爱古文> 诗文> 题林峤扇

题林峤扇

明代 王恭

出谷閒行野杖随,水南村北夕阳时。山禽也解轻儒服,谁更中林独下帷。

诗人王恭的古诗

为林中州书棠梨白头

明代 王恭

有鸟有鸟头雪白、羽离披,一雄啾啾挟两雌。高飞畏弹射,栖宿啾分离。

山果熟时无苦饥,哂彼炎州翠,杀身徒尔为。何如此鸟之智如愚痴,老向林泉谁得窥。

棠梨结子竹花谢,春去秋来同一枝。

夏夜山中

明代 王恭

静夜月微明,翛然万籁清。山禽忽飞起,偏傍竹林鸣。

题刺堤陈氏园林

明代 王恭

佳君住处尽园林,橘刺萝梢维隐心。雨过刺山侵座冷,春来池水映阶深。

衣沾菜色霜前屐,帘捲花香月下琴。自喜应无铜墨系,时时来往得幽寻。

书方壶清响生琳琅

明代 王恭

鹤上瑶笙去不还,却留仙墨在人间。秋风更洒筼筜玉,犹似凌云响佩环。

送新宁簿丹徒镏公之天官

明代 王恭

翩翩瑶台凤,鸣声何嗈嗈。本期金琅玕,暂尔栖棘丛。

谁云小千金,守道随污隆。三考未迁秩,一官恒屡空。

兹晨复辞满,祖道嘶华骢。驿舫荔支雨,江邮榕叶风。

輶轩上京口,坐听金陵钟。到家未几日,谒帝明光宫。

余亦弹冠者,何由托冥鸿。

题界画二图 其二

明代 王恭

连甍复道露台秋,簪佩行随翠辇游。应是柏梁宫宴罢,侍臣词赋尽风流。

稽山怀古

明代 王恭

遥遥稽山云,淡淡镜湖水。云水两无心,千秋亦相似。

忆昔金门人,黄冠此山里。恩荣□□□,但得遂初志。

兰亭何岧峣,修竹犹深邃。欲识斯人居,寂寞山阴是。

我来吊遗踪,临风写幽意。恻怆更何言,落日猿声起。

次韵答黄嗣杰

明代 王恭

满林乌桕飘残臈,独客关心漫倚楼。几处移家惊落叶,十年归梦在孤舟。

青塘野鸟当窗白,积雨寒山卷幔幽。何似董湖高隐处,朝朝巾舄与同游。

海上得陈生

明代 王恭

陈生拜揖当路岐,未道姓名那得知。别离不觉二十载,倏忽相得如有期。

忆子年才十五六,负笈朝朝向予读。我今须鬓已皤然,子亦形容过半宿。

别路萧条霜正深,无钱沽酒又分襟。到家若见平生友,为我慇勤达远心。

秋夜宿石门洞

明代 王恭

胜寄越筹岭,霁心投翠微。阴林见法侣,尽夕留松扉。

石门发天声,海月澄秋衣。风泉有馀响,倏尔清尘机。

愿言托香界,信宿以忘归。

澹游雨竹

明代 王恭

梦入零陵见旧丘,忽闻瑶瑟不胜愁。觉来一片空山雨,散落潇湘万叶秋。

九峰贞隐卷为道人游月窗作

明代 王恭

君不见闽关西来剑水东,连峰九个青芙蓉。吾师若个峰头住,物表孤高淡忘虑,三花五粒常满树。

焚香阅遍五千言,云笈七签玄又玄,太素既雕师自然。

庄周列子书满箧,宴坐丹房不交睫,霞步云裾风猎猎。

大道窅窅复冥冥,神谷不死忘我形,泥丸宫中可通灵。

世人习隐只是隐,饮酒何曾悟玄牝,尘劫纷纷师一哂。

题张少尹淳溪燕居卷

明代 王恭

溧阳咫尺金陵道,行人尽说淳溪好。美髯公子未归时,饱食河鱼饭粳稻。

公子青年气最豪,身长七尺锦宫袍。清寒玉露金茎直,萧洒云天海鹤高。

别来倍忆淳溪柳,密叶青青覆虚牖。爱日堂中五綵衣,春风席上连枝秀。

三年佐县得哦松,官舍萧然多好容。应待乡林归省日,又从霄汉沐恩浓。

送别曾伯刚归青浦

明代 王恭

太常峰南正雪飞,严公湖上梅初发。遥天片日下沧波,断鸿声里人将别。

借问君家若个山,白云携得杖头还。碧罗旧业连青浦,高卧心閒梦亦閒。

看君意气非常调,未肯逢时发西笑。萍梗长留沧海踪,诗书不作青云料。

客里相逢情最亲,离居自愧家常贫。旧游冠盖今谁在,白首襟怀有几人。

念君此行何草草,岐路吞声不能道。遥传掬泪到麟峰,伤心为吊方山皓。

高太史墨竹

明代 王恭

乍见琳琅忆澹游,恍然金薤想湖州。谁将史籀临池法,醉扫湘江几叶秋。

书上清方壶醉墨山水

明代 王恭

林下多白云,溪口饶水木。长啸鸾鹤群,翛然在空谷。

悠悠山色闲,浩浩波光绿。寄醉墨壶中,惟应道机熟。

匈奴牧马图

明代 王恭

草白阴山朔雪晴,匈奴牧马近燕城。只今犹有湾河水,日夜东流恨不平。

为林执中赋茂林十咏 其四 梅边对易

明代 王恭

三绝韦编理尚玄,若为残帙究先天。卷帏坐对梅花月,悟得羲皇未画前。

雨中怀瓢所

明代 王恭

积雨抱幽独,斋舍何寥寥。缅怀博陵子,隐处唯一瓢。

濯足双涧深,行歌七岩遥。如何在城市,巾舄生尘嚣。

蕙草日已萎,松花日已凋。相思不可见,梦落寒江潮。

玉融潘原润将义葬其师黄山陈平叔一日持广赙集过予愧贫不能助遂赋 ...

明代 王恭

布衣相对两忘贫,共忆黄山泪满巾。高士忆名因有传,中郎书籍与何人。

墨池雨冷苔空积,笔冢秋深草自新。惆怅一杯何所寄,唯应高谊独悲辛。

王恭

王恭

王恭(1343-?),字安仲,长乐沙堤人。家贫,少游江湖间,中年隐居七岩山,为樵夫20多年,自号“皆山樵者”。善诗文,与高木秉、陈亮等诸文士唱和,名重一时。诗人王 曾为他作《皆山樵者传》。明永乐二年(1404年),年届六十岁的王恭以儒士荐为翰林待诏,敕修《永乐大典》。永乐五年,《永乐大典》修成,王恭试诗高第,授翰林典籍。不久,辞官返里。王恭作诗,才思敏捷,下笔千言立就,诗风多凄婉,隐喻颇深。为闽中十才子之一,著有《白云樵集》四卷,《草泽狂歌》五卷及《风台清啸》等。► 787篇诗文

国学| 诗文类型|诗文作者|古诗作者|诗词作者|古诗诗人|古诗Tag|诗文Tag| 免责声明 | 备案号:闽ICP备2023015952号-1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